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046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0361824.X
申请日:2018-04-20
IPC: F16H37/02 , F16H57/028 , F16H57/0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对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后退齿轮级成立时,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从壳体的分隔壁被传递至外筒壁从而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进行抑制。通过利用配置在制动器保持部上的后退用制动器而使内啮合齿轮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但由于承受制动反力的凹槽被设置在除了变速轴支承部侧的固定禁止范围以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后退齿轮级下的行驶时产生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经过变速轴支承部而向外筒壁所传递的振动也被降低。由于在连结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直线的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变速轴支承部对变速轴的支承位置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的内侧范围被设为固定禁止范围,因此向变速轴支承部侧的振动传递被适当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7304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61824.X
申请日:2018-04-20
IPC: F16H37/02 , F16H57/028 , F16H5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2845 , F16H37/0813 , F16H57/0037 , F16H57/10 , F16H63/302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对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后退齿轮级成立时,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从壳体的分隔壁被传递至外筒壁从而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进行抑制。通过利用配置在制动器保持部上的后退用制动器而使内啮合齿轮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但由于承受制动反力的凹槽被设置在除了变速轴支承部侧的固定禁止范围以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后退齿轮级下的行驶时产生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经过变速轴支承部而向外筒壁所传递的振动也被降低。由于在连结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直线的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变速轴支承部对变速轴的支承位置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的内侧范围被设为固定禁止范围,因此向变速轴支承部侧的振动传递被适当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3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780033169.5
申请日:2007-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11 , B60N2/3065 , B60N2/3075 , B60N2/91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的操作杆被安装在包括座垫(2)和靠背(3)的座椅(1)的前面、上面或背面上。操作杆包括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被彼此支撑,使得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可相对于彼此枢转。第一杆(3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被可枢转地支撑在座椅(1)上,并且该另一端侧经由线材与能够改变座椅(1)的姿势的锁定机构连接。第二杆(4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被形成为操作部(43)。当沿第二杆(40)远离座椅(1)的方向操作第二杆(40)的操作部(43)时,在第一杆(30)绕第一杆(3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的枢轴(21、23)以两阶段弯曲的同时,改变座椅(1)的姿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35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624.7
申请日:2009-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96 , B60N2/06 , B60N2/062 , B60N2/14
Abstract: 一种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2)、第一和第二可调节部(14,16,18),第一和第二可调节部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座椅主体上并通过操作力而置于可调状态;操作构件(40),其在预定范围中位移;第一操作力传递部(66A),用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一范围中位移时将操作构件的操作力传递到第一可调节部(14);第二操作力传递部(68),用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二范围中位移时将操作构件的操作力传递到第二可调节部(16,18);以及操作反作用力避免部,用于:当输入的操作力使操作构件在第二范围中位移时,保持第一可调节部处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一范围中位移时第一可调节部所处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36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780033149.8
申请日:2007-09-05
Abstract: 示教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优选包括:座垫(10);座椅靠背(20),其经由倾角调节机构(30)可转动地连接到座垫;前腿(40)和后腿(46),其将座垫可解除地连接到车辆地板(66);缩回连杆(50);操作构件,其能够从地板解除前腿和后腿的连接;以及连结连杆(54)。可以通过解除倾角调节机构的锁定使座椅靠背向前转动,从而将座椅靠背叠置在座垫上。当从地板解除前腿和后腿的连接时,可以使座椅取决于缩回连杆的运动而从使用状态向缩回状态运动。当使座椅从使用状态向缩回状态运动时,连结连杆基于缩回连杆的位移使前腿转动,从而解除倾角调节机构的锁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35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980116624.7
申请日:2009-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96 , B60N2/06 , B60N2/062 , B60N2/14
Abstract: 一种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2)、第一和第二可调节部(14,16,18),第一和第二可调节部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座椅主体上并通过操作力而置于可调状态;操作构件(40),其在预定范围中位移;第一操作力传递部(66A),用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一范围中位移时将操作构件的操作力传递到第一可调节部(14);第二操作力传递部(68),用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二范围中位移时将操作构件的操作力传递到第二可调节部(16,18);以及操作反作用力避免部,用于:当输入的操作力使操作构件在第二范围中位移时,保持第一可调节部处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一范围中位移时第一可调节部所处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36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80033149.8
申请日:2007-09-05
Abstract: 示教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优选包括:座垫(10);座椅靠背(20),其经由倾角调节机构(30)可转动地连接到座垫;前腿(40)和后腿(46),其将座垫可解除地连接到车辆地板(66);缩回连杆(50);操作构件,其能够从地板解除前腿和后腿的连接;以及连结连杆(54)。可以通过解除倾角调节机构的锁定使座椅靠背向前转动,从而将座椅靠背叠置在座垫上。当从地板解除前腿和后腿的连接时,可以使座椅取决于缩回连杆的运动而从使用状态向缩回状态运动。当使座椅从使用状态向缩回状态运动时,连结连杆基于缩回连杆的位移使前腿转动,从而解除倾角调节机构的锁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5032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1145149.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第一动力传递路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构成为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递动力;以及第二动力传递路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构成为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递动力。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包括模式切换离合器,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构成为对单向模式和自由模式进行切换,在所述单向模式下,传递沿正转方向作用的动力,而阻断沿倒转方向作用的动力,在所述自由模式下,阻断沿正转方向及倒转方向作用的动力。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包括控制用离合器,所述控制用离合器构成为控制转矩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3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80033169.5
申请日:2007-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11 , B60N2/3065 , B60N2/3075 , B60N2/91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的操作杆被安装在包括座垫(2)和靠背(3)的座椅(1)的前面、上面或背面上。操作杆包括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被彼此支撑,使得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可相对于彼此枢转。第一杆(3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被可枢转地支撑在座椅(1)上,并且该另一端侧经由线材与能够改变座椅(1)的姿势的锁定机构连接。第二杆(4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被形成为操作部(43)。当沿第二杆(40)远离座椅(1)的方向操作第二杆(40)的操作部(43)时,在第一杆(30)绕第一杆(3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的枢轴(21、23)以两阶段弯曲的同时,改变座椅(1)的姿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