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1964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1266663.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罗丹明染料和缩合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第一混合液;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形成荧光大分子溶液;基于荧光大分子溶液形成第二混合液;形成第三混合液,控制第二混合液与第三混合液的流速比,制备得到荧光微球。本发明以硅油和乳化剂形成的第三混合液作为油相,以荧光分子溶液等形成的第二混合液作为水相,通过微流控技术控制油相和水相之间的流速比,可以实现控制不同粒径的荧光微球的制备。采用基于荧光分子溶液作为水相的第二混合液,本发明的荧光微球荧光强度高,粒径均一且荧光染料不易泄露。

    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19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66663.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罗丹明染料和缩合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第一混合液;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形成荧光大分子溶液;基于荧光大分子溶液形成第二混合液;形成第三混合液,控制第二混合液与第三混合液的流速比,制备得到荧光微球。本发明以硅油和乳化剂形成的第三混合液作为油相,以荧光分子溶液等形成的第二混合液作为水相,通过微流控技术控制油相和水相之间的流速比,可以实现控制不同粒径的荧光微球的制备。采用基于荧光分子溶液作为水相的第二混合液,本发明的荧光微球荧光强度高,粒径均一且荧光染料不易泄露。

    一种多层芯壳结构打印头及采用其打印微型器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9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857920.8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层芯壳结构打印头,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基本单元,每一所述基本单元包括:第一中空部分(1),其贯通设于基本单元的中心;第二中空部分(2),其通过截面为对称梯形的结构(4)与第一中空部分(1)隔开,并设于结构(4)的外围;第三中空部分(3),其设于第一中空部分(1)、第二中空部分(2)以及结构(4)的下部;其中,每一基本单元的第一中空部分(1)与上一基本单元的第三中空部分(3)对应连接。基于此打印头提出了一种一步成型打印微型器件的方法。利用该多层芯壳结构打印头可以一步成型制备微型器件结构,缩减微型器件打印的步骤,极大优化微型器件制备工艺,为微型器件快速制备提供一个新的方法与思路。

    模块化微流控芯片夹具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2140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35940.7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上板组件和下板组件,上板组件和下板组件之间具有容置微流控芯片的空间,其中,所述上板组件包括夹具盖板和进液模块,所述进液模块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夹具盖板,进液模块上设有与所述空间连通的进液管路。还可包括活动夹,下板组件设有支杆,上板组件上设有供所述支杆穿出的通孔,支杆通过所述通孔穿过上板组件,在上板组件上部,所述活动夹固定于所述支杆上,该活动夹通过向不同方向转动,与上板组件抵压或松动,使上板组件与下板组件之间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本发明中的模块化微流控芯片夹具结构简单,易组装拆卸。

    3D打印设备
    9.
    发明公开
    3D打印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27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89317.3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进给装置,包括n+1个管路;n+1个管路用于分别进给基底材料和n个掺杂材料,n为正整数;进给装置用于控制基底材料和n个掺杂材料的进给速度;微流控芯片,包括分别与n+1个管路导通的n+1个进口导管、n+1个进口导管的交汇口以及出口导管;交汇口用于形成多相材料;打印喷头,包括与出口导管连接的喷头挤出装置;喷头挤出装置用于挤出多相材料;打印喷头的打印参数可调;固化装置,用于固化多相材料,形成三维结构。本公开将微流控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至少部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印多相复合材料需要极其复杂的打印过程的技术问题,能够实现多相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