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电阻电路、电容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774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39299.4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电电阻电路、电容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其中,电容放电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高压断电信号,其中,第一电压用于表示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第二电压用于表示目标电容两端的电压经过分压变比之后的电压;基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高压断电信号确定放电方式,其中,放电方式用于对目标电容进行放电;基于放电方式对目标电容进行放电。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容放电的效率较低以及电容放电的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机主动短路控制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906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862497.8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主动短路控制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该电路包括驱动电源、主动短路驱动电路、第一及第二驱动电路、第一及第二桥臂电路、第一及第二检测电路;驱动电源为第一及第二驱动电路提供低压电压信号;第一检测电路获取第一桥臂电路中各晶体管的第一状态信息;第二检测电路获取第二桥臂电路中各晶体管的第二状态信息;主动短路驱动电路获取电机三相母线的电压信号以及低压电源的掉电信号,并根据电压信号和电信号分别向第一及第二驱动电路提供驱动控制信号;第一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控制信号和第一状态信息,驱动第一桥臂电路中各晶体管的导通或断开;第二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控制信号和第二状态信息,驱动第二桥臂电路中各晶体管的导通或断开。

    一种主动短路控制电路及其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2759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43074.6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短路控制电路及其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电路由整车低压电源和整车母线进行供电,具体包括:通过控制自身开关器件的状态,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微控制器,用于输出电机控制信号;在功率模块和微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还包括:微控制器监测模块、过压监测模块以及主动短路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对主动短路控制电路进行改进,在微控制器故障和母线电压过压两种情况任一发生时都可触发主动短路状态,且完全不必考虑低压侧电路是否故障,当微控制器本身出现故障导致电机控制信号无效时,当微控制器出现软件失效、掉电等异常时,发送故障信号给主动短路处理模块,避免了反向电动势过高引起整车系统的不可逆损坏。

    一种四相双向DCDC变换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6985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953011.7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相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后,并联于第一高压侧电源端和第二高压侧电源端,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二高压侧电源以及第一低压侧电源端相连接,还包括第一半桥,第二半桥,还包括并联于第一低压侧电源端以及第二低压侧电源端的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一高压侧电源端相连接,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通过第四电容与连接点相连接,还包括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连接点以及第二半桥的引出点相连接。还包括并联于第一低压侧电源端和第二低压侧电源端的第五电容。

    一种电机主动短路控制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90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62497.8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主动短路控制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该电路包括驱动电源、主动短路驱动电路、第一及第二驱动电路、第一及第二桥臂电路、第一及第二检测电路;驱动电源为第一及第二驱动电路提供低压电压信号;第一检测电路获取第一桥臂电路中各晶体管的第一状态信息;第二检测电路获取第二桥臂电路中各晶体管的第二状态信息;主动短路驱动电路获取电机三相母线的电压信号以及低压电源的掉电信号,并根据电压信号和电信号分别向第一及第二驱动电路提供驱动控制信号;第一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控制信号和第一状态信息,驱动第一桥臂电路中各晶体管的导通或断开;第二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控制信号和第二状态信息,驱动第二桥臂电路中各晶体管的导通或断开。

    一种主动短路控制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2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455693.X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短路控制电路及方法,该电路包括:过压检测模块、主动短路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当过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电机供电电压超过预设范围和/或控制器控制软件失效时,发送第一故障信号至主动短路模块;主动短路模块用于断开控制器与驱动控制模块之间的连接,并发送主动短路控制信号至驱动控制模块,以对驱动控制模块内的开关管进行调节,从而控制电机进行主动短路安全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控制软件失效后无法保证电机输出安全扭矩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行车安全。另外,故障发生后,断开控制器与驱动控制模块之间的连接,以确保不损坏控制器,提升了电机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14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79134.7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进入主动短路状态,同时获取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响应于第二对比结果表明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退出主动短路状态,同时替换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第三预设电压阈值。本发明解决了反复的主动短路退出再进入的过程中,高压会多次对电驱电路中的器件进行冲击,易损坏电路中的器件的技术问题。

    一种器件散差的标定方法及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66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82120.1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器件散差的标定方法及校正方法,所述器件散差的标定方法包括:测试待测试部件的电压偏差,获取待测试部件的电压偏差测试结果;判断所述待测试部件的电压偏差测试结果是否满足待测试部件的电压极限偏差要求,若是,则根据所述电压偏差测试结果生成标识码,并标记在待测试部件的预设位置。本发明的器件散差的标定方法,通过采用标准电压源测试的方法确定不同电路板的增益系数,并将这个增益系数固化在软件的存储器中,就可以降低对理论设计值与实际制造值之间的偏差要求,不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提高器件的精度,即可实现同样或者更高的采样精度,从而降低整个电路板的生产成本。

    具有EMI抑制的驱动电路及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77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98499.2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EMI抑制的驱动电路及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所述EMI抑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滤波单元、第二滤波单元、第三滤波单元、驱动电源和驱动芯片。第一滤波单元包括差模滤波单元和共模滤波单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共模电感滤波单元和差模滤波单元对供电电源进行滤波,经过第二滤波单元给驱动芯片供电,再经过第三滤波单元给驱动电源供电,这样第三滤波单元将驱动电源与驱动芯片分开,解决现有功率半导体器件产生瞬变的电压和电流对低压电源回路产生的电磁干扰,进而干扰整车其他电子设备的问题。

    温度采集装置
    10.
    发明公开
    温度采集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40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57821.8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采集装置。其中,该装置涉及智能汽车领域,该装置包括:分压电路,分压电路至少包括:热敏电阻,分压电路用于将热敏电阻采集到的温度转化为第一电压信号;跟随电路,跟随电路与分压电路连接,用于增大分压电路的输入阻抗;稳压电路,用于为温度采集装置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跟随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稳压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基于稳压电路提供的电压将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比例放大。本发明解决了测温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