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0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79419.1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全尺寸旋翼性能的方法,属于直升机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为开展直升机模型旋翼试验,采用不同直径的直升机模型旋翼,获取不同尺度缩比模型的试验结果;从而建立全尺寸旋翼性能计算,以获取全尺寸旋翼性能预测方法;本发明为准确预测直升机全尺寸旋翼性能获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开展不同直径的直升机模型旋翼试验,建立并丰富模型旋翼悬停及前飞试验数据库,为获取不同尺度缩比旋翼模型性能的雷诺数修正量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为研究模型旋翼风洞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相关性提供数据基础,能够提高用地面试验数据预测直升机旋翼性能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372082.1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雷达尾流对直升机尾部件气动特性影响的试验方法,属于直升机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设计实现加装在旋翼桨毂上的雷达罩与桨毂旋转运动的分离,即在旋翼桨毂高速旋转的工况下,雷达罩处于静止状态。S2,对桨毂上方未安装雷达罩的旋翼/机身组合模型进行前飞风洞试验,获得不同工况下机身尾部的流场特性以及平垂尾的气动特性;S3,在旋翼桨毂模型上加装雷达罩,获得雷达罩对机身尾部及平垂尾附近的流场特性以及平垂尾的气动特性;S4,对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可准确评估加装雷达系统后对直升机机身尾部及平垂尾气动干扰特性。本发明能够为加装雷达后直升机全机的布局优化提供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864616.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缸在低温低压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护方法,包括:(1)根据使用环境及注意事项对电动缸各部件进行选型;(2)对电动缸的可伸缩部位采用可伸缩防水防冰罩进行防护;(3)对电动缸的不同部件连接处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4)对电动缸的驱动部分增加防水防冰罩进行防护。采用本发明的电动缸在低温低压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护方法的电动缸,经过实验验证,能够在低温(低至‑40℃)、低气压(95Kpa‑39Kpa)、高湿度(喷雾,达到100%)环境中长时间运行,其各种运行参数均正常,与常温环境下运行数据一致,不存在电动缸在运行过程中卡死,电机电流增大、重复性精度降低、润滑滋冻结或外流、缸体生锈等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19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144688.2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 B64F5/60 , F16F15/027 , H02K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冰风洞直升机试验装置的传动、倾转及减振系统,包括固定架;倾转支撑架,其设置于固定架上;传动系统,其中的传动轴穿过倾转支撑架;倾转轴,其一端与传动系统连接,另一端与倾转支撑架连接;倾角驱动器,其一端与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传动系统连接;减振器,其一端与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传动系统连接,所述减振器设置于传动系统相对倾角驱动器的另一侧。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结冰风洞直升机试验装置的传动、倾转及减振系统,能够保证整个试验装置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1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210000583.2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尺寸倾转旋翼轴流前飞性能试验地面模拟方法,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基于国内8米×6米低速风洞,配套研制专用试验平台,率先提出一种全尺寸倾转旋翼轴流前飞性能试验地面模拟方法,全尺寸或缩比旋翼的尺度较大(旋翼直径D≤3m),试验中倾转旋翼的总距具有实时连续变化功能,变化范围较大;针对万向铰式旋翼,解决了操纵系统的标定问题;有效匹配了试验风速与旋翼总距的调节速率,避免试验过程中出现电机功率过载和旋翼转速超转等危险环节,保证了试验安全;获得的倾转旋翼轴流状态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气动力数据,可验证倾转旋翼的前飞气动性能和理论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25365.0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直升机尾桨干扰气动特性的风洞试验模拟方法,包括悬停试验方法和前飞试验方法;悬停状态下的气动干扰特性获得方法包括:构造R2‑R1曲线、F2‑F1曲线、H2‑H1、V2‑V1和S1‑S2曲线;前飞状态下的气动干扰特性获得方法包括:构造F5‑F4曲线、H5‑H4曲线、V5‑V4曲线和S5‑S4曲线;构造R7‑R6曲线、F7‑F6曲线、H7‑H6曲线、V7‑V6曲线和S7‑S6曲线;构造R6‑R3曲线、F6‑F4曲线、H6‑H4曲线和V6‑V4曲线。通过直升机各单独部件及组合模型风洞试验,可以获得各种状态下的参数,并可以获取各部件相互之间的气动干扰特性,从而准确获取旋翼、机身、平垂尾、尾桨之间的气动干扰规律,为直升机的气动部件设计、布局优化及飞行操纵规律设计提供强有力的风洞试验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7721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37930.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后置式平尾舵面偏角控制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对未安装平尾的直升机模型进行配平风洞试验,获得不同风速下直升机在未安装平尾情况下的全机俯仰力矩和姿态角;S2,对步骤S1中的直升机模型加装平尾,且平尾偏角能够调整,对加装平尾的直升机模型进行配平风洞试验。本发明提升了设计效率,避免了在直升机研制完成后的飞行测试过程中解决此类问题,以及由此带来反复设计、影响研制进度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920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86809.5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翼模型结冰风洞试验方法,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利用结冰风洞系统实现结冰效果,并结合直升机旋翼试验平台对直升机旋翼气动性能进行测量;本发明基于大型结冰风洞和一种直升机旋翼风洞试验平台,率先提出一种直升机旋翼模型结冰特性试验方法,使直升机旋翼风洞试验流程规范化,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可靠地开展风洞试验任务;可以便捷准确地评估结冰对直升机旋翼模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能够为我国开展直升机旋翼结冰问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风洞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23974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644446.0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风洞试验中动力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变频器和变频电机,变频器和变频电机通过主控PLC连接上位机;主控PLC和上位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动力控制组件,同时,动力控制系统还通过主控PLC连接润滑油车以及直升机风洞试验的其他系统;所述直升机风洞试验中动力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是在动力控制系统上按如下过程进行控制:步骤1,当润滑油车工作正常则执行步骤2;步骤2,当变频器工作正常则执行步骤3;步骤3,开始直升机风洞试验,启动动力系统;步骤4,直升机风洞试验完成后动力系统停车;步骤5,当变频电机转速为零时,使变频器分闸后结束控制。本发明能够保障直升机风洞试验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536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3591.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直升机桨涡干扰的装置,包括桨毂,所述桨毂上沿周向均匀安装有多片桨叶,每片所述桨叶上设有伸缩段,所述伸缩段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段在转动过程中沿径向伸缩,每片所述桨叶在每一周转动中均匀完成多次伸缩,且每片所述桨叶的伸缩路径相同。使用主动控制技术,通过精确调整桨叶的动态长度,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增加桨叶外端与桨尖涡之间的距离,从而大幅度减少桨叶与尾流涡的相遇几率。有效地缓和了桨叶所受到气流中的压力波动,进而显著降低了由桨涡干扰引起的噪音水平。直升机不仅能更好地满足适航审定的要求,还能在战场环境中提高生存能力和任务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