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海生物生长的渔业网箱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98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64662.3

    申请日:2024-03-08

    摘要: 一种可防止海生物生长的渔业网箱及其运行方法,包括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侧壁形成多个渔网安装框;一对轨道,设置于渔网安装框两侧的框架结构上;渔网件,呈扁平环形筒状且两端贯通;一对滑动链,分别对应渔网件的两端,滑动链的一侧与渔网件的一端连接,滑动链的另一侧与轨道滑动连接,渔网件将渔网安装框遮蔽后形成网箱的过水侧壁;驱动装置,安装于框架结构上,驱动装置与滑动链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滑动链沿轨道的预定轨迹移动;清污装置,设置于渔网安装框上;其中,滑动链移动时从渔网件的两端带动渔网件滚动,使渔网件与清污装置作用,清除渔网件上的生物,可防止海生物野蛮生长,对养殖鱼无害,不影响养殖周期,且经济性好。

    一种半潜式风机副立柱及浮力管的位置确定和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2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36367.2

    申请日:2024-01-10

    IPC分类号: B63B43/10 F03D13/25 B63B35/4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潜式风机副立柱,包括桁架结构;盖板,设置在桁架结构顶部,盖板上设置有能够打开的开合板;至少一个浮力管限位框架,固定在桁架结构中;浮力管,设置在浮力管限位框架中,用于提供浮力;其中,打开开合板能够调整浮力管的数量,及浮力管在浮力管限位框架内的位置,所述桁架结构底部设置有封闭箱体,封闭箱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压载,用于调整风机整体的重心。本发明采用桁架结构+浮力管的形式,在副立柱内不配置压载水调节系统的前提下,可通过灵活控制浮力管的数量和放置位置,达到满足风机重量重心控制要求、适应目标海域风浪流环境、降低副立柱用钢量进而降低风机整体造价的目的。

    一种网衣水动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3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93214.7

    申请日:2021-05-07

    IPC分类号: G01M10/00

    摘要: 一种网衣水动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顶面安装有多个间隔的测量装置,所述平板的底面安装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结构为:包括两根横杆和两根竖杆围成四边形结构,位于顶部的横杆与平板底面固定,两根竖杆之间安装有横撑杆,所述横撑杆的一端头和横杆与竖杆交接处安装斜撑杆;所述竖杆从上往下依次间隔安装有多根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带有卡环,卡环通过固定销连接在竖杆上,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的管壁上开有对应的穿通孔,所述穿通孔内穿过固定索,并用卡销锁紧;网衣连接在固定索上,可以避免装置本身对来流和来波造成干扰,提高试验的精度;同时便于试验中更换网衣,提高试验效率。

    一种小型船舶上下岛装置及利用其的人员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8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69581.9

    申请日:2024-06-14

    IPC分类号: B63B27/00 B63B27/22 B63B27/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船舶上下岛装置及利用其的人员转移方法,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设置于岸滩,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水平段和斜坡段,所述斜坡段的上端与所述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延伸至岸滩的潮间带以上位置,所述斜坡段的下端延伸入海水中;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与所述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小车的滑动方向与岸滩的边沿垂直,所述移动小车用于搭载船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撑框架上,并与所述移动小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小车滑动,从而能够满足人员平稳上下岛的需求,避免淌水带来的不便,提高人员物资转移的效率。

    一种模组式浮式平台及应用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4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99854.8

    申请日:2024-03-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组式浮式平台及应用方法,包括基础模组,其一侧通过两个固定系泊缆固定在水底;功能模组,通过连接器可拆卸的与基础模组进行连接,多个功能模组的另一侧通过调节系泊缆固定于水底;沉箱,其位于调节系泊缆的中部并通过其下端设置的锚爪组件固定在水底;浮箱,其位于沉箱和模组之间的调节系泊缆上。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对无人岛礁建设不同时期的需求将浮式平台分成诸多模组,在连接器、沉箱、系泊缆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工作下,可以在平台作业任务的不同阶段基本保证定位的可靠性,可在没有大型安装辅助设备的前提下完成平台在无人岛礁泻湖内的布放,同时预留了未来扩展的空间,提高平台利用率。

