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4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38667.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G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倒带断带检测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输送机框架、带辊和输送带,在输送机框架上安装有磁电检测系统,在输送机框架上位于驱动轮处和位于尾轮处分别安装有图像采集单元。方法包括:磁电检测系统检测输送带,图像采集单元采集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监控主机接受到电磁检测信号、通过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计算出驱动轮转速与尾轮转速并与设定阈值对比,监控主机判断是否倒带断带,发生倒带断带,监控主机向外发送倒带断带信号。检测设备及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无磨损,使用寿命长,适合长期工作;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检测设备及方法的响应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长期使用检测精度不会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38667.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G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倒带断带检测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输送机框架、带辊和输送带,在输送机框架上安装有磁电检测系统,在输送机框架上位于驱动轮处和位于尾轮处分别安装有图像采集单元。方法包括:磁电检测系统检测输送带,图像采集单元采集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监控主机接受到电磁检测信号、通过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计算出驱动轮转速与尾轮转速并与设定阈值对比,监控主机判断是否倒带断带,发生倒带断带,监控主机向外发送倒带断带信号。检测设备及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无磨损,使用寿命长,适合长期工作;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检测设备及方法的响应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长期使用检测精度不会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06930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1252672.0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多工艺的中厚板中间冷却方法,属于轧钢生产控轧控冷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中厚板生产线上。具体工艺过程是:粗轧完后厚度范围60~180mm的中间坯,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中间冷却区域将温度980~1080℃快速冷却至840~950℃,冷却完后中间坯由传输辊道输送至精轧机;或精轧完后厚度范围6~100mm的钢板,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中间冷却区域将温度700~950℃的钢板快速冷却至250~750℃,冷却完后钢板通过精轧机输送至矫直。本发明通过合理中间冷却区长布置实现厚中间坯完全限制冷却区内摆动冷却代替通过式摆动冷却,同时又可以实现轧后冷却。本发明解决了受粗精轧间距离较短限制无法实现传统中间冷却工艺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粗精轧间产能匹配及精轧机故障情况下的生产组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74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279562.6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中的轧钢生产线后的冷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中厚板在线淬火倾斜射流冷却器。该冷却器由箱体、阻尼板、冷却面板、喷嘴和进水法兰组成,该装置布置在控制冷却前的高压淬火区,安装在轧后输送辊道间,上、下成对且相对于待冷却钢板垂直对称分布,倾斜分布着若干排喷嘴,排与排之间的喷嘴交错分布,上冷却器与钢板之间的高度可调。本发明的特点是:冷却器冷却区间大,对辊道间距没有要求,可根据辊间距和冷却速度设计调整冷却器箱体的宽度以及喷嘴的排数,避免钢板翘曲后卡在冷却器与辊道间隙的现象,快速均匀地冷却钢板,以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8344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46207.6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实验轧机机组及其可逆轧机,轧机机组由二辊/四辊可逆轧机、热轧线设备和冷轧线设备组成,其中热轧线设备包括轧机前辊道、轧机前后对中装置、轧机后辊道、控制冷却装置,冷轧线设备包括轧机前后张力牵引装置。该复合式多功能实验轧机机组的热轧线设备和冷轧线设备平行布置,二辊/四辊可逆轧机的机架可以在热轧线设备和冷轧线设备之间进行横移,在到达指定轧制位置后锁紧在轧机底座上。本发明的特点是可以用一台实验轧机机组满足热轧、冷轧两种模式下轧制实验要求,降低设备投资和对车间占地的需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与管理的综合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28452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53731.3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生产矫直及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带预矫直的在线加速冷却方法:精轧完后厚度范围6~80mm的钢板,由传输辊道输送到预矫直机进行矫直,并进入在线加速冷却区域将温度700~950℃快速冷却至450~700℃,经均温后进入强力矫直机矫直。预矫直机与在线加速冷却装置采用连续紧凑布置形式,实现预矫直与加速冷却同步。加速冷却采用辊道变加减速度,解决来钢同板温度差为8-40℃温度不均匀性。加速冷却采用冷却器变开启模式,解决来钢同板温差超过40℃温度不均匀性。预矫直与加速冷却同步有效缩短了工艺流程,预矫直完后平直度≤2mm/1000mm,采用辊道变加减速度和变开启模式后钢板同板温差≤8℃。
-
公开(公告)号:CN11333348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07982.8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下密集冷却器,属于冶金行业中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水管、分配管、进水端侧板、普通喷管及短喷管、封闭端侧板、排污螺塞A、排污螺塞B和安装板,该装置通过安装板安装在辊道架上,通过与其相连管路上的调节阀门来控制该冷却器输出流量大小,实现对输送钢板的冷却,该冷却器适用于不同宽度、不同品种的板带钢的控制冷却,在板带钢生产中可以节约合金等资源消耗,提升产品品质,节约生产成本,明显优于现在使用的同类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782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283896.0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带钢轧制中间坯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在辊道上方上集管和安装在辊道之间下集管;其中,上集管和下集管上均设有喷嘴和开闭控制阀,并通过集管供水管路与车间循环水系统连接;集管供水管路上设置流量控制阀。所述开闭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在每两根辊道之间布置了多组可单独控制开闭的、流量较小的冷却集管,采用喷射水流冷却中间坯,并根据中间坯的传输速度对冷却速度进行相应的动态控制。本发明的特点是:设备相对简单,维护方便,对水质的要求低,水流稳定性好,不受粗轧机升速和抛钢减速限制,生产效率高;采用轧机冷却水,无需单独的给排水系统;中间坯晶粒显著细化,改善钢板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7953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95517.2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板形可控制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装置,设在精轧机和卷取机之间;包括:水量分配器与高密度上集管、粗调上集管、精调上集管和高密度下集管、粗调下集管、精调下集管分别通过管路及手动阀、流量调节阀、气动开闭阀连接,以及高位水箱组成的冷却区所构成。所述冷却板形可控制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装置由多个冷却段组成,包括一个或二个强冷段Q、一个粗冷段C和一个精冷段J;所述强冷段Q由多个高密度上集管组和高密度下集管组组成;粗冷段C由粗调上集组和粗调下集管组组成;精冷段J由精调上集管组和精调下集管组所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实现超快速冷却和板形可控的均匀冷却,满足各种热轧商用带钢和冷轧基料的生产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1829688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94568.3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7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生产冷却技术,涉及一种中厚板控制轧制中间坯的冷却方法,无论单机架还是双机架中厚板轧机布置均可实现。具体工艺过程是:将奥氏体再结晶区粗轧后的厚度范围30~110mm的中间坯,由传输辊道进入中间控制冷却区域进行快速冷却至800~950℃,经短时间空冷均温后进入轧机进行未再结晶区轧制。中间冷却过程采用高密度、超密度上、下集管对中间坯冲击射流水冷方式,具体工艺参数均由计算机实行精确控制。水质采用车间公用水循环系统中的压力为0.3~1.0MPa轧机冷却用水。中间冷却待温时间较常规工艺缩短30%-70%,提高了生产效率,中间控制冷却后奥氏体晶粒细化,能提高钢板的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