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8472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11441.8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20 , H01L21/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绝缘层中嵌入纳米晶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器件衬底和支撑衬底,所述器件衬底中具有腐蚀自停止层;选择在器件衬底和支撑衬底的一个或者两个的表面形成绝缘层;在绝缘层中注入纳米晶改性离子;通过绝缘层将器件衬底和支撑衬底键合在一起;实施键合后的退火加固;利用腐蚀自停止层将器件衬底减薄至目标厚度以在绝缘层表面形成器件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工艺顺序的巧妙调整,在不影响其他工艺的前提下,将形成纳米晶所采用的离子注入的步骤调整在键合之前实施的,从而不会影响到器件层的晶格完整性,提高了所制备的SOI材料的晶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78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11457.9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Abstract: 一种绝缘体上锗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含有空洞层的衬底;在衬底表面外延生长锗硅层;将改性离子注入在空洞层的位置;退火形成绝缘埋层;在锗硅层表面生长应变硅层。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绝缘体上应变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含有空洞层的衬底;在衬底表面外延生长锗硅层;将改性离子注入在空洞层的位置;退火形成绝缘埋层;在锗硅层表面生长应变硅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含有空洞层的初始衬底作为外延锗硅的支撑衬底,在随后的注氧制备SiGeOI和应变硅材料的过程中,该空洞层能够有效地促进注入的改性离子的聚集形成绝缘层,从而得到高质量的SiGeOI和应变硅材料并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18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99624.X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1/306 , H01L21/311
Abstract: 一种采用腐蚀工艺形成带有绝缘埋层的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支撑衬底以及一键合衬底,所述支撑衬底表面具有绝缘层,所述键合衬底表面具有自停止层,所述自停止层表面具有薄膜半导体层;以薄膜半导体层和绝缘层的暴露表面为键合面将支撑衬底与键合衬底键合;采用旋转腐蚀工艺和选择腐蚀键合衬底的第一腐蚀液,将键合衬底腐蚀除去;采用旋转腐蚀工艺和选择腐蚀自停止层的第二腐蚀液,将自停止层腐蚀除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旋转腐蚀工艺腐蚀支撑衬底和自停止层,可以避免腐蚀液浸入到自停止层和薄膜半导体层而对薄膜半导体层和绝缘层进行腐蚀,因此能够保证最终产品结构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631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53505.3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31 , H01L21/762 , H01L21/84 , H01L21/20
Abstract: 一种具有绝缘埋层的半导体衬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键合衬底,所述键合衬底包括剥离层、第一半导体层以及腐蚀停止层;提供第二半导体支撑衬底;在第一半导体层或者第二半导体支撑衬底表面形成绝缘埋层,或者在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支撑衬底的表面均形成绝缘埋层;将第二半导体支撑衬底与键合衬底键合;采用选择性腐蚀工艺除去剥离层和腐蚀停止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带有腐蚀停止层的多层结构键合衬底同支撑衬底相键合,以获得混合晶向衬底;由于采用了腐蚀停止层控制减薄工艺,因此该混合晶向衬底顶层半导体厚度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99249C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03115427.1
申请日:2003-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氧隔离(SIMOX)技术制备全介质隔离的硅量子线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将SOI衬底材料的制备工艺与其后形成硅量子线的牺牲热氧化工艺结合在一起;在制备SOI衬底材料的过程中完成硅量子线的制备,具体包括三个步骤:(a)确定量子线区域并在其四周光刻出沟槽;(b)离子注入;(c)高温退火。本发明在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硅量子线的质量。所制备的硅量子线适合于制造单电子晶体管(SET)等固体纳米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3432C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03115425.5
申请日:2003-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9/78 , H01L27/12 , H01L21/336 , H01L2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降低全耗尽绝缘体上的硅(SOI)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源漏串联电阻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源漏区的顶层硅比沟道区的顶层硅厚,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源漏串联电阻;同时,源漏区和沟道区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这种降低全耗尽SOI MOSFET源漏串联电阻的新结构是采用图形化注氧隔离(SIMOX)技术来实现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控制不同区域埋氧的深度使SOI MOSTET源漏区的顶层硅比沟道区的顶层硅厚;方法之二是通过控制不同区域埋氧的厚度使SOI MOSTET源漏区的顶层硅比沟道区的顶层硅厚。源漏区的顶层硅比沟道区的顶层硅厚30~100nm,可以有效地降低源漏串联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431690A
公开(公告)日:2003-07-23
申请号:CN03115423.9
申请日:2003-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漏在绝缘体上的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制造方法,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采用选择外延法在常规SOI MOSTET器件的沟道下方埋氧中开一个窗口,使器件的沟道和硅衬底相连接,达到电耦合与热耦合的目的。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包括SOI衬底顶层硅和埋氧的刻蚀;在沟道区域选择外延单晶硅;化学机械抛光平坦化;常规CMOS工艺完成器件的制造等工艺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源漏在绝缘体上的晶体管,具有埋氧和体硅之间界面陡峭,缺陷少等优点,保证了器件的性能,在深亚微米集成电路的制造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08472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010211441.8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20 , H01L21/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绝缘层中嵌入纳米晶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器件衬底和支撑衬底,所述器件衬底中具有腐蚀自停止层;选择在器件衬底和支撑衬底的一个或者两个的表面形成绝缘层;在绝缘层中注入纳米晶改性离子;通过绝缘层将器件衬底和支撑衬底键合在一起;实施键合后的退火加固;利用腐蚀自停止层将器件衬底减薄至目标厚度以在绝缘层表面形成器件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工艺顺序的巧妙调整,在不影响其他工艺的前提下,将形成纳米晶所采用的离子注入的步骤调整在键合之前实施的,从而不会影响到器件层的晶格完整性,提高了所制备的SOI材料的晶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188B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0910199624.X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1/306 , H01L21/311
Abstract: 一种采用腐蚀工艺形成带有绝缘埋层的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支撑衬底以及一键合衬底,所述支撑衬底表面具有绝缘层,所述键合衬底表面具有自停止层,所述自停止层表面具有薄膜半导体层;以薄膜半导体层和绝缘层的暴露表面为键合面将支撑衬底与键合衬底键合;采用旋转腐蚀工艺和选择腐蚀键合衬底的第一腐蚀液,将键合衬底腐蚀除去;采用旋转腐蚀工艺和选择腐蚀自停止层的第二腐蚀液,将自停止层腐蚀除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旋转腐蚀工艺腐蚀支撑衬底和自停止层,可以避免腐蚀液浸入到自停止层和薄膜半导体层而对薄膜半导体层和绝缘层进行腐蚀,因此能够保证最终产品结构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92436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97073.3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Abstract: 一种具有绝缘埋层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第一锗硅层与支撑衬底,所述第一锗硅层具有第一晶向,支撑衬底具有第二晶向;在第一锗硅层中形成生长窗口;在生长窗口侧壁的表面形成侧墙;在生长窗口中外延生长第二锗硅层;抛光第一与第二锗硅层;注入氧离子至半导体衬底中并退火;在第一与第二锗硅层表面生长具有第一应变硅层与第二应变硅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保证了所有的器件层的下方都有绝缘埋层,以实现器件层和衬底之间的介质隔离。并且能够保持应变硅的应变程度,避免其在后续工艺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晶格的弛豫,导致应变特性丧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