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7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04901.4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18/2135 , G06F18/21 , G06N3/086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RA‑PCA‑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等级预测方法及系统,将泥石流易发区域泥石流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历史泥石流灾害的数据与资料,确定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及危险性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泥石流危险性与评价指标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从中选取关键评价指标;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关键评价指标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剔除指标数据的冗余信息,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建立泥石流危险性等级预测模型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准确率估计。本发明解决了在复杂艰险山区建立合理有效地泥石流危险性方法及系统,对于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防灾减灾提供高效的工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8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27290.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施工注浆控制方法,属于顶管施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对顶管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提供精确控制,根据地层的疏密情况,通过流量计监测和电动开关的控制实时监测和控制注浆量,同时注浆孔的布置在顶管前进方向不同注浆断面上沿着环向错位布置,使得注浆能贯通整个断面,以提高注浆对整个顶管断面的包裹性。预制管节的管壁上沿环向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注浆孔;在注浆孔外端处安装有单向阀,注浆孔内端处安装有用于连接注浆支管的接头。注浆主管上连接有总电磁流量计、总电磁压力计和总电磁球阀;各注浆支管上分别连接有支管电磁流量计、支管电磁压力计和支管电磁球阀;在预制管节的内壁上沿环向固定若干激振器和振动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53118.1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烈度区抗滑桩自适应桩侧移的IGB隔震阻尼器,抗滑桩的外壁包裹有隔震棉板,隔震棉板外包裹有橡胶空气吸能垫;IGB隔震阻尼器两两相对沿抗滑桩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抗滑桩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连接有反波支撑底架,反波支撑底架呈环形或框状结构且水平套设固定于抗滑桩上,一组正对的两个IGB隔震阻尼器共用一个反波支撑底架,反波支撑底架左端连接左IGB隔震阻尼器、右端连接右IGB隔震阻尼器,左IGB隔震阻尼器和右IGB隔震阻尼器的连线方向与坡体滑坡的水平面投影方向平行。IGB隔震阻尼器通过吸能、隔震,为高烈度区抗滑桩自适应桩侧移提供了有效保障,有效降低抗滑桩在高烈度地震影响下导致抗滑桩断裂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90383.3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周威扬 , 孔庆祥 , 王翔 , 袁荣涛 , 李永强 , 康万鹏 , 赵忠虎 , 张俊德 , 杨波 , 朱兆荣 , 牌立芳 , 程飞 , 尹威江 , 杨景川 , 张良峰 , 黄强斌 , 余和广 , 李在胜 , 侯仰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膨胀岩隧道底鼓变形的袖阀式负压吸湿系统,包括袖阀式注浆管、负压吸湿装置、控制系统;袖阀式注浆管打入于仰拱围岩中,袖阀式注浆管的管壁上密布有出浆孔,管内浇筑有吸湿性浆液,吸湿性浆液由出浆孔流出并渗入围岩缝隙中;袖阀式注浆管的内壁上埋设有多个湿度传感器,各湿度传感器沿袖阀式注浆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袖阀式注浆管内还预埋有用于测量应变的光纤传感器;负压吸湿装置包括负压罐、负压传感器、真空泵和排水管道,所述负压罐可拆卸密封连接于袖阀式注浆管的顶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负压传感器信号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816762.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大学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特殊锚头设置的全埋锚索桩设计方法,该锚索抗滑桩结构主要是将锚索的锚固点做了形式上的改动,即第一排以下各锚索锚头设置在抗滑桩桩顶。锚索张拉分为初期张拉和后期张拉,初期张拉点在山侧护壁结构上,初期张拉后不设锚墩,锁口开放,后期张拉点位于桩顶,锚索张拉均分级进行。山侧护壁上是否需要设置反力装置还需要通过计算来判定,反力装置的类型通过锚索间距来判定,第一排以下各锚索的预留段需要用柔性套管包裹吊至桩顶。此桩结构可以解决桩孔开挖变形风险、全埋锚索桩锚固局限等问题,适用于大型滑坡及软岩滑坡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02853.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兰州交通大学
