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164344.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晶莹 , 张宁宁 , 肖文 , 唐毛 , 谢佳 , 杨明 , 刘明 , 杨丁 , 胡东飞 , 葛亚杰 , 张敏刚 , 王兰松 , 高兴 , 秦小丽 , 陈默 , 余卓阳 , 赵良 , 孙精华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主感知与智能机动飞行试验的自适应弹道设计方法,属于武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雷达感知装置/光学感知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各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明确探测器坐标系定义,通过分析试验飞行器搭载的感知装置与地面雷达/目标火箭的时空关系,确定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飞行试验按照先雷达感知试验、后光学感知机动试验的顺序开展,将试验飞行器弹道分为两段:雷达感知飞行段和光学感知机动飞行段;根据飞行试验目的,设计试验飞行器的飞行程序及程序角,在总射程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试验飞行器的弹道程序角剖面参数。实现了一发飞行试验同时满足对地面雷达及目标火箭的探测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164344.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晶莹 , 张宁宁 , 肖文 , 唐毛 , 谢佳 , 杨明 , 刘明 , 杨丁 , 胡东飞 , 葛亚杰 , 张敏刚 , 王兰松 , 高兴 , 秦小丽 , 陈默 , 余卓阳 , 赵良 , 孙精华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主感知与智能机动飞行试验的自适应弹道设计方法,属于武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雷达感知装置/光学感知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各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明确探测器坐标系定义,通过分析试验飞行器搭载的感知装置与地面雷达/目标火箭的时空关系,确定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飞行试验按照先雷达感知试验、后光学感知机动试验的顺序开展,将试验飞行器弹道分为两段:雷达感知飞行段和光学感知机动飞行段;根据飞行试验目的,设计试验飞行器的飞行程序及程序角,在总射程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试验飞行器的弹道程序角剖面参数。实现了一发飞行试验同时满足对地面雷达及目标火箭的探测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0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019807.9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谢佳 , 郭振西 , 巩英辉 , 唐毛 , 季登高 , 张宁宁 , 李欣 , 刘秀明 , 张箭飞 , 陈芳 , 杨凌霄 , 余颖 , 武斌 , 陈志刚 , 韩伯雄 , 陈敏 , 赵晓利 , 赵良 , 陈默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肖振
Abstract: 一种转捩研究用高精度三维空间制导方法,包括步骤: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弹目视线转率;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需求速度转率;目计算标坐标系下的需求过载;根据弹体外形结构的对称类型,确定控制指令并发送给下一级自控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比例导引在过顶攻击时存在的奇异问题,适用于各种精确打击飞行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029114.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巩英辉 , 陈志刚 , 张敏刚 , 姜智超 , 闫颖鑫 , 谢佳 , 郭振西 , 陈芳 , 唐毛 , 张箭飞 , 余颖 , 季登高 , 武斌 , 韩伯雄 , 孙晓松 , 张宁宁 , 刘秀明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付秋军 , 徐春铃 , 曹轶 , 杨缙 , 王锦涛
IPC: G05D1/46 , G05D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标参数联合制导的方法,包括:根据起始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和目标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弹道倾角,曲线拟合计算速度‑纵程剖面、高度‑纵程剖面和弹道倾角‑纵程剖面。求导计算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弹道倾角‑纵程导数剖面值,根据所述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与弹道倾角计算阻力系数;根据所述阻力系数计算前馈攻角,根据当前速度与速度‑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攻角;根据前馈攻角和反馈攻角得到总攻角;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和当前速度值计算前馈法向过载,根据当前高度、高度‑纵程剖面值、当前弹道倾角与弹道倾角‑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法向过载,根据前馈法向过载和反馈法向过载计算第一倾侧角。
-
公开(公告)号:CN1166248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42597.4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潘宇 , 徐刚锋 , 王康 , 王建宏 , 李韶光 , 张雪 , 王琳 , 张晶莹 , 彭晓 , 唐毛 , 刘箭言 , 李昊 , 李金磊 , 武春飞 , 樊奇林 , 李泓洋 , 顾天祺 , 王莉 , 李萌萌 , 潘明健
