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354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720695.9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验数据计算槽壁边界条件中主要系数的拟合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缺少准确计算跨声速风洞槽壁边界条件系数的现状。本方法利用剔除坏点的槽壁近壁区域压力系数、气流偏角沿流向分布的试验数据,基于非线性函数进行拟合,求解超定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获得槽壁边界条件中的主要系数量值。本发明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坏点剔除,然后对压力系数扣除空风洞的基准数据以消除由于开槽导致的局部波动,基于压力系数‑气流偏角的非线性关联建立超定方程组,最后利用系数矩阵的伪逆获得超定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得到槽壁边界条件中气流偏角梯度项、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量值。本发明能提高槽壁边界条件的准确性,指导槽壁气动设计和修正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54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20695.9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验数据计算槽壁边界条件中主要系数的拟合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缺少准确计算跨声速风洞槽壁边界条件系数的现状。本方法利用剔除坏点的槽壁近壁区域压力系数、气流偏角沿流向分布的试验数据,基于非线性函数进行拟合,求解超定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获得槽壁边界条件中的主要系数量值。本发明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坏点剔除,然后对压力系数扣除空风洞的基准数据以消除由于开槽导致的局部波动,基于压力系数‑气流偏角的非线性关联建立超定方程组,最后利用系数矩阵的伪逆获得超定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得到槽壁边界条件中气流偏角梯度项、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量值。本发明能提高槽壁边界条件的准确性,指导槽壁气动设计和修正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6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46902.7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领域,提供了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流场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机构包括位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透气壁板与试验段实壁板形成的引射缝以及位于流场中部的旋转中心与弯刀机构;还包括伺服运动机构,分别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实壁板连接,用于带动试验段实壁板以控制引射缝的开度。在试验过程中,根据弯刀机构偏转形成的侧滑角,调节流场两侧的引射缝开度。本发明提出可实现模型侧滑角的连续运动的驱动机构,侧滑角的运动与攻角运动完全解耦,互不影响;通过引入伺服运动机构根据侧滑角动态调整引射缝开度,可以尽可能减小弯刀机构两侧流通面积的差异,从而降低左右流场不对称性,减小气流横向偏角,更好地降低支架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17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416845.9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的侧滑角试验装置难以开展变侧滑角试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骨架型部件及侧滑角试验装置,所述骨架型部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上设有第一泄流孔;所述第二支板上设有第二泄流孔;所述第一泄流孔与第二泄流孔相对设置,以减少侧滑角试验时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外侧的气流壅塞;所述侧滑角试验装置包括所述骨架型部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实现了纵横两个方向的支撑强度和刚度,通过设置泄流孔减少了侧滑角试验时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外侧的迎风面积,减弱了对流场的壅塞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00727.6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2D‑3C PIV试验的离轴对焦装置。该装置包括L型的支架,支架竖直段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单反光学镜头;支架水平段下表面固定连接位移电动调节台,位移电动调节台带动支架前后移动;支架水平段上表面设置有导轨,转接板Ⅰ装卡在导轨上,转接板Ⅰ沿导轨前后移动,转接板Ⅰ的上表面固定通用角度电动调节台,通用角度电动调节台上安装PIV相机;初始状态下,单反光学镜头与PIV相机同轴,单反光学镜头中心正对PIV相机传感器中心;通用角度电动调节台和位移电动调节台的工控机均与PIV图像采集系统安装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或者控制软件均集成在PIV图像采集系统中。该装置价格低廉、维修便捷,角度调节和定位精度高,兼具手动和自动调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1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82088.5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暂冲式高速风洞迎角传感器振动影响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迎角传感器轴线方向上加装两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计算得到不同方向、不同振动模态下迎角传感器处离心加速度的大小,进而可实现迎角传感器因振动引起的角度测量误差的修正,该方法不需要事先估算有效振动半径,可同时补偿多个振动模态引起的角度偏差,具有较高的角度补偿精度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1097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75161.4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的安装运输车及采用其运输安装模型的方法,属于机械结构学风洞试验转运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多自由度的安装运输车,包括从下往上分布的板车、X向支座、2个Y向支座、2个支撑块;其中,X向支座通过X向调节机构装配于板车上;两Y向支座通过Y向调节机构装配于X向支座上,且通过Y向调节机构可调节两Y向支座的间距;两支撑块分别通过Z向调节机构装配于两Y向支座上,通过两Z向调节机构可异步调节两支撑块的高度。本发明能够实现两支撑块相对于板车作X向、Y向、Z向运动,调节两支撑块的间距,异步调节两支撑块的高度;安装模型时,可按照需求调节模型的X、Y、Z向的方位,便于进行模型后续安装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66526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606767.8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707 , G06F19/702 , G06F19/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敏感涂料特性参数的优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现代试验设计分析涂料特性参数的影响因素,获取影响因素试验数据列表;根据影响因素试验数据列表确定特性参数试验数据列表;根据影响因素试验数据列表和特性参数试验数据列表建立关于特性参数与影响因素的响应面模型;根据响应面模型确定影响因素的最优理论数据,根据影响因素的最优理论数据确定特性参数的最优理论数据;若特性参数的最优理论数据优于特性参数试验数据列表中的特性参数的试验数据,则影响因素的最优理论数据为压力敏感涂料特性参数的影响因素最优数据。本发明为压力敏感涂料的特性参数优化工作提供了可量化的实现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3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66381.0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跨声速风洞试验段空间流场对称性的简易方法,利用锥柱体模型具有刚度大、测压稳定、可承载高马赫数试验的特点,使用直接头和转接头安装于风洞迎角机构,进行若干组空间对称迎角的阶梯测压试验,通过测压数据分析局部空间流场对称性。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本发明对在空间对称迎角状态下,锥柱体模型外侧(或内侧)测压面的测压数据进行处理,换算成马赫数和压力恢复系数,进行差量处理,以便通过该差量评价试验段局部空间流场对称性质量。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启动车次的次数,降低试验成本,便于对试验段局部空间流场对称性进行快速检测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04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30341.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张鹏 , 吴军强 , 张林 , 魏志 , 孙检平 , 杨兴锐 , 曹宇晴 , 孙宁 , 谢艳 , 杨国超 , 蒋鸿 , 蒋婧妍 , 杨振华 , 姚波 , 金志伟 , 杜宁 , 殷造林 , 陈星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风洞传感器测量稳定性和精准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静态时,给同量程、同类型的多个传感器输入多组标准值并得到其对应的测量值数组,随后程序判断测量值是否在风洞试验要求的测量精度范围内,将对应的多组测量值之间的相互差值的绝对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建立神经网络差值预测模型,在试验状态下,通过神经网络差值预测模型,得到预测差值数据,再将其与计算实时差值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实行表决法,将超过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值进行否决,对符合预测标准的测量值进行求和取平均,得到传感器测量最优值,从而提高传感器测量稳定性和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