    一种珊瑚礁生态保护多智能体装备及捕获海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4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09204.X

    申请日:2024-02-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珊瑚礁生态保护多智能体装备及捕获海星的方法,包括设置有泵吸装置的主体结构,泵吸装置用于为所述主体结构提供水下行驶的推进力,所述主体结构内部设置有吸水动力室,所述主体结构上设置有与吸水动力室连接的吸收管和捕获腔,所述吸收管在所述吸水动力室提供的负压下,将位于所述吸收管末端附近的海星吸入捕获腔,通过在多智能体装备上设置吸水动力室,采用泵吸的方式抓捕海星,将海星存储在捕获腔中并运输转移,将海星彻底带离整个生态系统,不残留动物尸体等溃败组织,实现便捷捕获海星,同时对珊瑚礁的生存不产生影响。

    一种水中悬浮智能综合管廊结构及其作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4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14163.9

    申请日:2024-01-04

    摘要: 一种水中悬浮智能综合管廊结构及其作业方法,包括管廊,所述管廊漂浮在海平面或悬浮在水中,管廊通过多个模块组合而成,相邻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法兰结构和密封件连接,单个模块的截面结构为:包括外部支撑件,外部支撑件内部布置有内部水密结构,内部水密结构和外部支撑件组合构成环形结构,内部水密结构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有垂向设置的支撑件,以支撑件为中心在内部水密结构内对称布置有空调通风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支撑件的上方布置有光电复合缆,支撑件的底部布置有车行道,车行道的底部设置有水压载系统。采用特殊的管廊设计,可以方便的实现跨海车辆通行、电力与通信传输等功能,并可根据进出管廊的车辆重量信息实时调整姿态,使用灵活方便。

    一种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及转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97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502698.1

    申请日:2022-05-10

    IPC分类号: B63B27/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及转运方法,包括将目标结构物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连接的接岸装置,运输装置主体结构外部设置有多组封闭并呈梯形环状的传动链条,传动链条内侧与安装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上的平面承重辊组、转向承重辊组、传动轮组及从动轮组配合,传动链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魔毯,接岸装置上表面与魔毯呈T字形排布;传动轮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魔毯上承载需运输的小艇。将设置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上循环传送的传动链条带动魔毯作为输送小艇的主体装置,通过接岸装置将输送小艇的主体装置与目标结构物相连,从而实现小艇在各种海况下平稳靠泊,同时可持续运输、连续转运作业,降低运输难度和安全风险、提高运输效率。

    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及系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804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07347.X

    申请日:2022-08-22

    IPC分类号: B63B21/00 B63B21/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及系泊方法,包括锚固基础,所述锚固基础下部固定于海底,所述锚固基础上部设置有多个对接槽,待靠泊的船型主体上设置有与对接槽配合的多根对接柱,通过对接柱和对接槽的配合实现船型主体的系泊。通过靠自重固定在海底海床上的锚固基础,在目标海域形成固定式保障平台,通过对接槽与对接柱的配合将船型主体与锚固基础形成相对刚性的连接,可减小风浪对系泊后船舶的影响,提高作业效率。

    一种自航式海上无人火箭发射平台及发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46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000677.7

    申请日:2020-09-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航式海上无人火箭发射平台及发射方法,其中火箭和火箭起升支架布置在火箭储存舱室内,火箭储存舱室内布置用来将火箭移载到火箭起升支架上的机器人,火箭转运传送带布置在火箭储存舱室和火箭发射台之间,推进装置为平台主体提供航行动力,尾焰导流通孔开设在火箭发射台的中部并贯穿平台主体,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尾焰自尾焰导流通孔中排出,平台主体上配有可实时监测平台六个自由度运动的运动姿态监测系统,测波雷达和风速风向仪可实时监测平台周围的风速风向、波高、波速波向等环境参数,给远程指挥提供实时环境参数以判断是否满足发射要求,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扩大火箭发射地点的可选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