IPC: F23Q21/00
Abstract: 一种面向多飞行器时空交互的高可靠遥测链路点火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实时计算试验飞行器剩余飞行时间并生成点火控制指令,将点火控制指令放在遥测帧中,通过试验飞行器的遥测链路传递至地面目标飞行器处设置的S频段遥测检测站;步骤2:S频段遥测检测站对遥测数据进行实时解析并将解析后的遥测帧按周期通过网络接口传递至遥测点火控制软件;步骤3:遥测点火控制软件开始内部计时;步骤4:遥测点火控制软件进行点火控制。本发明可应用于多飞行器间信息协同匹配的情况,为更加复杂的点火时序控制提供实现途径;同时采用了多级判据协同交互设计,提高了复杂时空匹配下点火控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60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6585.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多目标参数约束跨声速制导控制方法,针对跨声速投送分离点控制精度问题,在保证位置高精度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了较高的速度控制精度。将带落角约束的比例导引方法和速度控制方法进行融合,充分利用了两种方法的优势。速度控制作为补充控制手段,通过判定门限的方式引入,实现对位置控制精度影响最小化。在成熟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方法可实现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9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327499.7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惯组和激光测距的组合导航自主定位方法,首先根据飞行剖面任务,结合星历信息制定分时观测方案,获取飞行器到观测卫星的几何距离;然后通过分时观测得到的测距信息,得到激光测距导航系统给出的飞行器位置在导航系下的估计值XStar=[xStar,yStar,zStar]T;以为状态量,根据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建立kalman滤波方程,将XStar引入观测方程中,得到状态量的估计值及方差;用估计值对基于惯组的导航结果进行修正,作为组合导航的输出值,实现飞行器高精度自主定位。本发明测量精度高、定向性好,具备自主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96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27499.7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惯组和激光测距的组合导航自主定位方法,首先根据飞行剖面任务,结合星历信息制定分时观测方案,获取飞行器到观测卫星的几何距离;然后通过分时观测得到的测距信息,得到激光测距导航系统给出的飞行器位置在导航系下的估计值XStar=[xStar,yStar,zStar]T;以为状态量,根据飞行器运动学模型建立kalman滤波方程,将XStar引入观测方程中,得到状态量的估计值及方差;用估计值对基于惯组的导航结果进行修正,作为组合导航的输出值,实现飞行器高精度自主定位。本发明测量精度高、定向性好,具备自主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29114.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巩英辉 , 陈志刚 , 张敏刚 , 姜智超 , 闫颖鑫 , 谢佳 , 郭振西 , 陈芳 , 唐毛 , 张箭飞 , 余颖 , 季登高 , 武斌 , 韩伯雄 , 孙晓松 , 张宁宁 , 刘秀明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付秋军 , 徐春玲 , 曹轶 , 杨缙 , 王锦涛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标参数联合制导的方法,包括:根据起始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和目标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弹道倾角,曲线拟合计算速度‑纵程剖面、高度‑纵程剖面和弹道倾角‑纵程剖面。求导计算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弹道倾角‑纵程导数剖面值,根据所述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与弹道倾角计算阻力系数;根据所述阻力系数计算前馈功角,根据当前速度与速度‑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功角;根据前馈功角和反馈功角得到总功角;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和当前速度值计算前馈法向过载,根据当前高度、高度‑纵程剖面值、当前弹道倾角与弹道倾角‑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法向过载,根据前馈法向过载和反馈法向过载计算第一倾侧角。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01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19807.9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谢佳 , 郭振西 , 巩英辉 , 唐毛 , 季登高 , 张宁宁 , 李欣 , 刘秀明 , 张箭飞 , 陈芳 , 杨凌霄 , 余颖 , 武斌 , 陈志刚 , 韩伯雄 , 陈敏 , 赵晓利 , 赵良 , 陈默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肖振
Abstract: 一种转捩研究用高精度三维空间制导方法,包括步骤: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弹目视线转率;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需求速度转率;目计算标坐标系下的需求过载;根据弹体外形结构的对称类型,确定控制指令并发送给下一级自控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比例导引在过顶攻击时存在的奇异问题,适用于各种精确打击飞行任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