IPC: H02S50/00 , E02D33/00 , E02D17/20 , E02D5/76 , E03F3/04 , E03F3/02 , H02S50/10 , H02S20/10 , H02S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滑坡区的光伏装置坡体服役状态监测预警方法,属于滑坡综合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放线;步骤2)结构件制作加工;步骤3)钻孔安装;步骤4)框架梁施工;步骤5)预应力张拉;步骤6)安装光伏装置;步骤7)系统调试。通过将光伏装置安装于经锚索结构加固治理后的滑坡地带,可充分利用非农业土地资源进行发电作业,无需设置专门的光伏装置安装支架,获得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17851.0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西藏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杨学虎 , 吴小锋 , 周启林 , 张新风 , 李舟 , 李永强 , 李新毅 , 李超 , 钱蔷薇 , 赖天文 , 牌立芳 , 朱兆荣 , 赖国泉 , 杨昊天 , 尹威江 , 张俊德 , 周鑫陆 , 丁鸿程 , 秦昌乐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桥梁抗倾覆支座,抗倾覆支座由下向上包括下底板、多层橡胶支座、第一强力弹簧、上底板和铅芯,还包括设于下底板和上底板之间的辅助支撑结构和拉索。下底板水平固定于桥墩上,多层橡胶支座固定于下底板上,多层橡胶支座的中心设有中心孔;铅芯竖直固定于下底板中心且穿设于多层橡胶支座的中心孔;第一强力弹簧连接于多层橡胶支座和上底板之间且套设于铅芯上;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且沿周向围绕多层橡胶支座布设,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墙、支撑筒和倾覆力导向构件;拉索竖直连接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拉索包括多个且围绕多层橡胶支座呈周向布设。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5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97216.5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陈浩 , 高岩 , 王翔 , 张来斌 , 李永强 , 王毅 , 牌立芳 , 刘宝作 , 张俊德 , 郑卢鑫 , 王永翔 , 杜建 , 常刚 , 李佳 , 尹威江 , 迟俭 , 侯仰庆 , 郑智 , 王德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单滑面D型深孔测斜曲线的滑动面位置精准确定方法,绘制“D”型深部累计位移‑时间曲线图,计算监测期内不同深度处土体的相对位移,绘制不同深度土体“相对位移‑时间”曲线图,绘制“相对位移深度”散点图,绘制不同深度相对位移箱型图,提取监测期内不同深度处的相对位移平均值,绘制“平均相对位移深度”点线图,截取目标拐点所在的单调区间数据,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区间散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方程组系数矩阵,令相对位移为零代入方程组,得到拐点的深度位置即为滑动面所在位置。本发明基于监测数据采用更为简单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精准地确定滑动面位置,有效避免了人为主观判识滑动面位置导致误差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51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597216.5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陈浩 , 高岩 , 王翔 , 张来斌 , 李永强 , 王毅 , 牌立芳 , 刘宝作 , 张俊德 , 郑卢鑫 , 王永翔 , 杜建 , 常刚 , 李佳 , 尹威江 , 迟俭 , 侯仰庆 , 郑智 , 王德双
IPC: G01B21/02 , G06T11/2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单滑面D型深孔测斜曲线的滑动面位置精准确定方法,绘制“D”型深部累计位移‑时间曲线图,计算监测期内不同深度处土体的相对位移,绘制不同深度土体“相对位移‑时间”曲线图,绘制“相对位移深度”散点图,绘制不同深度相对位移箱型图,提取监测期内不同深度处的相对位移平均值,绘制“平均相对位移深度”点线图,截取目标拐点所在的单调区间数据,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区间散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方程组系数矩阵,令相对位移为零代入方程组,得到拐点的深度位置即为滑动面所在位置。本发明基于监测数据采用更为简单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精准地确定滑动面位置,有效避免了人为主观判识滑动面位置导致误差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3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48129.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孔庆祥 , 吴红刚 , 袁荣涛 , 张凯 , 康万鹏 , 赵忠虎 , 杨波 , 李永强 , 程飞 , 杨昊天 , 杨景川 , 赖国泉 , 黄强斌 , 李在胜 , 尹威江 , 李贵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干湿循环作用下隧道基底围岩变化的试验方法,属于隧道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加热板;S2.铺设透水石;S3.安装注水和排水装置;S4.填筑隧道基底围岩;S5.固定隧道模型;S6.注水试验;S7.数据处理。通过模拟干湿循环作用下隧道基底围岩变化,可模拟自然环境中深部围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变化,研究结果较岩样室内干湿循环试验更符合工程实际,同时研究了隧道受基底围岩干湿循环过程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