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域铁路浮置板道床的轨面平顺性保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306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97036.7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市域铁路浮置板道床的轨面平顺性保持结构,包括钢弹簧浮置板地段、两段预拱过渡路段和两段非减振路段,钢弹簧浮置板地段上的轨道为第一轨道,每段预拱过渡路段上的轨道均为第二轨道,每段非减振路段上的轨道均为第三轨道;第一轨道的轨面高于每段第三轨道的轨面;第二轨道通过多个第二扣件与轨下基础连接;沿着第三轨道到第一轨道的方向,这些第二扣件的高度逐渐变大并且刚度逐渐变小,以让车轮中心与轨面平顺性基准线的竖直距离保持在设定范围内。本发明可以提高浮置板道床地段的轨面平顺性,提高列车通过钢弹簧浮置板地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从而适应更高速度的特殊减振需求,填补市域铁路特殊减振轨道结构的空白。

    一种地铁道岔区整体道床沉降整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30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11437550.1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一种地铁道岔区整体道床沉降整治方法,包括实时监测沉降区域和其相邻一定长度范围内的道床沉降情况;设置沉降阈值,当道床沉降量超过某个值时,自动实时监测预警,并在道床沉降尚未稳定时进行道床沉降的临时调整和临时加固;待道床沉降稳定,采用永久整治修复技术,对沉降稳定后道岔整体道床进行综合整治。本发明对沉降期间道岔的几何形位进行临时调整,使道岔几何形位满足安全行车要求;通过轨距拉杆钢架和钢制托梁临时加固措施,强化轨距保持能力和道床的整体性;针对沉降稳定后道床的不同情况,分注浆修复技术、机械抬升+注浆修复技术、凿除岔枕重新浇筑混凝土平台的永久整治修复技术,对沉降稳定后道岔整体道床进行综合整治。

    一种CRTSⅡ型无砟轨道滑动层摩擦系数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47633.0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TSⅡ型无砟轨道滑动层摩擦系数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如下:一、对多跨简支梁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底座板应变的实际监测值进行解耦,获取由纯梁轨相互作用引起的底座板应变;二、建立多跨简支梁上的CRTSⅡ型无砟轨道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提取某跨简支梁上方剪力齿槽内侧由梁轨相互作用引起的底座板应变与桥梁温度之间的斜率,经多次计算后建立上述斜率与各摩擦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式;三、获取经过解耦后的实测底座板应变与实测桥梁温度之间的斜率,将此斜率输入上述映射关系式中,得到本跨简支梁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的滑动层摩擦系数。该方法可解决无砟轨道滑动层摩擦系数难以检测的问题。

    一种单元式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布板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64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1312.9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元式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布板数据处理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建设技术领域,其通过采集线路设计参数,建立线路基础数据库和线路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线路各线下基础区间的布板数据,进而结合无砟轨道结构模型的建立完成线路各关键控点施工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本发明的单元式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布板数据处理方法,其步骤简单,应用简便,能准确指导单元式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避免施工数据在不同单位、不同环节之间流转带来的误差,实现设计与施工数据管理的互联互通,提高单元式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和精度,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一种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离缝冒浆病害的整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91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27043.8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一种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离缝冒浆病害的整治方法,包括:将病害轨枕两侧道床板进行植筋锚固;将道床板顶面进行打磨;安装WJ‑7型扣件预埋套管;凿除病害轨枕处道床板混凝土;往道床坑内灌注灌浆材料;拆除原有WJ‑8型扣件,安装WJ‑7型扣件进行过渡;拆除过渡用的WJ‑7型扣件;安装原有的WJ‑8型扣件;对钢轨进行精调。本发明不需改变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形式,保证整治后无砟轨道受力稳定性。不需反复调节扣件,减小养护维修工作量,对扣件调整能力有限的轨枕空吊病害进行整治;所用灌浆材料具有较高流动性、微膨胀性和良好粘结强度,将轨枕高度道床板混凝土凿除后,灌注该材料可彻底消除新旧结合部缝隙,有效完整填充轨枕四周,针对病害产生原因,整治彻底。

    基于铁路轨道的三维模型的信息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84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97225.4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铁路轨道的三维模型的信息化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铁路线路上的轨道构件的设计参数,基于设计参数生成铁路轨道的三维模型;根据预设的编码规则,确定铁路线路上的轨道构件的标识信息;获取轨道构件的施工信息,将所述轨道构件的施工信息和轨道构件的设计参数,通过轨道构件的标识信息,关联到三维模型中;基于三维模型构建铁路轨道的信息管理平台;基于铁路轨道的信息管理平台,根据轨道构件的标识信息,可视化轨道构件的施工信息和所述轨道构件的设计参数,得到可视化信息。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速度智能计算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268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649459.X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速度智能计算方法,包括:位移传感器获取钢轨动态位移数据;得到位移数据最大值A和最小值B,根据A和B绝对值大小,确定关键常数C;根据关键常数C,获取第一关键时刻t1;根据第一起始时刻t0、第一关键时刻t1、列车车辆定距L和线路设计速度V1,得到第二起始时刻t2,以t2为起点,获取第二关键时刻t3;根据列车车辆定距L、t1和t3,计算得到列车运行速度V2。本发明在轨道减振产品减振性能测试、轨道交通环境振动源强测试等多种情景中应用,可准确获取列车通过测试断面时刻的运行速度。本发明对列车车辆轮对通过的时间间隙进行智能提取,实现了对列车通过时刻运行速度的智能计算,经循环可获取不同车次通过时刻的运行速度。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87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8719.2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由于第一弹性件背离隔板的一侧以及第二弹性件背离隔板的一侧均与连接机构抵接,当无砟轨道的轨道板打断成多个子轨道板且连接装置连接相邻两块子轨道板,子轨道板的温度力通过连接机构作用在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上,再经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传递到隔板。通过第一弹性件和隔板,或,第二弹性件和隔板,使子轨道板的过大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得以释放,以缓解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在轨道病害较为集中的薄弱位置的竖向上拱变形,降低无砟轨道的轨道板由于竖向上拱变形过大而出现竖向失稳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