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既有超高层建筑纠倾的静力水准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2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405722.0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纠倾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既有超高层建筑纠倾的静力水准监测方法,选取建筑物内纠倾中性轴或建筑物周边的无沉降点为基准点,在建筑物内最底层的剪力墙或承重柱上设置监测点;在基准点和监测点上安装静力水准仪,纠倾过程中间隔一定时间读取静力水准仪的液位读数,通过将某一时刻监测点上的静力水准仪液位读数与基准点上的静力水准仪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建筑物各个监测点的实际纠倾量。本发明通过在需要纠倾的既有超高层建筑的剪力墙或承重柱上间隔设置监测点,并利用静力水准仪量测数据与基准点比较,准确得到各个监测点的实际纠倾量,为完善纠倾施工组织、动态调整纠倾方法及措施以及控制纠倾目标提供依据。

    泄水卸压抗浮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7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89932.8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泄水卸压抗浮结构,包括基础持力层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持力层上方的地下室底板,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地下室底板上的卸压装置,所述卸压装置包括抽排装置、排水管及安装在所述排水管出水口的阀体,所述排水管与地下水体相通,所述抽排装置与所述阀体连接。当地下室底板承受浮力较大时,打开阀体,通过抽排系统抽排地下水,保证地下室底板整体抗浮稳定性。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当地下室底板承受的浮力大于自身构造所能承受的浮力时,通过卸压装置进行地下水抽取工作,有效地减少地下水的浮力,提高了地下室底板的抗浮稳定性,有效地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一种地基基础分阶段止沉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5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10033.6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基基础分阶段止沉加固方法,包括:当建筑物已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在沉降侧设置多个第一阶段止沉桩,在非沉降侧设置多个第一阶段控沉桩;对各个第一阶段止沉桩的桩头分别进行预应力持荷封桩,对各个第一阶段控沉桩的桩头不进行封桩;在第一阶段控沉桩的外侧设置注浆管,注入所需的注浆材料;在沉降侧设置多个第二阶段止沉桩,在非沉降侧设置多个第二阶段控沉桩;对各个第一阶段控沉桩、第二阶段控沉桩和第二阶段止沉桩的桩头分别进行预应力持荷封桩;在第二阶段控沉桩的外侧设置注浆管,并通过第二阶段控沉桩和第一阶段控沉桩外侧的注浆管分别注入所需的注浆材料。应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既有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持续增大的问题。

    泄水卸压抗浮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7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089932.8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泄水卸压抗浮结构,包括基础持力层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持力层上方的地下室底板,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地下室底板上的卸压装置,所述卸压装置包括抽排装置、排水管及安装在所述排水管出水口的阀体,所述排水管与地下水体相通,所述抽排装置与所述阀体连接。当地下室底板承受浮力较大时,打开阀体,通过抽排系统抽排地下水,保证地下室底板整体抗浮稳定性。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当地下室底板承受的浮力大于自身构造所能承受的浮力时,通过卸压装置进行地下水抽取工作,有效地减少地下水的浮力,提高了地下室底板的抗浮稳定性,有效地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变刚度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公开(公告)号:CN10303183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91076.7

    申请日:2012-12-31

    Abstract: 一种变刚度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它是由素混凝土桩和碎石褥垫层构成,其中素混凝土桩分别包含长素混凝土桩、标准素混凝土桩和短素混凝土桩,长素混凝土桩长度为短素混凝土桩的2倍,标准素混凝土桩的长度为短素混凝土桩的1.5倍,并且短素混凝土桩直径为长素混凝土桩直径的2倍,标准素混凝土桩直径为长素混凝土桩直径的1.5倍,长素混凝土桩、标准素混凝土桩和短素混凝土桩的配置比为2:1:2。本发明可有效对不同深度的土层进行加固,并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基固有的优势,解决了超高承载力要求桩间距过小的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

    一种既有基础梁式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8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08358.7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既有基础梁式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既有基础,所述既有基础的上部设置有既有竖向结构,还包括托换梁,所述托换梁设置在所述既有基础与所述既有竖向结构的连接处,相邻所述既有基础之间通过所述托换梁相连接,所述托换梁下连接有补强桩,通过托换梁将既有结构通过既有竖向结构传递至既有基础上的荷载部分或全部转移至补强桩上,同时由于托换梁将相邻的既有基础相连接,增强了既有基础之间的整体刚度和抵抗差异变形的能力,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托换梁和补强桩来减少既有基础沉降,减少土方开挖工程量及对既有地基基础的扰动,补强桩成桩挤压地基土又有效加固既有地基。

    一种测试深层地基性能的静载荷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90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26410.2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深层地基性能的静载荷试验装置及方法,该静载荷试验装置包括内板、外板、内板加压系统以及外板加压系统;内板为圆形板或正方形板;当内板为圆形板时,外板为设置有圆形中心通孔的圆环形板;当内板为正方形板时,外板为设置有正方形中心通孔的正方形板;内板和外板均采用相同厚度的钢板且厚度大于等于20mm;内板同心嵌套于外板的中心通孔内,内板与外板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内板加压系统用于对内板的中心施加载荷;外板加压系统用于对外板的四周施加对称载荷。该静载荷试验装置能够在相对较浅的位置获取同类地基土深层及天然状态下的工程性能指标,为确保工程安全和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可靠的参数依据。

    不同直径加固与置换式等长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公开(公告)号:CN10249347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1840.3

    申请日:2011-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直径加固与置换式等长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由长度相同的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和小直径素混凝土桩交叉分布组成,在地质条件不均匀的软区域设置大直径素混凝土桩,而在较硬的区域则设置小直径素混凝土桩,在地质条件比较均匀的区域则等量等距交叉设置大、小素混凝土桩,以达到地基整体沉降的要求。本发明在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不同大小的混凝土桩来达到控制地基整体沉降的目的,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桩料用量,节约工程造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