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9785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061932.X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序交通事件的城市道路拥堵程度预测方法,步骤为:S1:获取城市路段的历史交通事件数据、实时交通事件数据和视频监测数据;S2:通过3D CNN识别视频数据中的交通拥堵前兆事件,结合历史交通事件进行数据时空融合;S3:确立拥堵程度分类标签,构建时序交通拥堵事件数据字典,筛选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S4:建立LSTM序列数据分类模型,输入训练集,利用梯度下降法迭代更新模型参数;S5:验证集输入到参数更新后的模型,优化调整超参数,选取最优模型;S6:测试集输入到最优训练模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并结合实时交通监测数据进行道路拥堵预测。本发明利用LSTM建立序列数据分类模型,基于时序交通事件实现城市道路拥堵程度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22105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336285.4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40/105 , B60W40/13 , B60W40/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车辆弯道安全车速预测及预警系统,包括试验数据采集模块、试验数据预处理模块、试验数据分析模块、安全车速模型数据库、弯道信息模块、车辆类型判别模块和弯道安全车速预警模块。系统通过采集所需试验数据,经试验数据处理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临界横向附着因数模型和横向载荷转移率模型,再通过公式转化得到安全车速模型。再把采集到的弯道路面数据和车辆类型输入到安全车速模型数据库。运算后得到弯道安全预测车速,在弯道入口LED显示屏上显示,警示驾驶员安全通过弯道的车速。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弯道安全车速的影响,能够准确预测弯道安全车速,为驾驶员提供安全预警车速,使车辆稳定和安全的驶过弯道。
-
公开(公告)号:CN110228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4515.4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车辆转弯时避免行人卷入车下的安全预警系统,包括测距雷达传感器、摄像头、转角传感器、信息集成单元、道路危险区域划分单元和报警装置。测距雷达传感器采集车体周围物体距离信息,摄像头采集车辆两侧图像,运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图像进行识别。转角传感器采集车辆转向角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划分为危险区域、预警区域或安全区域。信息集成单元与道路危险区域划分单元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分析,判断危险区域内是否有行人存在,并将判断结果输出到报警装置进行预警。本发明对大型车辆的环境进行检测,判断危险区域内是否有行人存在,并将判断结果输送到报警装置进行预警,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221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36285.4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40/105 , B60W40/13 , B60W40/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车辆弯道安全车速预测及预警系统,包括试验数据采集模块、试验数据预处理模块、试验数据分析模块、安全车速模型数据库、弯道信息模块、车辆类型判别模块和弯道安全车速预警模块。系统通过采集所需试验数据,经试验数据处理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临界横向附着因数模型和横向载荷转移率模型,再通过公式转化得到安全车速模型。再把采集到的弯道路面数据和车辆类型输入到安全车速模型数据库。运算后得到弯道安全预测车速,在弯道入口LED显示屏上显示,警示驾驶员安全通过弯道的车速。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弯道安全车速的影响,能够准确预测弯道安全车速,为驾驶员提供安全预警车速,使车辆稳定和安全的驶过弯道。
-
公开(公告)号:CN1040711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336307.9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R21/0132 , B60T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挂汽车列车防失稳实时监测及预警系统,是由牵引车测量模块、全挂车测量模块、数据处理及比较模块、驾驶人预警模块及主动制动模块构成,本发明采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GPS传感器及陀螺仪来实时监测牵引车和全挂车侧向加速度、位置及车速、横摆角速度及转角信息,以获得整车的后部放大率及轮迹内移,将处理得到的两值分别与设定的危险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驾驶员预警,并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开启制动模块。本发明具有易于布置、实时监测精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全挂汽车列车防失稳及对突发危险情况预警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29070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582045.4
申请日:2014-10-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汽车列车后部防钻装置,是由箱体、纵梁、支架、升降滑杆、连接横杆、升降支架、吸能横杆、雷达测距及测速传感器构成,箱体焊接在车架上的两纵梁之间,箱体中设置有电动机;雷达测距及测速传感器检测后面车辆的距离、速度信号,当后面的车辆距离本车比较近时,启动箱体中的电动机,电动机再驱动吸能横杆下降,起到保险的作用,防止后面的车辆撞上本车辆;当发生追尾事故时,吸能横杆起到保险的作用,钢丝链利用本身的柔性,将低矮车辆的车头夹住避免轿车直接钻入载货汽车底部,避免了造成削顶的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246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266473.X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人‑车‑环安全状态感知的驾驶权接管决策方法,属于智能交通领域,具体步骤为:采集驾驶人参数构建驾驶人多因素接管能力评估模型,并通过所述驾驶人参数获取驾驶人接管能力等级;采集车辆参数构建车辆安全边界,划分行车安全态势等级;基于驾驶人接管能力等级和行车安全态势等级构建驾驶权接管模型,得出接管结果,通过融合驾驶人接管能力与行车安全态势,并将驾驶人与车辆的参数泛化为同一维度上的描述方式,使得二者相较于现有技术体现出更为准确与明显的作用关系;基于接管规则构建驾驶权接管规则模型,在保证行车稳定、安全的控制目标下,有效实现接管过程中的驾驶权接管策略分配,显著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964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194532.4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半挂汽车列车异质队列的运动协同控制方法,主要步骤如下:S1:建立半挂汽车列车单体车辆及队列系统的线性离散动力学模型;S2:搭建表征异质队列车辆间通信关系的通信拓扑结构模型;S3:构建基于整车质量的非线性间距控制策略;S4:基于DMPC控制方法设计半挂汽车列车异质队列的协同控制器。该控制器满足安全性、跟车稳定性等控制目标,可同时保证单体车辆及队列的稳定性。本发明可有效补充半挂汽车列车等大型自动驾驶车辆队列的协同控制方法,同时保证队列有良好的跟车性能及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22841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494515.4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车辆转弯时避免行人卷入车下的安全预警系统,包括测距雷达传感器、摄像头、转角传感器、信息集成单元、道路危险区域划分单元和报警装置。测距雷达传感器采集车体周围物体距离信息,摄像头采集车辆两侧图像,运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图像进行识别。转角传感器采集车辆转向角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划分为危险区域、预警区域或安全区域。信息集成单元与道路危险区域划分单元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分析,判断危险区域内是否有行人存在,并将判断结果输出到报警装置进行预警。本发明对大型车辆的环境进行检测,判断危险区域内是否有行人存在,并将判断结果输送到报警装置进行预警,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89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62551.3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似理论的双挂汽车列车模型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由模型运动部分和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组成。模型运动部分包括双挂汽车列车车辆模型和自由组合式板,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包括姿态测量传感器、卫星定位仪、无线网络收发器、智能手机和便携式电脑。试验方法为:㈠自由组合式板构造不同形式的路面模型,供双挂汽车列车车辆模型运行;㈡利用遥控器操控驱动电机,使双挂汽车列车车辆模型运行;㈢姿态测量传感器和卫星定位仪实时采集车辆模型的运行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收发器把运行数据传送给智能手机和/或便携式电脑。㈣对模型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推导出对应实车的运行数据。本发明用于对双挂汽车列车的稳定性进行试验和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