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3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44857.3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空天飞行器控制性能增强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空天飞行器不同速域爬升任务,构建宽域范围内复杂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模型敏感度分析和参数辨识方法,得到空天飞行器面向控制的设计模型;将空天飞行器爬升段进行区域划分,设计飞行器不同爬升区域的控制律,采用保护映射理论构建控制参数的自适应整定算法,解算不确定条件下闭环稳定边界;确定模型参数与闭环性能可达边界的精准映射关系,增强空天飞行器爬升段的控制性能,采用数值仿真验证空天飞行器控制性能增强设计结果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设计‑评估‑反馈‑再设计的循环迭代过程,实现空天飞行器模型性能与跟踪控制的综合设计,增强了飞行器的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7934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718967.3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大气层和固体表面的地外天体探测的穿透器,属于类地行星探测领域,该穿透器包括了穿透器内核机构、防护罩、防护罩连接分离机构和质心调整机构;所述穿透器内核机构包括穿透结构和缓冲吸能结构;所述防护罩包括上下壳体和前后气动舵面;所述防护罩连接分离机构由电机驱动齿轮旋转,齿轮上的锁紧杆在主动锁件上的滑轨中滑动,从而实现机构的连接和分离;所述质心调整机构由八根滚珠丝杠电动伸缩杆组成,通过各个杆的不同伸缩组合来实现对穿透器内核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穿透器整体的质心变换,为穿透器创造良好的侵彻初始条件。本发明可实现对木卫三/海卫一等类地行星的进入、减速、侵彻一体化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851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76525.1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数据传感系统解算方法,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将机理模型与有限试验数据结合起来,依靠机理模型弥补试验数据的不足,降低试验成本,以试验数据来修正机理模型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满足FADS系统实际的应用需求,在未来新型飞行器上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32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19283.1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面向控制的多系统关联建模方法,该方法从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选定控制需要的核心系统,并确定与核心系统有关联的其他系统的关联形式,建立关联模型;选取关联特性评判指标,分别计算各个系统与核心系统关联后的关联指标,将该关联指标与选取的关联特性评判指标相比较,确定对核心系统控制系统设计影响较大的分系统保留对核心系统控制设计具有较大影响的分系统,并通过确定的关联形式构建关联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71351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10582.8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控制系统自适应调参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固定,在飞行包线大幅变化情况下,通过建立飞行控制系统未知参数与闭环系统极点间的约束关系,实现飞行控制系统的鲁棒自适应调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依据飞行器模型的带宽频率,延迟时间,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等飞行品质进行相应的性能约束,构建满足飞行性能要求的区域,然后再利用保护映射理论,获取满足区域稳定要求的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参数,同时自动生成满足要求的控制器集合,实现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调参。更为重要的是,调参过程中既可以对单参数进行调节,也可以实现多参数的协调综合设计,满足飞行控制系统多目标的设计参数整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62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07625.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机翼折展机构,包括:底座结构;折展执行机构;所述折展执行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及主动杆件,机翼分为翼梁部和叶片部,其翼梁部的内侧通过第一转动副设于底座结构上,可在底座结构上x‑y轴内水平转动,其翼梁部的外侧通过第二转动副连接主动杆件,所述第二转动副开设x轴方向的通孔,主动杆件穿过该通孔内形成间隙配合,以第一转动副为固定支点,通过主动杆件在y轴方向上的运动实现机翼在x‑y轴的折展运动;伺服传动机构;所述伺服传动机构置于底座结构上,驱动主动杆件在y轴上运动。采用以上结构可实现无人机机翼稳定快速的折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4793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18967.3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大气层和固体表面的地外天体探测的穿透器,属于类地行星探测领域,该穿透器包括了穿透器内核机构、防护罩、防护罩连接分离机构和质心调整机构;所述穿透器内核机构包括穿透结构和缓冲吸能结构;所述防护罩包括上下壳体和前后气动舵面;所述防护罩连接分离机构由电机驱动齿轮旋转,齿轮上的锁紧杆在主动锁件上的滑轨中滑动,从而实现机构的连接和分离;所述质心调整机构由八根滚珠丝杠电动伸缩杆组成,通过各个杆的不同伸缩组合来实现对穿透器内核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穿透器整体的质心变换,为穿透器创造良好的侵彻初始条件。本发明可实现对木卫三/海卫一等类地行星的进入、减速、侵彻一体化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353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357851.1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4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组合体飞行器之间的锁紧分离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组合体飞行器组、锁紧机构和分离机构,组合体飞行器组包括主动飞行器与被动飞行器,锁紧机构位于主动飞行器内部,锁紧机构与主动飞行器箱体底部机械固连,分离机构位于被动飞行器内部,分离机构与被动飞行器箱体底部机械固连。锁紧机构包括齿轮盘、传动齿轮、锁杆、锁杆支座、法兰盘与轴用弹性挡圈,分离机构为带有四个固定销的紧固圆柱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体积质量较小,能源消耗较小等特点,可以实现组合体飞行器的稳定可控有序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3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711119283.1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面向控制的多系统关联建模方法,该方法从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选定控制需要的核心系统,并确定与核心系统有关联的其他系统的关联形式,建立关联模型;选取关联特性评判指标,分别计算各个系统与核心系统关联后的关联指标,将该关联指标与选取的关联特性评判指标相比较,确定对核心系统控制系统设计影响较大的分系统保留对核心系统控制设计具有较大影响的分系统,并通过确定的关联形式构建关联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98562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11018393.9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构型空天飞行器的气动布局设计方法,包括:分别确定可变构型空天飞行器的低速基准布局及高速基准布局,采用状态类型函数方法对其几何外形进行参数化描述;采用工程估算方法建立相应的参数化动力学模型,依据相似性准则整合不同速域的模型,构建相应的代理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飞行条件和气动布局变化对飞行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确定可变构型空天飞行器的稳定边界及系统要求;通过全速域性能匹配分析,确定可变构型空天飞行器的变布局方案。本发明通过适当改变飞行器的机翼构型,确保每一个任务阶段飞行器具有最优的气动布局,实现最小能耗下的大包线连续飞行,满足航空航天飞行器一体化设计的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