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差动FLAP舵控制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386242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05468.6

    申请日:2014-09-26

    Abstract: 一种新型差动FLAP舵控制舱结构,控制舱体尾部处于偏航通道的II和IV象限各有一FLAP舵,记为II舵和IV舵;I象限有两个共轴的FLAP舵,记为I1舵和I2舵,III象限有两个共轴的FLAP舵,记为III1舵和III2舵;与III1舵或者I2舵相连的转轴I的一端装有轴承盒,转轴I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与III2舵或者I1舵固连的轴套内一端,轴套另一端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设有轴承盒;I1舵和III1舵由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同一个作动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I2舵和III2舵由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同一个作动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II舵和IV舵各由一个安装在控制舱内的作动器驱动。

    一种差动FLAP舵控制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38624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505468.6

    申请日:2014-09-26

    Abstract: 一种差动FLAP舵控制舱结构,控制舱体尾部处于偏航通道的II和IV象限各有一FLAP舵,记为II舵和IV舵;I象限有两个共轴的FLAP舵,记为I1舵和I2舵,III象限有两个共轴的FLAP舵,记为III1舵和III2舵;与III1舵或者I2舵相连的转轴I的一端装有轴承盒,转轴I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与III2舵或者I1舵固连的轴套内一端,轴套另一端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设有轴承盒;I1舵和III1舵由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同一个作动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I2舵和III2舵由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同一个作动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II舵和IV舵各由一个安装在控制舱内的作动器驱动。

    空间高折展比拖拽展开式高刚度伸展臂

    公开(公告)号:CN11405660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353852.5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空间高折展比拖拽展开式高刚度伸展臂,包含可折展单元组、轴向承力索、展开喷射发动机和端面承力板;两个展开喷射发动机分别固定在两个端面承力板上,两个端面承力板之间布置有可折展单元组,所述可折展单元组包含串联铰接的N个可折展单元,最外侧的两个可折展单元分别与两个端面承力板固接;每个可折展单元展开后为三棱柱,三棱柱每个侧面的对角铰接有一根可伸缩杆,可伸缩杆随可折展单元的展开而伸长,折叠而收缩,三条轴向承力索分别横跨N个可折展单元对应的侧面,并被径向限位,三条轴向承力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端面承力板上。本发明伸展臂提高了刚度与抗拉能力,拖拽展开驱动方式具有效率高且能适应大尺度伸展臂展开。

    空间高折展比拖拽展开式高刚度伸展臂

    公开(公告)号:CN114056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53852.5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空间高折展比拖拽展开式高刚度伸展臂,包含可折展单元组、轴向承力索、展开喷射发动机和端面承力板;两个展开喷射发动机分别固定在两个端面承力板上,两个端面承力板之间布置有可折展单元组,所述可折展单元组包含串联铰接的N个可折展单元,最外侧的两个可折展单元分别与两个端面承力板固接;每个可折展单元展开后为三棱柱,三棱柱每个侧面的对角铰接有一根可伸缩杆,可伸缩杆随可折展单元的展开而伸长,折叠而收缩,三条轴向承力索分别横跨N个可折展单元对应的侧面,并被径向限位,三条轴向承力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端面承力板上。本发明伸展臂提高了刚度与抗拉能力,拖拽展开驱动方式具有效率高且能适应大尺度伸展臂展开。

    一种高效隔热相变电极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4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210360588.2

    申请日:201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隔热相变电极。一种高效隔热相变电极,包括圆柱形的筒体,该筒体顶端设有盖子,在盖子的顶端设有进料口和抽气口,盖子的顶端还设有高温端电极,在筒体的底端设有低温端电极,在筒体内部设有高效吸热相变装置。本发明显著的有益效果是:相变装置与金属电极一体化成型,其中金属电极上半部分与装置盖子连接,金属电极下半部分与装置腔体(圆筒)连接。待装置内表面进行导热绝缘处理后,装入导热骨架,盖子与腔体焊接成型,只留一个进料口供灌装相变材料。灌装相变材料完成后,将进料口封住(螺纹封装),实现了相变装置与铜电极一体化成型。

    一种高效隔热相变电极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60588.2

    申请日:2012-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隔热相变电极。一种高效隔热相变电极,包括圆柱形的筒体,该筒体顶端设有盖子,在盖子的顶端设有进料口和抽气口,盖子的顶端还设有高温端电极,在筒体的底端设有低温端电极,在筒体内部设有高效吸热相变装置。本发明显著的有益效果是:相变装置与金属电极一体化成型,其中金属电极上半部分与装置盖子连接,金属电极下半部分与装置腔体(圆筒)连接。待装置内表面进行导热绝缘处理后,装入导热骨架,盖子与腔体焊接成型,只留一个进料口供灌装相变材料。灌装相变材料完成后,将进料口封住(螺纹封装),实现了相变装置与铜电极一体化成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