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3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19902.X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飞行器推力矢量机构,包括舵机、曲柄、连杆、矢量喷管和悬吊支架;舵机固定安装于发动机外侧;舵机依次通过曲柄和连杆连接至矢量喷管;悬吊支架包括环状部分和由环状部分伸出的支脚,环状部分固定安装于发动机底部端面,支脚用于连接矢量喷管,将支脚与悬吊矢量喷管的连接点记为悬吊点,矢量喷管在舵机的驱动下绕悬吊点摆动。本发明实现了飞行方向的控制,能够实现发动机推力矢量在±20°以内摆动,机构做动占用空间小,传动效率高,适用与内部空间受限的小型飞行器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111198070.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胡建 , 闫月晖 , 王刚 , 董超 , 赵振杰 , 王锦程 , 卢宝刚 , 赵亮博 , 苏伟 , 杨依峰 , 吴乔 , 杨阳 , 戈庆明 , 刘娜 , 金建峰 , 黄有旺 , 高崇 , 李晓东 , 郭欢 , 申明辉 , 那伟 , 杨驰 , 龚晓刚 , 王林林 , 薛普 , 王浩 , 李瑾 , 徐世杰 , 张曦 , 苗悦 , 张雪娇 , 付梦思 , 冯杰 , 刘国娟 , 何静 , 孙涛 , 樊晨霄 , 张耀
IPC: G06F30/15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设计流程快速构建方法,属于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将总体、气动、弹道、结构、强度、防热等专业的设计流程、仿真工具、知识经验等进行详细梳理和功能划分,建立惯性、机动、滑翔等多种类型飞行器的设计流程模板库、设计功能模块库、设计/仿真工具库,构建飞行器总体方案设计流程定义操作界面,采用载入已有流程模板、基于现有模板更新,以及新建设计流程等方式,实现飞行器设计流程快速搭建,为总体方案快速论证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118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14618.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陈婧旖 , 沈波 , 李磊 , 陈旸 , 李巍 , 方海红 , 渠弘毅 , 李晓东 , 刘秀春 , 司令 , 刘舒婷 , 高政坤 , 赵志光 , 辛克浩 , 高凯 , 李超锋 , 赵振杰 , 刁建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滑板主体结构,包括中心板、肋板、油舱和环向加强框、矢量动力机构、支腿;矢量动力机构包括若干台发动机;中心板为平板结构,为主承力部件,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的安装接口和驾驶员脚踏区;肋板为两块,肋板一端竖直安装在中心板下表面,肋板另一端通过接头与支腿连接;油舱设于两块肋板的外侧,油舱的上端连接于中心板下表面,油舱的侧壁连接于肋板上,油舱内部用于容纳柔性油包;环向加强框设于两块肋板的内侧;支腿安装于肋板下端。本发明集成度高,在保持较高机械性能的同时,实现柔性油包内置,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小型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21289.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辛克浩 , 陈靖旖 , 沈波 , 李磊 , 陈旸 , 李巍 , 方海红 , 李晓东 , 刘秀春 , 渠弘毅 , 殷德政 , 司令 , 刘舒婷 , 赵志光 , 苗悦 , 张雪娇 , 赵振杰 , 杨阳 , 金建峰 , 陈居伟 , 朱小军 , 洪阳 , 韩志远 , 杨永刚 , 王晓雪 , 秦玉灵 , 王姣 , 王成华 , 李超锋 , 刁建东 , 徐凡 , 高政坤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B64F5/0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人飞行器的振动传递优化设计方法,包括通过建立新型载人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模型,求解飞行器的动力学特征参数,然后根据飞行器的模态传递函数,结合噪声、振动激励源、传递路径等信息,开展飞行器结构振动传递特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根据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设计不同的隔振措施,达到降低振动激励传递到飞行器重要电气设备和人员驾驶位置处振动响应的目的,综合评估飞行员在振动、噪声环境下的乘坐舒适性,最后验证减振措施的有效性。本发明最终可以极大的提高了新型载人飞行器结构的环境适应性,改善飞行员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49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198070.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胡建 , 闫月晖 , 王刚 , 董超 , 赵振杰 , 王锦程 , 卢宝刚 , 赵亮博 , 苏伟 , 杨依峰 , 吴乔 , 杨阳 , 戈庆明 , 刘娜 , 金建峰 , 黄有旺 , 高崇 , 李晓东 , 郭欢 , 申明辉 , 那伟 , 杨驰 , 龚晓刚 , 王林林 , 薛普 , 王浩 , 李瑾 , 徐世杰 , 张曦 , 苗悦 , 张雪娇 , 付梦思 , 冯杰 , 刘国娟 , 何静 , 孙涛 , 樊晨霄 , 张耀
