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38581.2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弱围岩的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模筑层、阻尼层和混凝土层;所述模筑层由若干钢纤维混凝土层相互拼接而成,相邻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之间通过阻尼块连接;每片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和所述阻尼层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气囊;当所述气流通道内部气压大于弹性件施加的弹性力时,以推动所述滑板组件在平衡腔室内朝自身另一侧滑动,并通过临时锁合组件以迫使所述子钻头组件朝所述锚钻头外侧伸出。采用本方案,不仅能通过阻尼层和泡沫混凝土实现让压,还能在压力超出阈值时,通过锚钻头内伸出的子钻头组件,重新形成锚固端,以实现在模筑层上的对拉。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1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662894.X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形变的试验分析装置、方法及终端,装置,包括层状围岩模型和加压装置;方法包括构造不同深度的衬砌模型,对衬砌模型进行形变分析,确定衬砌模型的各个测点的形变状态;对衬砌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衬砌模型的各个测点的受力状态;确定埋深、侧压力系数以及衬砌模型允许的形变范围;确定各个测点的弯矩范围和轴力范围,筛选获得加深深度;本发明通过构建多个不同深度的衬砌模型,并在不同埋深和侧压力系数的情况下进行形变分析和受力分析,获得针对特定埋深和特定侧压力系数环境下的隧道结构,从而减少底隆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04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45450.1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爆破钻孔空间状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包括:获取每一个节段上应力片的应力大小,根据应力大小计算应力片所在的截面和每一个节段轴向交点的坐标,将各个节段的坐标连接起来,即得到爆破钻孔检测杆轴线处的三维空间状态,替代现有的直线线段描述,从而减小误差,有利于指导隧道的实际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8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49528.4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E21F17/18 , E21F16/02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排水量的衬砌水压力计算及结构安全预警方法,具体为:实测或计算获取隧道排水盲管相关数据,基于能量守恒方程,得出地下水面与泄水口之间的能量方程,计算绘制泄水孔流量和地下水头关系曲线;以泄水孔实际排水量为计算依据,利用得出的泄水孔流量和地下水头关系曲线,得出该段落作用在衬砌上的最大水压力,结合结构允许水压力计算实现对该段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的判定,并进行结构安全预警。本发明通过监测运营期隧道洞内排水量大小来计算衬砌水压力,结合既有隧道结构允许水压力计算即可实现对该段衬砌结构安全状态进行判定并预警,为隧道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本发明的方法构思新颖,经济适用,使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14381.X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倾层状围岩铁路大断面隧道底隆预判方法,涉及一种隧道工程建设领域,能够提前通过地质情况判断缓倾层状围岩下铁路大断面隧道发生底隆的概率大小:包括步骤采集隧道的现场参数并得出i个影响因素,并取其对应的现场权重值并记为S1、S2、...、Si,组成矩阵S=[S1,S2,...,Si];构建三角模糊数(l,m,u)及其内心值I;得出底隆风险得分F及F的最大值Fmax;并以此得出底隆发生的概率P,发出对应风险预警。本发明能够通过地质情况预判隧道发生底隆的概率大小,从而为设计阶段提前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避免因前期未能及时发现而导致在运营期间出现隧道底隆的问题,从而保证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和列车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8820.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变形隧道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支护和第二支护,第二支护包括气囊,气囊连接有充气和放气的气泵,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卷动机构,卷动机构设置有卷筒,卷筒设置有缠绕方向相同的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第一拉索连接气囊的左侧顶部,第二拉索连接气囊的右侧顶部,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支护板,第一支护包括左侧支撑架、拱形支撑顶和右侧支撑架,拱形支撑顶的左端与左侧支撑架转动连接,拱形支撑顶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架转动连接,拱形支撑顶设置有与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连接的变形支撑件。用于大变形隧道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通过控制气囊增加支撑面积,具有支护强度高、支护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57251.9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膨胀性泥岩的隧道变形等级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隧道变形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隧道的多个评价指标;利用多个评价指标和各个变形等级的阈值,计算每个评价指标对各个变形等级的隶属程度、计算每个评价指标对各个变形等级的贡献程度、以及计算各个变形等级的综合类别系数;遍历各个综合类别系数,并将多个综合类别系数中数值最大的变形等级确定为待测隧道的目标预测等级;以实现膨胀性泥岩隧道的变形定级,从而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到膨胀性泥岩隧道的膨胀性指标,便于对后续工作进行安排和调控;同时基于多指标的联合判定,并分别计算各独立指标影响权重,可较好的避免误判、且更符合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1469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076823.4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高海拔环境隧道气动效应动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隧道空气动力学动模型试验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在模型试验台,两端设置第一保温压力仓和第二保温压力仓与隧道模型组成一个密闭系统,列车模型位于导轨上,通过高压气体进入空气炮的炮管中,推动加速活塞带动整个运动部件加速向前,从而实现列车模型的加速,在两侧分别调节不同的温度气压,用于模拟在高寒高海拔隧道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并记录相应的空气动力学参数为实际工程的开展提供实验支撑,利用本发明的高寒地区的列车运动运动模型模拟系统及试验方法,可以开展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高速列车隧道空气动力学动模型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14690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76823.4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高海拔环境隧道气动效应动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隧道空气动力学动模型试验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在模型试验台,两端设置第一保温压力仓和第二保温压力仓与隧道模型组成一个密闭系统,列车模型位于导轨上,通过高压气体进入空气炮的炮管中,推动加速活塞带动整个运动部件加速向前,从而实现列车模型的加速,在两侧分别调节不同的温度气压,用于模拟在高寒高海拔隧道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并记录相应的空气动力学参数为实际工程的开展提供实验支撑,利用本发明的高寒地区的列车运动运动模型模拟系统及试验方法,可以开展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高速列车隧道空气动力学动模型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31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09250.0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铁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盖挖法的一体化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原围护结构中地连墙与原主体结构中主体侧墙由一体化的加厚的围护结构连续墙替代,施工过程中位于S1道钢支撑下方的第二道横撑由浇筑的主体结构混凝土中板替代;且主体结构混凝土中板,及位于底部的车站主体结构底板和位于顶部的主体结构混凝土顶板均连接作用于围护结构连续墙上,混凝土中板以上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以下部分为盖挖法施工。本发明不仅节省部分拆换撑工序,围护与主体结构一体化还使得结构得以优化,增强围护与主体结构的刚度,减小拆换撑带来的结构不稳定性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