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6615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195014.3
申请日:2017-11-24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运载火箭垂直回收段的制导律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火箭的全程标准弹道;根据全程标准弹道,获取目标点经、纬度,气动减速段起始点火箭运动参数和箭下点经纬度,构造辅助坐标系统;基于辅助坐标系统,在比例导引方法基础上增加末端落角约束,获得偏置比例导引律;在气动减速段采用偏置比例导引律;在垂直下降段,采用增加主动力减速算法的偏置比例导引律。本发明中提出的改进偏置比例导引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火箭回收需同时满足位置、速度和姿态多约束的制导控制问题,垂直着陆段制导律通过气动减速和末段短时间主动力减速,对入轨飞行段的运载能力无影响,同时在应对各种非制导偏差时,比例导引也有较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15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195014.3
申请日:2017-11-24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运载火箭垂直回收段的制导律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火箭的全程标准弹道;根据全程标准弹道,获取目标点经、纬度,气动减速段起始点火箭运动参数和箭下点经纬度,构造辅助坐标系统;基于辅助坐标系统,在比例导引方法基础上增加末端落角约束,获得偏置比例导引律;在气动减速段采用偏置比例导引律;在垂直下降段,采用增加主动力减速算法的偏置比例导引律。本发明中提出的改进偏置比例导引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火箭回收需同时满足位置、速度和姿态多约束的制导控制问题,垂直着陆段制导律通过气动减速和末段短时间主动力减速,对入轨飞行段的运载能力无影响,同时在应对各种非制导偏差时,比例导引也有较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079579.0
申请日:2023-08-25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航天系统的表界面粘着磨损机理研究方法,同一表面/界面状态下,正压力对航天分离系统粘着磨损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材料/表处状态对航天分离系统的粘着磨损影响机制研究方法;微观表面形貌对航天分离系统的摩擦学行为影响规律研究方法。本发明解决了航天系统粘着磨损现象的机理研究问题,减弱或抵抗航天系统表界面粘着磨损现象,从而提高航天分离系统的设计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286126.0
申请日:2022-10-20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李静琳 , 宋征宇 , 肖耘 , 李洪 , 吴义田 , 徐珊姝 , 陈晓飞 , 刘银 , 陈风雨 , 朱锡川 , 于龙 , 张志国 , 张博戎 , 沈安 , 周天帅 , 韩雪颖 , 王建明 , 肖清 , 王传魁 , 周敬 , 樊晨霄 , 孟庆尧 , 张晚晴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场安全性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卫星布局及分离速度,建立星箭相对运动仿真模型;设置分离飞行参数,根据所述设置的分离飞行参数对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分离飞行参数偏差进行辨识,确定分离飞行参数偏差量范围;根据所述星箭相对运动仿真模型和所述分离飞行参数偏差量范围获得星箭分离后卫星与末级箭体的最小相对距离;根据星箭双方协商确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所述最小相对距离获得远场安全性分析结果。本申请仿真计算量小,仿真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星箭分离情况,以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96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951364.7
申请日:2016-10-26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火箭多体仿真数据交互方法,包括(1)、建立运载火箭有限元模型;(2)、进行运载火箭的关机分析,更新或获取当前的时序时间;(3)、针对运载火箭各部件,通过时序时间和预先设定的偏移值,进行时串分析,获取运载火箭各部件所处状态;(4)、为运载火箭各部件配置状态参数,同时建立各部件间交互数据卡,将各部件当前状态下的输出参数填充到交互数据卡内,(5)、利用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将步骤(1)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步骤(4)中各部件产生的外力离散为微分‑代数方程组,并求解方程组,得到火箭有限元模型中各结点的位移和载荷,本发明实现了运载火箭通用动力学仿真,实现运载火箭飞行轨道、姿态和载荷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88990.0
