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9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06103.X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10N10/82 , H10N10/01 , H10N10/13 , H10N10/8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梯度杨氏模量柔性可拉伸热电器件及制作方法,属于热电转换、能源利用与柔性电子技术领域。基于梯度杨氏模量柔性可拉伸热电器件,为多层依次叠加的热电装置,热电装置包括N型热电臂、P型热电臂、上下基底层、上下电路层和散热翅片层。N型热电臂和P型热电臂位于上电路层和下电路层之间;上下电路层位于上下基底层上部。本发明通过使用PDMS材料加入PEIE溶液对材料本身杨氏模量进行改变,实现材料杨氏模量的梯度变化,同时降低热源与热电器件之间的电阻,提高热端的热流输入,通过使用液态金属电极,实现电极反复拉伸后电极的自我修复功能,通过在上层基底层加入碳纳米管结构,增强集热能力,增大冷热端温差,提高器件输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18210.1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6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13 , H01M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热电发电和制冷装置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涉及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通过电磁阀门的改变,改变燃油加热器、热电器件、动力电池之间不同的换热管路,使热电器件可以发电和制冷两用,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在车辆启动时,可以利用燃油加热器的热量通过热电器件进行发电,冷端余热用于电池组的低温加热;在动力电池需要散热时,热电器件利用帕尔贴效应进行制冷,降低电池组温度;同时,热电器件还可以作为加热器件,为燃油加热器不启动工况下的电池组进行低温加热,提供动力电池的预热、散热、加热管理,使动力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维持其合适的工作温度区间,提高动力电池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64137.7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温差热电联供的基于温度的变步长MPPT方法,属于温差发电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测量得到热电片的输出功率与输出电压曲线图;高温燃气与冷却水在热电片两端形成温差,产生电势差并向外输出电能;采集电能的电压、电流,以及热电片冷热端温度,并计算此时的功率,并将此时功率与上一时刻计算所得功率做差得到dp,将此时电压与上一时刻采集所得电压做差得到dv,计算此时dp/dv,并将此时的dp/dv与上一时刻计算所得dp/dv相乘得到A;根据曲线图以及此时的dp/dv的正负情况,计算步长;根据得到的步长调控占空比,实现MPPT控制。本发明通过加入基于温差的步长扰动因子,结合反正切函数在相应区间的相关特性,实现MPPT步长的实时合理自适应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9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629701.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01L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对置活塞发动机进气口涡流直流比调整装置及方法,属于对置活塞发动机换气性能领域。本发明通过部件组合装配,连续改变进气口上涡流气口、直流气口的宽度或高度。即:基础缸套直接匹配含有涡流进气口和直流进气口的套环,通过轴向平移和周向旋转套环进行进气涡流直流比的连续调整。基础缸套、含有涡流进气口和直流进气口的套环、半开式变宽度比套环组合,结构一的基础上加入半开式变宽度比套环,将涡流进气口和直流进气口的调整分离,实现直流不变涡流连续变化和涡流不变直流连续变化。基础缸套和分离式变涡流直流比套环组合,直接调整分离式变涡流直流比套环的直流进气口部分或涡流进气口部分,进行进气涡流直流比的连续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930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0211.3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电机全工况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涉及直线电机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测试组件以及用于测试的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测试平台、调温箱、被测直线电机定子、被测直线电机动子、被测直线电机底座、力传感器、第二连杆、第二位移速度传感器,所述调温箱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所述被测直线电机定子固定在被测直线电机底座上,所述被测直线电机动子安装于被测直线电机定子的内部,且两端穿过调温箱。该直线电机全工况测试平台,操作容易,能够快速测量直线电机全工况的工作性能,包括直线电机发电状态空载、负载测试,直线电机电动状态空载、负载测试、摩擦力测试、定位力测试、峰值推力测试以及推力常数测试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35508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029006.2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缸自由活塞内燃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其中,自由活塞发动机包括气缸和往复运动在气缸内的活塞,活塞将气缸分为相隔离的高压气源缸和燃烧缸,燃烧缸的缸壁上安装有气门进气机构、火花塞和气门排气机构;高压气源机构包括高压储气罐和低压储气罐,高压储气罐和低压储气罐通过对应输气管道与高压气源缸相连;直线发电机包括相配合的直线电机定子和直线电机动子,直线电机动子固定安装在连杆上,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连;弹簧回复机构包括回复缸和回复弹簧,回复弹簧一端固连在连杆的另一端,回复弹簧另一端固连在回复缸上。本发明实现自由活塞内燃发电系统兼顾二冲程、四冲程燃烧模式,高压气源辅助起动,提高系统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82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67678.X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线性增压器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机械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线性增压器的设计参数及工作参数;设定系统工质类型和输出目标;检测线性增压器的工作环境的气源状态;根据气源压力和目标排气压力,计算线性增压器的压缩比;根据线性增压器的压缩比、电机允许最大速度和目标单位时间排气量,确定线性增压器的运行约束;结合拉格朗日对偶法和线性增压器的运行约束,计算线性增压器运行的最优行程和最优频率;以最优行程和最优频率运行线性增压器;在气源压力的变化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监控输出目标是否变化,否则,重新计算压缩比;在输出目标变化的情况下,重新确定输出目标,否则,继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23704.5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缺陷尺寸概率的气缸盖高周疲劳寿命分区预测方法,属于发动机气缸盖领域。本发明根据气缸盖不同位置屈服强度差异程度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气缸盖不同位置最大孔隙尺寸概率密度分布和不同工程可靠度设计要求计算不同可靠度概率的裂纹萌生寿命,并对气缸盖不同区域进行小裂纹扩展寿命预测;通过危险截面法计算各区域多轴应力幅值最大值,能够表征气缸盖复杂结构应力状态多轴度对疲劳寿命影响;通过构建形式简洁且适用于大范围遍历计算的Gerber型多轴应力幅值计算模型,通过Gerber型多轴应力幅值求解模型遍历求解各单元所有截面的多轴应力幅值,提高不同位置高周疲劳寿命计算效率。本发明具有预测精度高、预测效率高和预测范围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05453.9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电‑液‑冷却耦合的自由活塞发动机集成系统及运行方法,涉及能源动力机械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液压储能冷却系统、直线电机和设置直线电机两侧的左侧自由活塞发动机和右侧自由活塞发动机;本发明的自由活塞发动机集成系统可直接对外输出电能和液压能,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液压储能冷却系统先对直线电机进行冷却,随后对自由活塞发动机进行冷却,可实现梯级冷却,提高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25191.5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组合式缸套,属于对置二冲程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模块化设计将不同功能的模块独立出来,通过不同的调整方法实现多参数组合式灵活调节。本发明通过多部件的轴向平移,实现进、排气相位和气口高度的连续改变,还能够在不改变进、排气相位情况下实现气口高度的连续改变,快速得到不同配置下的缸套性能;通过周向旋转,实现气口宽度和进气涡流强度的连续改变,连续调节结构参数能够保证在测试过程中边界条件的波动最小化,使对比更加准确可靠;通过不同结构的组合使用,同时实现轴向平移和周向旋转,实现进、排气相位,气口高度,气口宽度和涡流比的连续调整,组合拆装方便,便于实现,提高优化调整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