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4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38667.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G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倒带断带检测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输送机框架、带辊和输送带,在输送机框架上安装有磁电检测系统,在输送机框架上位于驱动轮处和位于尾轮处分别安装有图像采集单元。方法包括:磁电检测系统检测输送带,图像采集单元采集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监控主机接受到电磁检测信号、通过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计算出驱动轮转速与尾轮转速并与设定阈值对比,监控主机判断是否倒带断带,发生倒带断带,监控主机向外发送倒带断带信号。检测设备及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无磨损,使用寿命长,适合长期工作;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检测设备及方法的响应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长期使用检测精度不会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38667.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G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倒带断带检测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输送机框架、带辊和输送带,在输送机框架上安装有磁电检测系统,在输送机框架上位于驱动轮处和位于尾轮处分别安装有图像采集单元。方法包括:磁电检测系统检测输送带,图像采集单元采集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监控主机接受到电磁检测信号、通过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计算出驱动轮转速与尾轮转速并与设定阈值对比,监控主机判断是否倒带断带,发生倒带断带,监控主机向外发送倒带断带信号。检测设备及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无磨损,使用寿命长,适合长期工作;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检测设备及方法的响应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长期使用检测精度不会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071123.8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节能与高冷速的热轧带钢的冷却供水系统,包括:布置在车间内的高位水箱和低位分流水箱;高位水箱和低位分流水箱通过供水管路连接,低位分流水箱连接上下集管;布置在泵房内的变频泵组;变频泵组通过第一管路连接高位水箱,第一管路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变频泵组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低位分流水箱,第二管路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当第二电动蝶阀关闭,第一电动蝶阀开启时,变频泵组向高位水箱提供冷却水,并且高位水箱的液位调节至稳定状态;当第一电动蝶阀关闭,第二电动蝶阀开启时,变频泵组向低位分流水箱提供冷却水,并且低位分流水箱的水压调节至稳定状态。本发明灵活实现高位水箱减少溢流量、节约能源和热轧带钢高冷却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28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98783.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蚀车体用钢夹杂物初期腐蚀的原位观察实验方法,属于钢夹杂物腐蚀观察的技术领域。所述原位观察实验方法是先将轧制完成的试验钢进行切割获得试样,然后对试样打磨、抛光、清洗,接着对试样上的夹杂物进行标记并观测记录,之后将试样进行浸泡实验,浸泡实验设置时间间隔并取出试样,取出试样后对对应标记的夹杂物进行观测记录,并将不同时间的浸泡试验的记录与未浸泡实验的记录相互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对耐蚀车体用钢夹杂物初期腐蚀的原位观察实验。本发明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实现对耐蚀车体用钢基体组织中的夹杂物腐蚀萌生及发展过程进行表征,对耐蚀车体用钢腐蚀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58344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46207.6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实验轧机机组及其可逆轧机,轧机机组由二辊/四辊可逆轧机、热轧线设备和冷轧线设备组成,其中热轧线设备包括轧机前辊道、轧机前后对中装置、轧机后辊道、控制冷却装置,冷轧线设备包括轧机前后张力牵引装置。该复合式多功能实验轧机机组的热轧线设备和冷轧线设备平行布置,二辊/四辊可逆轧机的机架可以在热轧线设备和冷轧线设备之间进行横移,在到达指定轧制位置后锁紧在轧机底座上。本发明的特点是可以用一台实验轧机机组满足热轧、冷轧两种模式下轧制实验要求,降低设备投资和对车间占地的需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与管理的综合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28452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53731.3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生产矫直及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带预矫直的在线加速冷却方法:精轧完后厚度范围6~80mm的钢板,由传输辊道输送到预矫直机进行矫直,并进入在线加速冷却区域将温度700~950℃快速冷却至450~700℃,经均温后进入强力矫直机矫直。预矫直机与在线加速冷却装置采用连续紧凑布置形式,实现预矫直与加速冷却同步。加速冷却采用辊道变加减速度,解决来钢同板温度差为8-40℃温度不均匀性。加速冷却采用冷却器变开启模式,解决来钢同板温差超过40℃温度不均匀性。预矫直与加速冷却同步有效缩短了工艺流程,预矫直完后平直度≤2mm/1000mm,采用辊道变加减速度和变开启模式后钢板同板温差≤8℃。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57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41738.X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预处理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为,连铸坯完全凝固后;经冷却处理,在连铸坯表面与内部形成温度梯度后;进行压缩变形,得到高致密度的连铸坯料。本发明是一种创新型连铸坯凝固后利用或制造连铸坯的内外温度梯度,采用小压下对连铸坯进行预处理的工艺。采用该工艺方法处理后,连铸坯中心疏松等缺陷被明显消除,从而能够满足后续加工和成品对于连铸坯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11464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69713.9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厚板(厚度>60mm)的制造方法,属于冶金行业的钢板生产领域。工艺步骤为:首先,将加热到温度并除氧化铁皮的板坯输送到冷却区进行强制冷却,表面温度冷却特厚板材料相变温度Ar1以上,之后经过短时间返温使表面升至780~880℃之间,尽快将坯料送入轧机轧制;当轧制坯料表面温度高于880℃时,需要再次强制冷却,再进行后续轧制。如果需要,可多次重复强制冷却—返温—轧制过程,直至轧制到特厚板所需厚度。本方法制造特厚板,可以利用增加表层与中心区域温差来增加中部区域的应变量,有利于细化中部组织,提高冲击韧性;有利于消除特厚板的中心疏松;还可减少特厚板侧边双股形。该特厚板制造方法的投资省、操作灵活。
-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74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279562.6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中的轧钢生产线后的冷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中厚板在线淬火倾斜射流冷却器。该冷却器由箱体、阻尼板、冷却面板、喷嘴和进水法兰组成,该装置布置在控制冷却前的高压淬火区,安装在轧后输送辊道间,上、下成对且相对于待冷却钢板垂直对称分布,倾斜分布着若干排喷嘴,排与排之间的喷嘴交错分布,上冷却器与钢板之间的高度可调。本发明的特点是:冷却器冷却区间大,对辊道间距没有要求,可根据辊间距和冷却速度设计调整冷却器箱体的宽度以及喷嘴的排数,避免钢板翘曲后卡在冷却器与辊道间隙的现象,快速均匀地冷却钢板,以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