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8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1267.9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既有基础补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既有基础和既有结构底板,所述既有结构底板设置于所述既有基础上方,还包括微型桩,所述微型桩倾斜设置于所述既有基础的侧面,所述微型桩下部朝向所述既有基础倾斜,所述微型桩的上部与所述既有结构底板相连接,所述微型桩远离所述既有结构底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既有基础底部。通过设置倾斜的微型桩,在微型桩通过自身强度和刚度增加既有基础承载面积和承载强度的同时,微型桩的另一端延伸至既有基础的底部,使微型桩与位于既有基础底部的地基土相结合,对既有地基进行了加固,减少既有基础在既有地基上的沉降,增强既有基础与既有结构底板结合部位的抗冲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42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388065.0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既有超高层建筑纠倾设计方法,涉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纠倾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迫降纠倾过程中截桩量难以精准掌握,建(构)筑物容易产生突沉、过倾(矫枉过正)、施工风险大、可控性差和纠倾效果不明显及施做效率低等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建筑物转动轴的位置和回倾量;2)计算建筑物的迫降量;3)确定掏土施工工艺和掏土量;4)确定截桩数量和截桩部位;5)在倾斜建筑物基础顶部布置监测装置监测回倾速率;6)确定防复倾加固工艺、控制标准。具有对超高层建筑防过倾和地基加固基桩截桩迫降与掏土迫降综合方法纠倾作业的精准操作与控制,并能够有效防止过倾、复倾等现象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17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92775.5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桩截除导向支架,包括液压千斤顶和固定立杆,液压千斤顶与固定立杆之间连接有立杆连接套管,固定立杆的上端设置有横杆连接器,横杆连接器螺栓连接有导向横杆,导向横杆安装有金刚石钻机,导向横杆上侧还焊接有与金刚石钻机配套的齿条导向横杆的自由端通设置有底座,底座包括连接钢管和方形钢板,连接钢管与导向横杆同轴螺栓连接,连接钢管的右端固接有方形钢板,方形钢板上开设有膨胀螺栓锚固孔。本支架质量轻、易操作、钻孔精度高,可根据具体钻孔部位调节钻机的高度,且制造成本低;对于特殊的工况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临时改装,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0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53960.X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截桩迫降量预测方法、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法,其中建筑截桩迫降量预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基于筏板各处位移连续且没有局部变形条件建立各桩迫降量的几何方程;基于截桩后桩群的力学关系建立桩群的力学平衡方程;基于截桩过程中桩基刚度特性建立各桩的物理方程;根据几何方程、力学平衡方程和和物理方程进行多参数联合求解,获得最大迫降量。使用该建筑截桩迫降量预测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对迫降纠偏作业的最大迫降量预测准确度差,进而容易导致纠偏作业出现偏差或失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53961.4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桩基体外后注浆装置及后注浆加固方法,其中桩基体外后注浆装置包含注浆管和芯管;所述注浆管的侧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出浆口;所述芯管设置于所述注浆管内部;所述芯管上部开口底部封闭;所述芯管上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密封结构;所述芯管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出浆口,所述第二出浆口位于两个密封结构之间;所述芯管能够沿所述注浆管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二出浆口能够分别和不同的所述第一出浆口连通。使用该桩基体外后注浆装置及后注浆加固方法,能解决现有的采用锚杆静压桩的基础加固方法受现场因素影响难以提高压桩力,导致加固效果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89013.7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基础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弯矩补偿型既有浅基础加固方法,依次包括:确定拟加固的既有基础;计算各既有基础承载弯矩MR和剪力VR;选择新增桩参数并对既有基础上部结构导荷;确定联合承台尺寸并确定桩数和桩位,使联合承台外围新增桩顶部产生负弯矩;计算各既有基础弯矩设计值M1,剪力设计值V1;对比MR和M1、VR和V1直至MR>M1、VR>V1。本申请具有在净空受限条件下有效提高既有基础承载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5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197605.5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持荷状态下构件既有内力综合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少量试验性竖向构件,采用表面应力测试法获得竖向构件内力N0,然后采用截桩称重法获得竖向构件内力N1,计算综合修正系数λ=∑N1/∑N0;对其余的竖向构件,采用表面应力测试法测得N0,并乘以综合修正系数λ,得到最终的竖向构件内力N1=λN0。该方法除了极少量的试验性竖向构件外,能够实现无需截断,即可完成承力测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特殊情况下承力修正,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3802.8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端应力集中区软弱夹层注浆加固方法,包括:首先,对桩基下方的软弱夹层进行钻探勘查处理,以确定软弱夹层的地质参数,软弱夹层包括与桩端对应的桩端土区域以及环绕桩端土区域外侧的桩周土区域;其次,对桩周土区域的土层缺陷进行渗透充填注浆处理;再次,对经过渗透充填注浆处理后的剩余土层缺陷进行劈裂注浆处理;最后,对桩端以下45º扩散角所包络的圆锥体区域进行压密注浆处理,圆锥体区域的高度与软弱夹层的厚度相同。本发明提供的桩端应力集中区软弱夹层注浆加固方法通过对桩基底部软弱夹层按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注浆机理由外向内进行复合注浆,最终达到桩端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64985.9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7/153 , C04B28/00 , E02D3/12 , C04B111/70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石膏/芒硝岩溶地基的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用于石膏/芒硝岩溶地基的注浆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高炉矿渣粉70~92份,钢渣粉8~30份,水250~350份。本发明提供的注浆料的高炉矿渣粉和钢渣粉在形成过程中均经历了高温熔融和快速冷却,使得其结构相对较为致密和稳定,这种结构稳定性避免了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当上述注浆料到达具备石膏/芒硝的环境时,高炉矿渣粉和钢渣粉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铝可以与石膏/芒硝中的硫酸根离子生成钙矾石并附着石膏/芒硝夹层上,从而达到阻断溶蚀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石膏/芒硝岩溶地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8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9328.6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截桩迫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物桩身轴力综合测试方法,依次包括:选择测试桩并在桩身表面安装应力传感器;读取应力传感器读数;对测试桩上应力传感器周边的表面混凝土切割并形成切槽,读取切槽后应力传感器读数;根据切槽前后应力传感器读数计算测试桩桩身轴力N0i;在测试桩上设置反力承台并安装千斤顶,使千斤顶支顶在反力承台和建筑基础底面之间;控制千斤顶加载至0.8N0i,截桩并读取千斤顶载荷N1i;取综合修正系数#imgabs0#得到所有桩身轴力Ni=λN0i。本申请具有为建筑截桩迫降施工的具体截桩桩位、截桩顺序提供重要依据,提高纠偏工作的安全性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