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26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9229.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73 , G06T7/66 , G06T5/00 , G06V10/141 , G06V10/764 , G06V10/24 , G01B11/02 , G01B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靶的机器视觉位移测量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机器视觉位移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的机器视觉位移测量中无法自动识别标靶,位移测量易受图像畸变影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采集标靶图像,根据标靶图像的编码区域识别标靶编码,根据标靶图像的共心多图案区域对标靶图像行进镜头畸变校正、透视成像变形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图像进行形心计算,通过多个中心对称图案进行形心校验,获得标靶形心,基于标靶形心计算测量标靶位移值;通过编码区域识别标靶编码,通过共心多图案区域实现数据测量与校验,提高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087153.3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隧道开挖扰动修正的初始地应力的反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长大隧道的地应力测试,得出测试地应力值;步骤2)计算测点地应力的力分布与隧道走向关系的倾角值;步骤3)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将测点地应力力分布与隧道走向关系转换为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地应力张量形式;步骤4)对多个主应力依次设定,设定第二主应力SZ是自重产生并反演出围岩的重度γ,对第一主应力SH、第三主应力Sh修正,第一、二主应力分别引入修正系数k和λ,计算出初始地应力值;步骤5)将初始地应力值与测试的地应力值进行对比,反演出最终初始地应力的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原有主应力,反演出重度γ以及引入修正系数k和λ,计算出初始地应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961228.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底隆预测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欠缺对隧道底部结构抗变形能力进行主动预测,经常发生因底部结构变形量过大,导致围岩隧道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利用工程参数,建立对应工程模型,并基于工程模型,建立关联模型,在应力释放率自应力释放率初值释放至最大值时,基于支护参数,计算得到待建工程仰拱填充层的底隆变形量,在底隆变形量不满足阈值,调节支护参数,直至底隆变形量满足阈值组。达到通过对隧道底部结构的抗变形能力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底部结构的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以降低底部结构变形量过大的风险,提高围岩隧道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4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86235.7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奉建军 , 刘志强 , 周斌 , 温晓凯 , 高红兵 , 杨龙强 , 裴涛涛 , 林元铖 , 肖薄 , 廖凯 , 郑波 , 史宪明 , 杜云超 , 周济兵 , 张雨青 , 陈鹏 , 林钰丰 , 杨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轨式隧道结构缺陷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实时获取隧道内的温度信息,基于温度信息计算预定时间间隔内的温差;实时获取隧道内的振动信息,振动信息包括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若温差或振动幅度或振动频率满足预设条件,则采集隧道内的图像信息,基于隧道内的图像信息,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缺陷识别模型判断隧道结构是否存在缺陷;若存在,则确定缺陷所在的位置并测取缺陷特征参数;基于缺陷特征参数确定修复期限,在修复期限内去往缺陷所在的位置修复缺陷。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提高对隧道缺陷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以及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系统设备的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1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662894.X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形变的试验分析装置、方法及终端,装置,包括层状围岩模型和加压装置;方法包括构造不同深度的衬砌模型,对衬砌模型进行形变分析,确定衬砌模型的各个测点的形变状态;对衬砌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衬砌模型的各个测点的受力状态;确定埋深、侧压力系数以及衬砌模型允许的形变范围;确定各个测点的弯矩范围和轴力范围,筛选获得加深深度;本发明通过构建多个不同深度的衬砌模型,并在不同埋深和侧压力系数的情况下进行形变分析和受力分析,获得针对特定埋深和特定侧压力系数环境下的隧道结构,从而减少底隆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714381.X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倾层状围岩铁路大断面隧道底隆预判方法,涉及一种隧道工程建设领域,能够提前通过地质情况判断缓倾层状围岩下铁路大断面隧道发生底隆的概率大小:包括步骤采集隧道的现场参数并得出i个影响因素,并取其对应的现场权重值并记为S1、S2、...、Si,组成矩阵S=[S1,S2,...,Si];构建三角模糊数(l,m,u)及其内心值I;得出底隆风险得分F及F的最大值Fmax;并以此得出底隆发生的概率P,发出对应风险预警。本发明能够通过地质情况预判隧道发生底隆的概率大小,从而为设计阶段提前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避免因前期未能及时发现而导致在运营期间出现隧道底隆的问题,从而保证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和列车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4407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51530.2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衬砌的形变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出设置在隧道的衬砌上的风速计测得的列车行经所述风速计时产生的列车风的实际风速;根据实际风速、理论风速、以及隧道的预设横截面积,确定出隧道的实际横截面积与预设横截面积的差异,其中,理论风速为列车以与实际相同的速度行进在理论上产生的列车风的风速。通过风速计测得的列车行进产生的列车风的实际风速,以及根据实际风速、理论风速、以及隧道的预设横截面积,便可确定出隧道的实际横截面积与预设横截面积的差异,即确定出衬砌的形变情况,在无需人工监测的情况下实现监测衬砌的形变,降低了测量成本,保证测量时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8820.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变形隧道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支护和第二支护,第二支护包括气囊,气囊连接有充气和放气的气泵,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卷动机构,卷动机构设置有卷筒,卷筒设置有缠绕方向相同的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第一拉索连接气囊的左侧顶部,第二拉索连接气囊的右侧顶部,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支护板,第一支护包括左侧支撑架、拱形支撑顶和右侧支撑架,拱形支撑顶的左端与左侧支撑架转动连接,拱形支撑顶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架转动连接,拱形支撑顶设置有与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连接的变形支撑件。用于大变形隧道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通过控制气囊增加支撑面积,具有支护强度高、支护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57251.9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膨胀性泥岩的隧道变形等级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隧道变形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隧道的多个评价指标;利用多个评价指标和各个变形等级的阈值,计算每个评价指标对各个变形等级的隶属程度、计算每个评价指标对各个变形等级的贡献程度、以及计算各个变形等级的综合类别系数;遍历各个综合类别系数,并将多个综合类别系数中数值最大的变形等级确定为待测隧道的目标预测等级;以实现膨胀性泥岩隧道的变形定级,从而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到膨胀性泥岩隧道的膨胀性指标,便于对后续工作进行安排和调控;同时基于多指标的联合判定,并分别计算各独立指标影响权重,可较好的避免误判、且更符合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9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1244.1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炮孔位置动态测量方法、标靶及测量系统,涉及炮孔测量技术领域。通过标靶与采集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采集过程中由采集设备控制被测标靶受控指示灯的开闭,采集被测标靶在受控指示灯开启和关闭状态下的两幅图像,对比图像差异定位被测标靶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的大体位置,根据机器视觉系统中待测标靶与参考标靶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待测标靶的准确位置。炮孔测量在隧道爆破过程中动态进行,每次钻孔完成后布置测量标靶在待测孔中心位置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仅需触发一次测量指令,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由采集装置和受控标靶自动交互实现,降低工作人员参与作业时间,提高炮孔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