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02550.7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组合式可调桥梁支座,支座包括第一调高装置和第二调高装置,第一调高装置包括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螺纹连接。第二调高装置包括调节块,调节块位于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之间,且调节块与上调节件相互贴合的接触面,和/或调节块与下调节件相互贴合的接触面为斜面,以在调节块移动时,改变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之间的距离。第一调高装置利用螺纹连接进行调高,进而补偿地基的沉降量和施工误差,用于粗调;第二调高装置中,移动调节块可实现较小量无级调高,用于微调。而且,调节块位于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之间起到了承重作用,上调节件与下调节件之间的螺纹具有安全储备作用,提高了支座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3954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326782.1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倪光斌 , 刘名君 , 苏伟 , 牛斌 , 刘斌 , 邓运清 , 吴世海 , 高策 , 鄢勇 , 王祯 , 苏永华 , 文望青 , 刘玉亮 , 许梁梅 , 周勇政 , 戴胜勇 , 李锐 , 臧晓秋 , 严爱国 , 陈海涛 , 徐彬 , 张春 , 祖文君 , 孙鹏 , 汪红梅
IPC: E01D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易更换防水密封带桥梁伸缩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对称、且分别通过锚固筋安装固定于相邻桥梁体端部的锚固型材,所述锚固型材设有大型腔与小型腔;两个所述锚固型材之间连接有一防水密封带;所述防水密封带包括两个连接耳带和连接两个连接耳带的伸缩体;两个连接耳带分别安装在两侧锚固型材的小型腔内。本发明可方便快捷的将损坏的防水密封带取出,并方便更换安装新防水密封带,延长了桥梁伸缩装置的使用寿命,锚固型材采用铝合金、金属、工程塑料、树脂或聚氨酯材料,降低了现有伸缩装置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耐腐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6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02605.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调节桥梁支座,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调高装置,其中,上支座板位于桥梁的梁体下方;下支座板位于上支座板和桥梁的桥墩之间;调高装置包括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螺纹连接;下调节件设置在下支座板上,上调节件设置在上支座板和下调节件之间,且上调节件能够绕其轴线旋转。通过旋转上调节件,利用上调节件与下调节件的螺纹连接,上调节件的高度变化经上座板传递给桥梁,进而补偿地基的沉降量和施工误差,实现了较大调高量无极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72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0562497.6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2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留越轨通道的常温常导磁浮轨道梁,包括基底、可调节支座和轨道梁单元,所述轨道梁单元沿着轨道纵向依次连接,其中部分所述轨道梁单元开设有越轨通道,所述越轨通道用于供通行单元穿越轨道梁单元,所述轨道梁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所述越轨通道贯穿部分所述基底,所述可调节支座设置在所述轨道梁单元的底部与所述基底之间。本发明通过使部分轨道梁单元开设越轨通道,并且所述越轨通道用于供通行单元穿越轨道梁单元,从而便于运营期检修,以及防灾疏散。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6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472346.6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扁平单跨五车道公路隧道的支护体系,包括初期支护结构、预应力锚索组件、二次衬砌、仰拱填充层、超前支护结构,初期支护结构为双层结构,预应力锚索组件包括拱顶预应力锚索、左拱腰预应力锚索、左拱脚预应力锚索、右拱腰预应力锚索、右拱脚预应力锚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扁平单跨五车道公路隧道的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在隧道拱顶、拱腰和拱脚位置处对称施作预应力锚索进行张拉锁定,承担围岩松动荷载,加强围岩自承能力,实现了支撑和减跨的目的;支护体系采用双层初期支护和基于主动支护理念的预应力锚索,能够有效保证隧道围岩在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支护体系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支护效果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6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472555.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大扁平隧道的连拱开挖方法:隧道的开挖断面划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左上导洞、左下导洞、右上导洞、右下导洞、上部岩墙、下部岩墙,第一支护部为左侧拱部的初期支护及上部岩墙左侧的喷层,第二支护部为左侧边墙初期支护,第三支护部为右侧拱部初期支护及上部岩墙右侧喷层,第四支护部为右侧边墙初期支护,第五支护部为拱顶初期支护,第六支护部为仰拱初期支护,第七支护部为二次衬砌。上部岩墙与下部岩墙组合成为一个竖向支撑结构,实现隧道减跨的作用;基于主动支护理念,利用“以索代撑”思想,在隧道拱顶、拱腰及拱脚处施作预应力锚索进行张拉锁定,控制围岩变形,减小开挖上部岩墙所带来的施工安全风险,起到支撑和减跨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05018.6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鼎昌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应用于疏散平台的支撑组件和疏散平台。该支撑组件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斜撑杆组件、上底座和下底座,斜撑杆组件包括第一斜撑杆、第二斜撑杆和调节套管,第一斜撑杆、第二斜撑杆分别设置在调节套管的两端,第一斜撑杆的外侧面一端设置有逆时针螺纹,第二斜撑杆的外侧面一端设置有顺时针螺纹,调节套管内侧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管螺纹,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管螺纹,第一管螺纹与顺时针螺纹啮合,第二管螺纹与逆时针螺纹啮合;上底座与第一斜撑杆连接,下底座与第二斜撑杆连接。该实施方式可以降低生产复杂度,无需测量现场尺寸,即可提前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5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1326883.1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83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的装箱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物流技术,包括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物品集合中每个物品的重量信息、体积信息和时间窗信息,所述物品为待装入箱子的物品;第二信息包括箱子的体积信息和最大承载重量信息,所述箱子为待装入物品的箱子;构建同时考虑物品重量、体积和时间窗约束的二维向量装箱问题计算模型,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作为所述计算模型的输入信息,求解所述计算模型,得到所述箱子使用数量的最小值;设计了混合分支定价切割算法框架,该框架集成了精确算法和启发式算法的协作框架、两个有效不等式和不相容物品预处理算法等,并且能以较小的计算代价保证算法的最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51810.7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复合式衬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复合式衬砌荷载分担比计算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上述隧道复合式衬砌荷载分担比计算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基础参数,并根据隧道基础参数,计算复合式衬砌中初期支护承担的主动荷载;获取初期支护的厚度和刚度以及二次衬砌的厚度和刚度,根据初期支护的厚度和刚度与二次衬砌的厚度和刚度计算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弹性链杆刚度;获取被动荷载系数,基于主动荷载、弹性链杆刚度和被动荷载系数,构建隧道复合式衬砌计算模型;根据隧道复合式衬砌计算模型计算得到隧道复合式衬砌中初期支护上各节点的荷载以及二次衬砌上对应节点的荷载,计算荷载分担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52763.8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需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生产物流预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原始超短时物流需求数据,通过第一分解算法对所述超短时物流需求数据进行分解得到第一分解结果,并从所述超短时物流需求数据中剔除,得到残差分量;通过第二分解算法对所述残差分量进行二次分解;构建量子加权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将所述最优参数组合应用于所述量子加权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中,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数据分解算法降低原始超短时物流需求数据的波动性、随机性和非平稳性;将量子相移门、量子权值加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得到量子加权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提升多步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