IPC: G06F30/15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设计流程快速构建方法,属于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将总体、气动、弹道、结构、强度、防热等专业的设计流程、仿真工具、知识经验等进行详细梳理和功能划分,建立惯性、机动、滑翔等多种类型飞行器的设计流程模板库、设计功能模块库、设计/仿真工具库,构建飞行器总体方案设计流程定义操作界面,采用载入已有流程模板、基于现有模板更新,以及新建设计流程等方式,实现飞行器设计流程快速搭建,为总体方案快速论证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386242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05468.6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13/30
Abstract: 一种新型差动FLAP舵控制舱结构,控制舱体尾部处于偏航通道的II和IV象限各有一FLAP舵,记为II舵和IV舵;I象限有两个共轴的FLAP舵,记为I1舵和I2舵,III象限有两个共轴的FLAP舵,记为III1舵和III2舵;与III1舵或者I2舵相连的转轴I的一端装有轴承盒,转轴I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与III2舵或者I1舵固连的轴套内一端,轴套另一端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设有轴承盒;I1舵和III1舵由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同一个作动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I2舵和III2舵由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同一个作动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II舵和IV舵各由一个安装在控制舱内的作动器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38624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505468.6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13/30
Abstract: 一种差动FLAP舵控制舱结构,控制舱体尾部处于偏航通道的II和IV象限各有一FLAP舵,记为II舵和IV舵;I象限有两个共轴的FLAP舵,记为I1舵和I2舵,III象限有两个共轴的FLAP舵,记为III1舵和III2舵;与III1舵或者I2舵相连的转轴I的一端装有轴承盒,转轴I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安装,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与III2舵或者I1舵固连的轴套内一端,轴套另一端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设有轴承盒;I1舵和III1舵由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同一个作动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I2舵和III2舵由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同一个作动器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II舵和IV舵各由一个安装在控制舱内的作动器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203617536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678729.5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1R43/26
Abstract: 一种同向电连接器机械分离机构,包括底座、轴、转架、弹性锁片、剪切销、拉索、拉索销钉、蒙皮;轴将底座与转架相连,形成转动副;蒙皮安装在转架两侧面上,剪切销将转架上的蒙皮与底座相连;固定在底座上的弹性锁片锁紧被剪断剪切销后的转架;拉索销钉固定在转架上,在拉索销钉上连接拉索。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分离机构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剪切销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202914505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24314.8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B4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腔体防锁死对接装置,包括位于前壳段之内的防锁死螺套、以及穿入后壳段固定于防锁死螺套之内的斜螺栓,还包括罩于防锁死螺套露出前壳段部分的与前壳段固定的密封罩,密封套内设有若干防自旋凸块;防锁死螺套沿套壁周向设有环状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前壳段配合,第二凸台与防自旋凸块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防自旋凹槽。本实用新型同时满足了飞行器部段间的密封和连接锁紧要求,产品装配操作简便、快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同时,对结构尺寸并不要求很高的精度,对锁紧的力矩也不太敏感,具有良好的工艺可行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