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控制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6844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880001313.1

    申请日:2008-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 Y02T10/7005 Y10T477/20

    Abstract: 电动车辆控制装置的损失降低模块具有如下功能,即,在接通环保开关且指示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时,在要求转矩超过等损失特性(70)的情况下,执行转矩限制使得不超过等损失特性(70),并输出转矩指令。具体讲,当超过等损失特性(70)的要求转矩X被输入时,施加转矩限制直至等损失特性(70)上的点Y。因此,转矩指令作为相比特性曲线(72)有所抑制的转矩来被输出,所述特性曲线(72)是由等损失特性(70)和表示通常行驶时的转矩T和转速N之间的关系的T-N特性(60)合成的曲线。除此之外,使用等效率特性,另外还变更升压比,也能够实现燃料消耗率改善。

    电动车辆控制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6844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80001313.1

    申请日:2008-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 Y02T10/7005 Y10T477/20

    Abstract: 电动车辆控制装置的损失降低模块具有如下功能,即,在接通环保开关且指示低燃料消耗率行驶时,在要求转矩超过等损失特性(70)的情况下,执行转矩限制使得不超过等损失特性(70),并输出转矩指令。具体讲,当超过等损失特性(70)的要求转矩X被输入时,施加转矩限制直至等损失特性(70)上的点Y。因此,转矩指令作为相比特性曲线(72)有所抑制的转矩来被输出,所述特性曲线(72)是由等损失特性(70)和表示通常行驶时的转矩T和转速N之间的关系的T-N特性(60)合成的曲线。除此之外,使用等效率特性,另外还变更升压比,也能够实现燃料消耗率改善。

    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665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811471041.3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10)搭载发动机(22)、第1电动发电机(18)和第2电动发电机(34)。该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10)具有:接合发动机(22)和第1电动发电机(18)的作为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减速器(20)、接合第1电动发电机(18)和车辆驱动轴(28)的作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减速器(26)、能切换地接合第1电动发电机(18)与减速器(20,26)的任一方的离合器(24)、以及切换变速比地接合第2电动发电机(34)和车辆驱动轴(28)的变速器(36)。

    车辆
    6.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19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0776006.0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车辆具备多个车轮、转向装置及方向告知系统。转向装置构成为使所述多个车轮转向到第一转向角和第二转向角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转向角,所述第一转向角是使所述车辆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直行行驶的转向角,所述第二转向角是使所述车辆以通过所述车身的中心部的铅垂轴线为中心而进行旋转行驶的转向角。方向告知系统构成为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多个车轮转向到所述第一转向角和所述第二转向角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向车身的外部告知所述车辆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直行行驶、或所述车辆以通过所述车身的中心部的所述铅垂轴线为中心而进行旋转行驶。

    电力转换电路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2666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164647.7

    申请日:2016-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电力转换电路系统,尤其在轻负载时降低变压器的铁芯损耗,来提高轻负载时的转换效率。具备:电力转换电路,其由具备左臂和右臂的初级侧转换电路以及具备左臂和右臂的次级侧转换电路构成;以及控制电路,其控制初级侧转换电路以及次级侧转换电路的开关晶体管的开关。控制电路在输出电压相对小的轻负载时,变更控制初级侧转换电路和次级侧转换电路中的送电侧的时间比率,并且变更控制初级侧转换电路以及次级侧转换电路的左臂与右臂各自的相间相位差。

    电源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5683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552179.0

    申请日:2016-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00 H02J7/0068 H02M3/158

    Abstract: 电源系统(5)包括第1直流电源(B1)和第2直流电源(B2)、电力变换器(10)。电力变换器(10)包括分别电连接于第1节点(N1)及第2节点(N2)与第1电力线(PL)之间的第1半导体元件(SM1)及第3半导体元件(SM3)、分别电连接于第1节点(N1)及第2节点(N2)与第2电力线(GL)之间的第2半导体元件(SM2)及第4半导体元件(SM4)、电连接于第1及第2节点之间的第5半导体元件(SM5)以及第1以及第2电抗器(L1、L2)。第1电抗器(L1)与第1直流电源(B1)串联地电连接于第1节点(N1)与第2电力线(GL)之间。第2电抗器(L2)与第2直流电源(B2)串联地电连接于第2电力线(GL)与第2节点(N2)之间。控制装置(100)控制半导体元件(SM1‑SM5)所包含的开关元件(S1‑S5)的通断。

    电力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3375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94103.3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力系统,在抑制对于热负载的耐性的恶化的同时将多个转换器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电力系统(30)具备:第一控制装置(37),生成第一指令信号(C1*)及第二指令信号(C2*),基于第一指令信号来控制第一转换器(33),并将第二指令信号向第二控制装置(38)发送;第二控制装置(38),基于接收到的第二指令信号来控制第二转换器(34),第一控制装置在将第一及第二转换器的双方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的情况下,生成第一及第二指令信号,以使得:第二转换器的状态向上臂及下臂固定为断开的第三状态切换,然后第一转换器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然后第二转换器的状态从第三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