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车辆转弯时避免行人卷入车下的安全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2841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494515.4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车辆转弯时避免行人卷入车下的安全预警系统,包括测距雷达传感器、摄像头、转角传感器、信息集成单元、道路危险区域划分单元和报警装置。测距雷达传感器采集车体周围物体距离信息,摄像头采集车辆两侧图像,运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图像进行识别。转角传感器采集车辆转向角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划分为危险区域、预警区域或安全区域。信息集成单元与道路危险区域划分单元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分析,判断危险区域内是否有行人存在,并将判断结果输出到报警装置进行预警。本发明对大型车辆的环境进行检测,判断危险区域内是否有行人存在,并将判断结果输送到报警装置进行预警,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基于相似理论的双挂汽车列车模型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9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62551.3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似理论的双挂汽车列车模型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由模型运动部分和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组成。模型运动部分包括双挂汽车列车车辆模型和自由组合式板,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包括姿态测量传感器、卫星定位仪、无线网络收发器、智能手机和便携式电脑。试验方法为:㈠自由组合式板构造不同形式的路面模型,供双挂汽车列车车辆模型运行;㈡利用遥控器操控驱动电机,使双挂汽车列车车辆模型运行;㈢姿态测量传感器和卫星定位仪实时采集车辆模型的运行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收发器把运行数据传送给智能手机和/或便携式电脑。㈣对模型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推导出对应实车的运行数据。本发明用于对双挂汽车列车的稳定性进行试验和研究。

    基于聚类分析双半挂汽车行驶稳定性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40829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177689.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类分析双半挂汽车行驶稳定性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包括试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离线聚类分析模块、在线识别模块、车辆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和决策执行模块。试验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试验数据预处理模块连接到离线聚类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离线聚类分析模块的一个输出端与在线识别模块输入端连接,另一输出端与决策执行模块连接。车辆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实时数据预处理模块与在线识别模块输入端连接,在线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决策执行模块输入端连接。系统对试验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后进行离线聚类分析,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实现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基于聚类分析双半挂汽车行驶稳定性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40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77689.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类分析双半挂汽车行驶稳定性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包括试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离线聚类分析模块、在线识别模块、车辆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和决策执行模块。试验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试验数据预处理模块连接到离线聚类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离线聚类分析模块的一个输出端与在线识别模块输入端连接,另一输出端与决策执行模块连接。车辆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实时数据预处理模块与在线识别模块输入端连接,在线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决策执行模块输入端连接。系统对试验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后进行离线聚类分析,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实现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

    公开(公告)号:CN10324123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77477.2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包括缸体上部、缸体下部、左主缸、右主缸和传力机构,所述的传力机构设在缸体上部内,将来自推杆及真空助力器的推力通过推杆传递给左右并列的左主缸和右主缸;所述的左主缸和右主缸结构基本相同,对称布置在缸体下部的内部,将推杆传递来的机械推力转变并放大为液压力,然后通过出油口经制动管路传输到各轮缸及车轮制动器;缸体上部和缸体下部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并列双缸结构,两个制动液压回路各自独立工作,某一缸的油压无法建立对另一缸的几乎没有影响;能显著缩短制动主缸的纵向距离,减小对发动机舱空间的要求;减少了零件种类,降低了加工成本,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变换热器温差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8885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11479.2

    申请日:2011-05-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相变换热器温差发电装置属节能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相变换热器的外圆弧面和翅片散热器的内圆弧面之间置有串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低温面和高温面上涂有高导热硅胶,保温材料填充于相变换热器和翅片散热器之间的其他缝隙中,相变储能材料密封于相变换热器的相变储能材料盛装腔中,翅片散热器中的翅片散热器I和翅片散热器II经连接件连接;本发明利用高温废气与外界之间的温度差,通过相变储能和温差发电技术,将废气能量充分利用起来,并将之转化为电能。本发明余热利用率和发电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广泛用于锅炉废气、汽车高温尾气等余热的回收利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坡度综合估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6042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81498.8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N3/084 B60W40/076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坡度综合估计系统,包括:⑴车轮垂直载荷采集单元,包括车轮垂直载荷参考数据库和车轮实时垂直载荷模块,用于采集各个车轮的垂直载荷。⑵路面坡道类型判断单元,通过比较车轮实时垂直载荷模块的数据与车轮垂直载荷参考数据库的数据判断路面坡道类型。⑶BP神经网络预测单元,用于根据路面坡度类型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应用的相应的BP神经网络模块预测路面坡度信息。本发明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坡度综合估计系统,通过实车试验采集车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训练样本集,利用BP神经网络训练,并经仿真验证输出的得到道路坡度估计模型,实时估计道路坡度,向驾驶员提供可实施的道路坡道信息。

    事故车辆制动效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84387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330201.7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事故车辆制动效能检测装置,属于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其中机械部分包括底座、支撑装置、电动机、减速器、缓冲装置、刚性传动轴、爪式卡盘总成、升降装置、盘式扭矩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电控部分包括计算机、单片机、检测指示装置和打印机。爪式卡盘总成与扭矩传感器内部旋转部分绕轴转动,扭矩传感器将爪式杆件传来的与制动力成比例的力转变成电信号输送到单片机。本发明便于拆装,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对事故车辆在现场直接检验制动效能,易于实现,从而避免因将事故车辆拖运至检测站,造成浪费时间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基于GPS数据网格统计的出租车巡航行为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867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094868.8

    申请日:2013-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行为研究领域的基于GPS数据网格统计的出租车巡航行为分析方法。基于出租车行驶轨迹GPS数据识别巡航点,分析巡航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成前一日的载客点以及代表用地、人口、路网等因素的背景信息点,采用网格分析技术,化空间点数据为基于网格的点频率数据,构建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ZINB),分析历史载客点信息、背景信息、巡航点的空间自相关性对出租车巡航点选择行为的影响,总结出租车的巡航策略。方便进一步的出租车交通行为仿真,为优化出租车的巡航行为、解决巡航导致的道路资源浪费、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提供有效途径。

    主动式汽车列车后部防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9070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82045.4

    申请日:2014-10-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汽车列车后部防钻装置,是由箱体、纵梁、支架、升降滑杆、连接横杆、升降支架、吸能横杆、雷达测距及测速传感器构成,箱体焊接在车架上的两纵梁之间,箱体中设置有电动机;雷达测距及测速传感器检测后面车辆的距离、速度信号,当后面的车辆距离本车比较近时,启动箱体中的电动机,电动机再驱动吸能横杆下降,起到保险的作用,防止后面的车辆撞上本车辆;当发生追尾事故时,吸能横杆起到保险的作用,钢丝链利用本身的柔性,将低矮车辆的车头夹住避免轿车直接钻入载货汽车底部,避免了造成削顶的后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