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68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10817725.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志龙 , 潘红九 , 商学谦 , 郭灵犀 , 孙宝亮 , 张鹏宇 , 郑宇 , 马鸣 , 李霄 , 吴晓蕊 , 雷净 , 王振峰 , 杨飞 , 占续军 , 刘辉 , 王玲 , 许宝芝 , 李勇 , 董元洪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扫描系统,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载物装置、发光装置、光学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其中,光学装置用于将被观测物的像映射到图像采集装置上;光学装置具有朝向光源侧的光源接口、朝向载物侧的被观测物接口和朝向成像侧的图像采集接口;被观测物接口与图像采集接口的中心线重合作为主光轴,光源接口的中心线与主光轴垂直;载物装置用于承载被观测物,位于光学装置的载物侧;发光装置位于光学装置的光源侧,与光源接口对应;图像采集装置位于光学装置的成像侧,与图像采集接口对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扫描系统能够简化操作,提高对被观测物进行观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283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911043353.9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肖文 , 刘秀明 , 李欣 , 戴世聪 , 姜智超 , 孙超逸 , 王颖 , 张鹏宇 , 侯佳佳 , 闫颖鑫 , 谢佳 , 陈芳 , 巩英辉 , 张宁宁 , 陈敏 , 赵晓利 , 赵良 , 张敏刚 , 刘辉 , 陈默 , 杨丁 , 余亚晖 , 肖振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主动段干扰力矩模型,获得主动段的干扰力矩;S2、建立主动段控制力矩模型,获得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S3、如果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大于主动段的干扰力矩,转入S4;否则判定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不足;S4、如果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满足操纵性要求,转入S5,否则判定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不足;S5、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结束。通过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姿控动力系统的合理配置,姿控动力系统控制能力能够克服干扰力矩,满足不同飞行任务操纵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852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11036559.9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志龙 , 潘红九 , 商学谦 , 郭灵犀 , 孙宝亮 , 张鹏宇 , 郑宇 , 马鸣 , 李萌萌 , 吴曼乔 , 李霄 , 吴晓蕊 , 雷净 , 王振峰 , 杨飞 , 占续军 , 刘辉 , 王玲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扫描系统及图像扫描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载物装置,用于承载待测物体,所述待测物体的待测面为曲面;光源装置,用于发射激发光,照射在所述待测物体上;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待测物体中待测面的图像;扫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载物装置移动并在移动到位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在采集到的图像中确定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为包含有待测物体特征的图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扫描系统及图像扫描方法能够对待测物体中曲面形的待测面进行检测,并具有较便捷的扫描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45836.9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CN)
Inventor: 冯建林 , 徐春铃 , 姜智超 , 闫颖鑫 , 巩英辉 , 张敏刚 , 刘辉 , 陈志刚 , 曹轶 , 张鹏宇 , 孙超逸 , 侯佳佳 , 肖文 , 王颖 , 刘秀明 , 李欣 , 王锦涛
Abstract: 本公开的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姿态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惯性坐标系的高速飞行器的动力模型;对动力模型进行线性化得到高速飞行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仿射非线性模型分为快回路和慢回路;基于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收敛状态建立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根据高速飞行器的角度指令和所述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高速飞行器慢回路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律;将慢回路控制律输出的角速度作为快回路的输入,结合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快回路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律。能够解决现有飞行器控制模型复杂、鲁棒性差、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实现无动力高速飞行器姿态的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60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17725.