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23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0409.0
申请日:2023-07-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36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纤维平纹织物纱线角度检测方法,这个发明涉及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图像,裁剪ROI区域;步骤(2):建立阈值分割模型,对图像进行形态学运算;步骤(3):使用霍夫变换算法检测图像内直线,对直线进行聚类;步骤(4):构建代表性样本选择方法,选择代表性样本,通过熵权法计算综合信息。本发明可以自动测量玻璃纤维平纹织物纱线角度,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纱线角度检测精度低,速度慢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制造行业中的玻璃纤维平纹织物纱线角度检测、质量把控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42207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96567.2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60L5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自动调偏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用具技术领域;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杆体下端与二维电动滑台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二维电动滑台机构的中上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导向套活动连接,导向套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体中部的安装孔槽内,固定板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电动推杆下端的之间,二维电动滑台机构的滑台上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感应器;本发明能够实现上下左右前后的调节,使得在充电时无需要准确的停车,节省了时间;便于实现快速充电,且在调节时稳定性高,操作简便,使用方便,提高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631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22404.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双Transformer分支的三维模型分类方法,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分类过程中,二维视图表征三维模型存在难以捕捉细节信息且分类准确率低下的问题。目前,基于视图的三维模型分类方法通常侧重于对视图采用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挖掘视图间的区分性以及时序关系,这些方法都是视图级的,无法从多个视图中捕获局部细节信息,这些细微的和具有区分性的局部细节正是有效分类三维模型的关键。为此,本发明采用基于双Transformer分支的三维模型分类方法,该方法既可以有效获取三维模型的全局信息,又可以获取细粒度的局部信息,有效提高了对三维模型的表示能力。在三维模型分类时,利用训练好的基于双Transformer分支的网络模型提取三维模型特征,该网络分别提取三维模型的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然后对两部分信息进行融合,最后通过融合特征进行分类。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表示了三维模型,提高了分类准确率。本发明应用于三维模型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486318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622404.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42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T17/00
Abstract: 基于双Transformer分支的三维模型分类方法,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分类过程中,二维视图表征三维模型存在难以捕捉细节信息且分类准确率低下的问题。目前,基于视图的三维模型分类方法通常侧重于对视图采用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挖掘视图间的区分性以及时序关系,这些方法都是视图级的,无法从多个视图中捕获局部细节信息,这些细微的和具有区分性的局部细节正是有效分类三维模型的关键。为此,本发明采用基于双Transformer分支的三维模型分类方法,该方法既可以有效获取三维模型的全局信息,又可以获取细粒度的局部信息,有效提高了对三维模型的表示能力。在三维模型分类时,利用训练好的基于双Transformer分支的网络模型提取三维模型特征,该网络分别提取三维模型的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然后对两部分信息进行融合,最后通过融合特征进行分类。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表示了三维模型,提高了分类准确率。本发明应用于三维模型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09747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24933.1
申请日:2019-03-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60L5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部分和电动车部分,所述充电桩部分包括AC-DC变换器、Buck电路、高频逆变电路、主控制器和一次补偿电路,所述电动车部分包括电池组、二次侧控制器、功率调节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和二次侧补偿电路,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端,本发明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采用非接触式谐振变技术,优化线圈耦合系数的参数,从而达到增强耦合,提高充电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2721752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238685.0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J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微纳光纤耦合器的迈克尔逊干涉型紫外探测器,涉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纳光纤耦合器的迈克尔逊干涉型紫外探测器。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改善了现有紫外探测器存在的灵敏度低、成本过高、体积较大、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宽带光源、光纤隔离器、传感单元、反射镜和光谱仪。其中传感单元内包含微纳光纤耦合器、氧化锌薄膜;微纳光纤耦合器包含三个端口。本实用新型最终通过光谱仪来对光信号的位移变化进行分析,进而探测出外界紫外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246333U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20267503.6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41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瞬时功率控制与能量存储装置。目前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进行能量回馈时,逆变电路靠续流二极管进行不控整流,电机高速时无法控制制动力矩大小或者直流桥臂电压使得电机无法向外输送电能。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系统总控制器(1),所述的系统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2)连接系统状态显示器(3)、永磁电机控制器(4)和电混合储能充放电控制器(5),永磁电机控制器连接速度与位置检测装置(6)、变频驱动装置(7)和电混合储能装置(8),电混合储能充放电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电混合储能装置,所述的速度与位置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的系统总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动汽车节能技术与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213180346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2497539.6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ZnO薄膜的光纤紫外传感器,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nO薄膜的光纤紫外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改善现有紫外传感器存在的使用时易受外界干扰、灵敏度低、成本过高、体积较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宽带光源、包覆ZnO薄膜的微纳光纤耦合器和光谱仪。其中包覆ZnO薄膜的微纳光纤耦合器内包含微纳光纤耦合器、氧化锌薄膜;微纳光纤耦合器包含三个端口。本实用新型最终通过光谱仪来对光信号的干涉谱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对紫外光进行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203623398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80511.8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低温保护系统装置。如今电动汽车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而动力电池受温度影响明显。所以低温地区电动汽车的普及需要解决蓄电池低温保护的问题。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低温保护系统,其组成包括:控制器(9),所述的控制器与报警灯(10)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启动预热灯(11)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与电池温度信号线(5)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水泵(8)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加热器(12)连接,所述的加热器与12v电瓶(2)连接,所述的12v电瓶与蓄电池(3)连接,所述的蓄电池安装保护箱体(4)内,所述的保护箱体与电池温度信号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动力电池低温保护系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