一种域控制器
    1.
    发明公开
    一种域控制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65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51937.0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域控制器,包括:线束连接组件、底板组件、盖板组件、PCB板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筋和第二散热筋,第一散热筋设置在盖板组件的外壁上,第二散热筋设置在底板组件外壁上;线束连接组件包括线束连接器、固定板和定位销,固定板设置在线束连接器的第一侧壁上,且固定板上具有限位槽,定位销位于第一侧壁的两端上;控制器盖板的顶部具有凹槽,且凹槽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板,线束连接器设置在凹槽内,限位板分别插入限位槽内;固定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控制器盖板的两侧上,且固定连接块上具有第一连接孔,定位销分别插入第一连接孔内。本发明可以达到多重的散热目的,保证了域控制器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一种转向器齿轮齿条间隙调整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9721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50934.0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向器齿轮齿条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压块、螺旋弹簧以及调整螺塞,压块滑动设置在转向器壳体内,压块的一端与齿条抵接,压块的侧壁嵌设有第一胶圈以及第二胶圈,第一胶圈以及第二胶圈与转向器壳体的内壁过盈配合,压块背离齿条的一端嵌设有缓冲垫,螺旋弹簧的一端与压块抵接,调整螺塞位置可调地设置在转向器壳体内,调整螺塞的一端与螺旋弹簧背离压块的一端抵接,且调整螺塞与螺旋弹簧抵接的一端与缓冲垫抵接。该转向器齿轮齿条间隙调整机构,能够缓解压块径向摆动产生的同转向器壳体之间的碰撞噪音,而且能够有效缓冲压块对调整螺塞的撞击。

    具备全冗余功能的线控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1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05476.4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全冗余功能的线控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具备全冗余功能的线控转向装置通过方向盘上的扭矩转角传感器获得冗余的四路扭矩信号和两路转角信号,由齿轮轴上的转角传感器获得冗余的两路转角信号,以获取准确的转矩转角信息;此外,路感电机和转向电机均采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且路感电机控制器和转向电机控制器均采用双控制单元架构和冗余通讯机制,通过上述三方面细化的冗余设计保证在发生线控单点失效导致其中三相无法工作时,系统仍具备路感反馈和转向执行能力,再结合控制逻辑中齿条力和参考手力计算策略的设计,在转向系统关键部件失效时仍能保持系统正常工作,以此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及加液排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29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34969.8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及加液排气方法,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主缸、电缸、油壶、第一制动回路和第二制动回路,主缸通过第一液压管与第一电磁阀连接,主缸通过第二液压管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电缸通过第三液压管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电缸通过第四液压管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制动回路连接,第二电磁阀与第二制动回路连接。加液排气方法包括,将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切换至第三工作位置,使电缸和主缸连通,同时与第一制动回路和第二制动回路连通,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液排气。本发明它能够同时对电缸和主缸进行排气,实现一次性完成加液排气,有效提高维修效率。

    一种转向管柱蜗轮蜗杆减速机构间隙调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428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24004.6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蜗轮蜗杆减速机构间隙调整结构,包括减速机架、蜗杆以及螺塞;所述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减速机架的内部,且所述蜗杆的一侧轮齿部与所述减速机架中的蜗轮相互啮合;所述减速机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蜗杆端部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蜗杆远离所述蜗轮的一侧,所述螺塞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通过弹簧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蜗杆的端部相抵,以补偿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之间的间隙。本发明所公开的转向管柱蜗轮蜗杆减速机构间隙调整结构利用弹簧压块装置,利用弹簧持续的弹力压紧蜗杆实现间隙补偿作用,从而消除涡轮磨损带来的噪音影响。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维护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