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志龙 , 潘红九 , 商学谦 , 郭灵犀 , 孙宝亮 , 张鹏宇 , 郑宇 , 马鸣 , 李霄 , 吴晓蕊 , 雷净 , 王振峰 , 杨飞 , 占续军 , 刘辉 , 王玲 , 许宝芝 , 李勇 , 董元洪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扫描系统,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载物装置、发光装置、光学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其中,光学装置用于将被观测物的像映射到图像采集装置上;光学装置具有朝向光源侧的光源接口、朝向载物侧的被观测物接口和朝向成像侧的图像采集接口;被观测物接口与图像采集接口的中心线重合作为主光轴,光源接口的中心线与主光轴垂直;载物装置用于承载被观测物,位于光学装置的载物侧;发光装置位于光学装置的光源侧,与光源接口对应;图像采集装置位于光学装置的成像侧,与图像采集接口对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扫描系统能够简化操作,提高对被观测物进行观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60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56440.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08
Abstract: 轨道返回再入式飞行器对星通信姿态控制方法,涉及在轨段与中继卫星测控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根据飞行器的经度L、纬度B和高度H;将飞行器对应的地心矢径在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表示为red;步骤二、计算单颗中继卫星覆盖地球区域对应的半地心角δ;步骤三、将n个中继卫星对应的地心矢径在地球固连坐标系o1x1y1z1表示为resi;步骤四、从n个中继卫星中选取飞行器对应的中继卫星;步骤五、选取中继卫星后,调整飞行器姿态,实现飞行器上的测控天线对准选取的中继卫星;实现飞行器与中继卫星的双向通讯;本发明避免了发射窗口变化带来的反复装订以及实际飞行弹道偏差带来的丢星问题,保证在轨段持续的天基测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1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70148.9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5/10 , B64C1/14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平起降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起降飞行器起落架舱门/体襟翼一体化装置。本发明包括机体、前舱门体襟翼、后舱门体襟翼和主起落架。主起落架布置在飞行器机体质心附近,将飞行器主起落架舱门横开,前、后舱门开启后作为前舱门体襟翼和后舱门体襟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平起降高超声速飞行器难以同时保障良好的高速飞行性能和良好的低速飞行性能的技术问题,实现利用舱门对飞行器进行辅助控制的功能,提升了飞行器的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972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24000.0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双自由度操纵面,包括:T形转轴、轴向摇臂、横向舵机、横向支撑轴承、操纵面、舵机电缆、横向摇臂、轴向支撑轴承、基座和轴向舵机;其中,所述T形转轴包括横向转轴和纵向转轴,其中,横向转轴和纵向转轴相连接,其中,所述纵向转轴位于所述基座内;所述纵向转轴通过轴向支撑轴承与基座相连接;所述操纵面通过所述横向支撑轴承与所述横向转轴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操纵面控制力矩单一的问题,实现操纵面绕着飞行器轴向和横向双自由度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9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45836.9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冯建林 , 徐春铃 , 姜智超 , 闫颖鑫 , 巩英辉 , 张敏刚 , 刘辉 , 陈志刚 , 曹轶 , 张鹏宇 , 孙超逸 , 侯佳佳 , 肖文 , 王颖 , 刘秀明 , 李欣 , 王锦涛
Abstract: 本公开的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姿态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惯性坐标系的高速飞行器的动力模型;对动力模型进行线性化得到高速飞行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仿射非线性模型分为快回路和慢回路;基于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收敛状态建立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根据高速飞行器的角度指令和所述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高速飞行器慢回路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律;将慢回路控制律输出的角速度作为快回路的输入,结合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快回路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律。能够解决现有飞行器控制模型复杂、鲁棒性差、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实现无动力高速飞行器姿态的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0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019807.9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谢佳 , 郭振西 , 巩英辉 , 唐毛 , 季登高 , 张宁宁 , 李欣 , 刘秀明 , 张箭飞 , 陈芳 , 杨凌霄 , 余颖 , 武斌 , 陈志刚 , 韩伯雄 , 陈敏 , 赵晓利 , 赵良 , 陈默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肖振
Abstract: 一种转捩研究用高精度三维空间制导方法,包括步骤: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弹目视线转率;计算目标坐标系下的需求速度转率;目计算标坐标系下的需求过载;根据弹体外形结构的对称类型,确定控制指令并发送给下一级自控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比例导引在过顶攻击时存在的奇异问题,适用于各种精确打击飞行任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