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电极渐变耦合脊波导InP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10354539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518342.8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行波电极渐变耦合脊波导InP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DHPT)。采用双异质结结构,包括一InP发射区-InGaAsP基区构成的(e-b)异质结和一InGaAsP基区-InGaAsP集电区构成的(b-c)异质结,代替传统异质结光敏晶体管(HPT)e-b结单异质结结构;一掺杂浓度很高的InGaAsP基区作为DHPT的光吸收层;一InGaAsP基区,InGaAsP集电区和InGaAsP次集电区形成的渐变耦合脊波导结构实现被探测光被侧边探测吸收,代替传统HPT光从顶端垂直入射的方式。光传输方向与载流子传输方向垂直,能分别优化光吸收效率和工作速度。一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构成的行波电极,可以有效的减少传统电极在传输高频信号时的分布效应,减少寄生电容对高速传输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工作速度。

    具有大电感值、高Q值的新型可调有源电感

    公开(公告)号:CN10353251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3445.7

    申请日:201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大电感值、高Q值的新型可调有源电感,涉及射频集成电路技术,以解决现有的有源电感具有等效电感值和Q值较低,并且带宽较窄的缺点的问题。该发明包括输入输出端、Cascode结构和偏置电流源,其中,还包括有源电阻反馈和分流支路,所述有源电阻反馈包括无源电阻和第二NMOS管并联,并且所述有源电阻反馈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分流支路包括第一NMOS管,并且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本发明通过对有源电阻反馈和分流支路中的NMOS管电压的调节,实现了有源电感具有大的电感值、高的Q值以及对电感值和Q值的可调谐性。

    小面积、线性度可调谐的高线性低噪声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4610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03791.5

    申请日:201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面积、线性度可调谐的高线性Cascode低噪声放大器,涉及射频集成电路领域,以解决现有低噪声放大器线性度不具有可调谐性,芯片面积过大的问题。该发明包括由共射级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共基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构成的Cascode结构和创新的失真抵消通路,其中,所述失真抵消通路与所述Cascode结构的共射极晶体管集电极和共基极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失真抵消通路包括并联了电容的共基极晶体管和集电极-基极短路连接的晶体管,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阻抗匹配通过电阻串联电容的并联负反馈实现。本发明采用失真抵消通路,实现了宽带的高线性和线性度的可调谐;芯片面积有了极大的减小。

    行波电极渐变耦合脊波导InP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10354539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18342.8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行波电极渐变耦合脊波导InP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DHPT)。采用双异质结结构,包括一InP发射区-InGaAsP基区构成的(e-b)异质结和一InGaAsP基区-InGaAsP集电区构成的(b-c)异质结,代替传统异质结光敏晶体管(HPT)e-b结单异质结结构;一掺杂浓度很高的InGaAsP基区作为DHPT的光吸收层;一InGaAsP基区,InGaAsP集电区和InGaAsP次集电区形成的渐变耦合脊波导结构实现被探测光被侧边探测吸收,代替传统HPT光从顶端垂直入射的方式。光传输方向与载流子传输方向垂直,能分别优化光吸收效率和工作速度。一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构成的行波电极,可以有效的减少传统电极在传输高频信号时的分布效应,减少寄生电容对高速传输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工作速度。

    高Q值超宽带可调谐有源电感

    公开(公告)号:CN10354611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310503465.4

    申请日:201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Q值超宽带可调谐有源电感,涉及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有源电感的电感值、Q值均不高,实部损耗比较大的问题。该发明包括电源、输入端与CMOS源随结构,其中,还包括传输线结构、有源反馈偏置、负阻补偿网络,所述传输线结构并联于所述CMOS源随结构的栅极和漏极之间,所述有源反馈偏置中的第二晶体管M2的源级与所述CMOS源随结构中的第一晶体管M1的栅级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级连接,所述负阻补偿网络与所述有源反馈偏置中的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并且与所述CMOS源随结构的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本发明具有较大的电感值和品质因子Q,并使实部损耗减小。

    基区渐变的单向载流子传输的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4539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485411.X

    申请日:2013-10-16

    Abstract: 基区渐变的单向载流子传输的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探测器属于半导体光电子技术领域,是一种可同时实现高响应度、高截止频率的光敏晶体管(UTC-DHPT)探测器。本发明包括:一InP衬底,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在InP衬底上依次制备出InP缓冲层、InGaAsP次集电区、InGaAsP集电区、两层不同材料带隙波长的InGaAsP过渡层、材料带隙波长渐变的InGaAsP基区、InP发射区、InP盖层、InGaAs欧姆接触层;一发射极,采用溅射的方法制作在InGaAs欧姆接触层上;一基极,采用溅射的方法制作在InGaAsP基区之上;一集电极,采用蒸镀的方法制作在InP衬底上。

    基区渐变的单向载流子传输的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4539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85411.X

    申请日:2013-10-16

    Abstract: 基区渐变的单向载流子传输的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探测器属于半导体光电子技术领域,是一种可同时实现高响应度、高截止频率的光敏晶体管(UTC-DHPT)探测器。本发明包括:一InP衬底,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在InP衬底上依次制备出InP缓冲层、InGaAsP次集电区、InGaAsP集电区、两层不同材料带隙波长的InGaAsP过渡层、材料带隙波长渐变的InGaAsP基区、InP发射区、InP盖层、InGaAs欧姆接触层;一发射极,采用溅射的方法制作在InGaAs欧姆接触层上;一基极,采用溅射的方法制作在InGaAsP基区之上;一集电极,采用蒸镀的方法制作在InP衬底上。

    小面积、线性度可调谐的高线性低噪声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4610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503791.5

    申请日:201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面积、线性度可调谐的高线性Cascode低噪声放大器,涉及射频集成电路领域,以解决现有低噪声放大器线性度不具有可调谐性,芯片面积过大的问题。该发明包括由共射级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共基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构成的Cascode结构和创新的失真抵消通路,其中,所述失真抵消通路与所述Cascode结构的共射极晶体管集电极和共基极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失真抵消通路包括并联了电容的共基极晶体管和集电极-基极短路连接的晶体管,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阻抗匹配通过电阻串联电容的并联负反馈实现。本发明采用失真抵消通路,实现了宽带的高线性和线性度的可调谐;芯片面积有了极大的减小。

    高Q值超宽带可调谐有源电感

    公开(公告)号:CN10354611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03465.4

    申请日:201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Q值超宽带可调谐有源电感,涉及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有源电感的电感值、Q值均不高,实部损耗比较大的问题。该发明包括电源、输入端与CMOS源随结构,其中,还包括传输线结构、有源反馈偏置、负阻补偿网络,所述传输线结构并联于所述CMOS源随结构的栅极和漏极之间,所述有源反馈偏置中的第二晶体管M2的源级与所述CMOS源随结构中的第一晶体管M1的栅级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级连接,所述负阻补偿网络与所述有源反馈偏置中的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并且与所述CMOS源随结构的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本发明具有较大的电感值和品质因子Q,并使实部损耗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