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940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717041.5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转向器冲击试验台。该冲击试验台包括落锤冲击装置、样件固定装置和拉杆保持装置,样件固定装置设置于落锤冲击装置下方,样件固定装置能够按照实车状态固定转向器样件,且其刚度可调,使之与实车前副车架系统刚度一致;拉杆保持装置设置于样件固定装置上,拉杆保持装置用于夹持转向器样件的拉杆,可以实现转向器样件安装时拉杆的精确定位,并能实现在冲击前保持拉杆的定位精度,还能实现在冲击时断开连接以迅速释放拉杆,从而实现转向器样件受到冲击时拉杆的自由运动。该转向器冲击试验台可保证每次冲击试验时,转向器样件的拉杆均固定在同一位置,从而保证试验科学性和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579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481725.X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橡胶衬套试验系统,包括加载座、翘曲座和扭转座;加载座上设置有容纳孔,用于压装橡胶衬套,加载座被配置为能够对橡胶衬套施加径向载荷;翘曲座包括连接杆,用于穿设于橡胶衬套的内孔内以将橡胶衬套固定于翘曲座上,翘曲座能够绕垂直于连接杆的轴线的方向转动,翘曲座被配置为对橡胶衬套施加翘曲载荷;翘曲座转动连接于扭转座,扭转座能够绕连接杆的轴线转动,扭转座被配置为对橡胶衬套施加扭转载荷。该橡胶衬套试验系统实现了机械解耦,可以对橡胶衬套同时施加径向、扭转和翘曲三种动态载荷,橡胶衬套的安装与连接方式与实车一致,能够真实地模拟橡胶衬套的实际工况,精确地对橡胶衬套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81725.X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橡胶衬套试验系统,包括加载座、翘曲座和扭转座;加载座上设置有容纳孔,用于压装橡胶衬套,加载座被配置为能够对橡胶衬套施加径向载荷;翘曲座包括连接杆,用于穿设于橡胶衬套的内孔内以将橡胶衬套固定于翘曲座上,翘曲座能够绕垂直于连接杆的轴线的方向转动,翘曲座被配置为对橡胶衬套施加翘曲载荷;翘曲座转动连接于扭转座,扭转座能够绕连接杆的轴线转动,扭转座被配置为对橡胶衬套施加扭转载荷。该橡胶衬套试验系统实现了机械解耦,可以对橡胶衬套同时施加径向、扭转和翘曲三种动态载荷,橡胶衬套的安装与连接方式与实车一致,能够真实地模拟橡胶衬套的实际工况,精确地对橡胶衬套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493153.4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悬架气囊耐久试验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系统中,安装有泄压阀的空气压缩机通过继电器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空气压缩机与储气罐和气囊气路连接,空气压缩机阀、气囊阀和储气罐阀对应安装在空气压缩机、气囊和储气罐的气路上,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与空气压缩机、气囊和储气罐相连的气路上,安装气囊的悬架总成上装有车身高度传感器,作动缸与气囊气路连接,试验控制器与电控元件和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测试方法为:首先对陪试样件进行故障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后,对空气悬架气囊进行耐久试验测试。本发明实现在确认陪试样件没有故障后再进行试验,在气囊充放气过程中向其施加稳定压力负载,试验过程更加贴近实际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0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84806.8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力轴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属于轴承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滑柱总成、施压机构、转轴和驱动机构,滑柱总成包括连接于施压机构的上悬置结构、连接于转轴的滑柱及套设于滑柱上的弹簧,滑柱上设置有弹簧托盘,弹簧一端抵接于上悬置结构,另一端抵接于弹簧托盘,推力轴承连接于上悬置结构和滑柱之间,推力轴承、滑柱和转轴共轴,转轴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施压机构被配置为沿推力轴承的轴向对推力轴承施加轴向压力,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转轴带动推力轴承绕其轴线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使得推力轴承的试验状态与实际工作状态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对推力轴承的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3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92712.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及试验系统。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试验装置包括:龙门架、作动器、两个固定组件和加载夹具,每个固定组件包括尾座和固定板,固定板设有第一悬置连接部和第一支架连接部,第一悬置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车辆的动力总成左悬置和动力总成右悬置,两个第一支架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车辆的动力总成后支架的左右两端,加载夹具包括安装块、第二悬置连接部和两个第二支架连接部,第二悬置连接部用于连接车辆的动力总成后悬置,两个第二支架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车辆的动力总成左支架和动力总成右支架。本发明能对整个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加载考核,能够大大缩短台架试验的周期,找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损坏链。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811607784.9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车悬架系统台架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铁龙门架、支撑固定装置、横向加载装置、纵向加载装置以及垂向加载装置固定在铁地板上,悬架系统固定在支撑固定装置上,垂向加载装置固定在铁龙门架上,横向加载装置与综合加载体的下部加载座连接、纵向加载装置通过关节轴承与综合加载体的侧部加载座连接、垂向加载装置与综合加载体的上部加载座连接;综合加载体固定在悬架系统上;控制部分采用moog公司装有MiTS基础功能软件和Replication载荷谱迭代软件的控制器,其可在室内模拟试验机构复现悬架系统的实车失效情况并预测实车使用寿命,可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进而降低试验成本,提高产品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0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21361.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防滑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车辆防滑装置包括壳体和开关装置,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位于车轮朝向行进方向的一侧,第二端位于车轮背离行进方向的一侧,壳体设有通道,第一端设有与通道连通的出气口,出气口的出风方向朝向地面,第二端设有与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开关装置设于进气口处,开关装置用于打开或关闭进气口,当车辆在雨天高速行驶时,气流从进气口进入并从出气口流出,可以吹散地面的积水,提高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让车辆的车轮具有防滑功能,可以降低因水滑现象产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05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484806.8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力轴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属于轴承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滑柱总成、施压机构、转轴和驱动机构,滑柱总成包括连接于施压机构的上悬置结构、连接于转轴的滑柱及套设于滑柱上的弹簧,滑柱上设置有弹簧托盘,弹簧一端抵接于上悬置结构,另一端抵接于弹簧托盘,推力轴承连接于上悬置结构和滑柱之间,推力轴承、滑柱和转轴共轴,转轴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施压机构被配置为沿推力轴承的轴向对推力轴承施加轴向压力,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转轴带动推力轴承绕其轴线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使得推力轴承的试验状态与实际工作状态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对推力轴承的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93153.4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悬架气囊耐久试验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系统中,安装有泄压阀的空气压缩机通过继电器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空气压缩机与储气罐和气囊气路连接,空气压缩机阀、气囊阀和储气罐阀对应安装在空气压缩机、气囊和储气罐的气路上,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与空气压缩机、气囊和储气罐相连的气路上,安装气囊的悬架总成上装有车身高度传感器,作动缸与气囊气路连接,试验控制器与电控元件和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测试方法为:首先对陪试样件进行故障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后,对空气悬架气囊进行耐久试验测试。本发明实现在确认陪试样件没有故障后再进行试验,在气囊充放气过程中向其施加稳定压力负载,试验过程更加贴近实际工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