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9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1220443.2
申请日:2022-10-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5D1/43 , G05D1/65 , G05D1/644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拓扑下基于分布式预测控制的车辆队列控制方法,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车辆队列协同控制,首先建立三阶离散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作差,把状态模型等价转化为误差状态模型;优化问题中代价函数的设计保证了拓扑的一般性,约束条件以及权值矩阵的选取保证了切换拓扑下车辆队列的内部稳定性;进一步给出参数,用来描述相邻前后车之间通信链路是否存在,根据此参数在原优化问题中增加更为严格的约束条件进一步保证车辆队列稳定性。最后通过一排状态不同的车辆队列,利用上述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得到的同速,等间距车辆队列能够有效提高通信效率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589909.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小学生运动特征的行人疏散仿真方法,包括:获取待疏散区域中行人设施的行走空间,将行人设施划分为若干元胞;设置待疏散区域的出口信息及内部结构信息并设置出口信息及内部结构信息占据目标元胞不考虑推挤力的势能值;基于有序序列中势能值最小的元胞及若干相邻元胞,计算相邻元胞不考虑推挤力的势能值,确定所有元胞不考虑推挤力的势能值;获取行人设施内小学生在每个元胞受到的推挤力;获取所有元胞与每个小学生相关的考虑推挤力的势能值;计算每个小学生的转移概率,基于转移概率更新小学生的位置;对行人设施内有没有小学生进行判断,若有小学生则返回计算所有元胞不考虑推挤力的势能值,反之则获取行人疏散仿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27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4110.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向公路中间车道的无线充电车道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检测模块用于道路交通状态信息以及车辆电池的剩余电量信息,构建电动汽车跟驰模型和电动汽车换道模型,完成交通流动态的模拟;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交通流动态和实时荷电状态,获取车辆在无线充电车道上的最优行驶方向方案;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无线充电车道行驶方向优化控制模型,完成对车辆在无线充电车道上行车方向的控制。本发明可有效地降低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改扩建成本,促进无线充电车道的落地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交通系统电气化发展。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应对交通流量与充电需求的动态变化,可显著提高交通效率与无线充电车道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20443.2
申请日:2022-10-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拓扑下基于分布式预测控制的车辆队列控制方法,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车辆队列协同控制,首先建立三阶离散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作差,把状态模型等价转化为误差状态模型;优化问题中代价函数的设计保证了拓扑的一般性,约束条件以及权值矩阵的选取保证了切换拓扑下车辆队列的内部稳定性;进一步给出参数,用来描述相邻前后车之间通信链路是否存在,根据此参数在原优化问题中增加更为严格的约束条件进一步保证车辆队列稳定性。最后通过一排状态不同的车辆队列,利用上述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得到的同速,等间距车辆队列能够有效提高通信效率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3731.9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对比对抗学习的领域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在源域数据上使用损失函数Lcls(xs,ys)训练整个网络模型,固定特征提取器中参数,仅更新分类器C1和C2,最小化分类器分类损失以及最大化分类器对目标域样本判别差异,固定分类器C1和C2中的参数,使用Ldis更新特征提取器中的参数,在这一步骤中保留了自适应损失项。分类器C1和C2分别使用不同的数据增强方式的特征,因此保障了分类器的多样性,使得双分类器能够更高效的找出处于分类边界的样本,使得模型学习到的特征含有更多有效信息,从而较好地解决无监督领域自适应问题,在传统基于双分类器对抗方法的基础上,不仅考虑分类器在目标域上的决策边界,同时也进一步关注域间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0354611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310503465.4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3H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Q值超宽带可调谐有源电感,涉及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有源电感的电感值、Q值均不高,实部损耗比较大的问题。该发明包括电源、输入端与CMOS源随结构,其中,还包括传输线结构、有源反馈偏置、负阻补偿网络,所述传输线结构并联于所述CMOS源随结构的栅极和漏极之间,所述有源反馈偏置中的第二晶体管M2的源级与所述CMOS源随结构中的第一晶体管M1的栅级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级连接,所述负阻补偿网络与所述有源反馈偏置中的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并且与所述CMOS源随结构的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本发明具有较大的电感值和品质因子Q,并使实部损耗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4776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59860.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航班和安检集计信息的短时机场离港旅客量预测方法,属于民航运输和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包括:采集航班信息表以及旅客安检时间表,并对其进行筛选处理,得到处理数据;采集历史旅客提前达到时间,并通过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对其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参数;基于拟合参数以及历史处理数据对旅客提前到达时间进行预测;对拟合参数进行参量调整,得到调整拟合参数;基于天气类型以及给定特征获取待预测日的若干相似日,并计算相似日的调整拟合参数的平均值;基于每小时段调整拟合参数构建第一参数矩阵,基于处理数据构建第二矩阵;通过第一参数矩阵与第二矩阵生成随机数,基于随机数得到一天内按小时集计的旅客到达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5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065411.3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5D1/43 , G05D1/65 , G05D1/644 , G05D1/648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触发分布式预测控制的异构车辆队列控制方法,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用于车辆队列协同控制,首先建立三阶离散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状态变量替换,将车辆队列控制问题等价变化为多智能体一致性问题;为保证控制性能和尽可能避免通信资源浪费,设计了一类滚动时域的状态一致性优化问题,对触发间隔和控制输入同时优化;为提高在线运行效率,在离线准备时先给出了控制输入与触发时刻的解析关系,通过带入原问题得到仅针对触发时刻的优化问题,求得对应的参数并将其存储;最后结合离线数据,在线模拟运行一排状态不同的车队,得到的同速,等间距车辆队列具有控制性能好、运行效率高、节约通信资源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958657.9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铁站台行人乘车决策仿真方法,考虑正常排队和插队行为,建立了排队行为模型。考虑两类旅客的上车特点,发明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地铁站台行人乘车决策仿真方法,引入行人的纪律性和容忍度约束,能够更好的表征站台乘客的乘车决策行为。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仿真模型中,每个行人占据一个元胞,并考虑行人的纪律性、容忍度因素,且贴近实际,在排队过程中引进排队长度、行走距离效用,能够较好的反应行人在站台乘车阶段的决策,能够评估乘车决策对乘车效率的影响,比现有元胞自动机行人决策技术结合更多项个体属性,贴近现实。
-
公开(公告)号:CN1172275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24110.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向公路中间车道的无线充电车道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检测模块用于道路交通状态信息以及车辆电池的剩余电量信息,构建电动汽车跟驰模型和电动汽车换道模型,完成交通流动态的模拟;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交通流动态和实时荷电状态,获取车辆在无线充电车道上的最优行驶方向方案;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无线充电车道行驶方向优化控制模型,完成对车辆在无线充电车道上行车方向的控制。本发明可有效地降低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改扩建成本,促进无线充电车道的落地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交通系统电气化发展。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应对交通流量与充电需求的动态变化,可显著提高交通效率与无线充电车道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