申请日:2023-11-24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刘辉 , 陈益 , 陈风雨 , 周浩洋 , 郭广鑫 , 皮赞 , 马飞 , 李澍 , 顾黎 , 邢力超 , 侯杰然 , 王腾 , 董瑞涛 , 纪永强 , 周培 , 郭逸婧 , 李奇钟 , 李祖荣 , 王骜涵 , 宋冰晨 , 张晓娟 , 兆丰年 , 杨泽萱 , 梁丹 , 胡晓娅 , 霍福帅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化设计特性的设计制造协同链路贯通装置及方法,包括:在设计端根据产品应用领域分别创建全集库,在全集库中按照产品分级分类搭建和维护产品分类结构树,并对结构树上各底层节点产品分别创建设计特性全集表;对产品设计特性全集表中设计特性控制要求条目进行编制,分发至制造端实测数据填报管理模块;在制造端导入并解析产品设计特性控制要求表,实施实做数据的填报与发布确认;在设计端分发设计特性控制要求表时,同步创建具体产品的实做BOM节点,在设计端导入从制造端反馈的实做数据包时,解析并关联至产品对应的实做BOM节点下,并在接收设计特性控制要求‑实测数据表后进行产品实做数据的结构化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74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228072.6
申请日:2015-05-07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一种运载火箭大气层内飞行段舱段温度场分布确定方法,步骤为:(1)确定舱段外壁所受随飞行高度变化的气动加热热流qh;(2)确定舱段封闭腔内仪器壳壁表面随飞行高度变化的平均自然对流换热系数αn;(3)确定舱段内部由于飞行加速度和舱内气体不断外泄引起的强制对流换热系数αf,(4)建立舱段节点热网络模型,完成热耦合分析,得到舱段温度场分布。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舱外气动加热,舱内空气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对舱段热环境的影响,有效解决了运载火箭大气层内飞行段舱段温度场分布确定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748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28072.6
申请日:2015-05-07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一种运载火箭大气层内飞行段舱段温度场分布确定方法,步骤为:(1)确定舱段外壁所受随飞行高度变化的气动加热热流qh;(2)确定舱段封闭腔内仪器壳壁表面随飞行高度变化的平均自然对流换热系数αn;(3)确定舱段内部由于飞行加速度和舱内气体不断外泄引起的强制对流换热系数αf,(4)建立舱段节点热网络模型,完成热耦合分析,得到舱段温度场分布。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舱外气动加热,舱内空气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对舱段热环境的影响,有效解决了运载火箭大气层内飞行段舱段温度场分布确定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52050.X
申请日:2023-05-17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运载器再入过程气动特性仿真方法、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气动特性数值仿真计算简化模型;划分计算域流场网格;基于试验测量数据和计算域流场网格,给定试验状态下喷流燃气参数、远场边界条件、飞行器壁面边界条件,得到CFD数值计算模型;基于CFD数值计算模型,复杂构型运载器的再入飞行剖面,设置数值仿真边界条件、发动机燃气组分和参数,进行CFD数值仿真计算;根据CFD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获取复杂构型再入气动特性,进而充分考虑复杂构型运载器再入过程中发动机喷流与自由来流耦合作用,对流场结构及运载器再入过程气动特性精确预示,对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姿态控制及弹道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0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86126.0
申请日:2022-10-20
申请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李静琳 , 宋征宇 , 肖耘 , 李洪 , 吴义田 , 徐珊姝 , 陈晓飞 , 刘银 , 陈风雨 , 朱锡川 , 于龙 , 张志国 , 张博戎 , 沈安 , 周天帅 , 韩雪颖 , 王建明 , 肖清 , 王传魁 , 周敬 , 樊晨霄 , 孟庆尧 , 张晚晴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场安全性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卫星布局及分离速度,建立星箭相对运动仿真模型;设置分离飞行参数,根据所述设置的分离飞行参数对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分离飞行参数偏差进行辨识,确定分离飞行参数偏差量范围;根据所述星箭相对运动仿真模型和所述分离飞行参数偏差量范围获得星箭分离后卫星与末级箭体的最小相对距离;根据星箭双方协商确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所述最小相对距离获得远场安全性分析结果。本申请仿真计算量小,仿真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星箭分离情况,以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