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4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64893.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及用于光轴调整的位移放大装置,所述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包括基座、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驱动器;其中,所述基座和一级杠杆为L型结构;所述一级杠杆的一端经第一柔性铰与基座的一端相连,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经第三柔性铰与二级杠杆的铰接端相连;所述二级杠杆的铰接端还经第二柔性铰与基座的端部连接;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一级杠杆经第一柔性铰绕基座转动,实现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推动二级杠杆经第二柔性铰绕基座转动,完成二级杠杆的自由端的位移放大。本发明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通过基座、一级杠杆和二级杠杆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对驱动器的位移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4352.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系统共孔径发射接收激光测距光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光电系统主设备,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的一侧;分色镜,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和所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一侧,且所述分色镜将测距激光耦合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主光路中,以完成测距激光与光电系统主光路共孔径发射及接收;发射及接收望远镜,设置于所述分色镜的一侧。有效利用光电系统的大口径发射接收天线,收集远距离目标回光能力强,结合光谱滤波、空间滤波、时序变光学增益等特点,解决了共孔径激光测距系统面临的内光路杂光干扰和近程大气后向散射光干扰等问题,盲区小、探测距离远,结构紧凑,有效减小了光电系统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4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85783.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束整形变换装置,包括:第一电调镜、第二电调镜、圆锥镜组光束变换器、分光取样镜和反射镜,输入激光光束依次经第一电调镜和第二电调镜的反射进入圆锥镜组光束变换器,所述圆锥镜组光束变换器射出的光束经分光取样镜和反射镜后获得输出光束;其中,所述圆锥镜组光束变换器包括凹锥镜、凸锥镜和镜筒,所述凹锥镜和凸锥镜分别设置于镜筒两端;所述凹锥镜为轴对称圆形截面透镜,光线入射面为凹圆锥面,另一面为平面;所述凸锥镜为轴对称圆形截面透镜,光线入射面为凸圆锥面,另一面为平面;且凹锥镜侧为激光光线输入端,凸锥镜侧为光线输出端。实现了从高斯束到环形束的激光束整形变换,能量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9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82967.X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共孔径望远镜收发光轴校准装置及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光源、成像探测系统、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发射瞄准镜、电调镜、分光镜、跟踪快反镜、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中继传输光路,其中光源、成像探测系统、第三反射镜、发射瞄准镜和电调镜位于望远镜机下,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镜、跟踪快反镜、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中继传输光路位于望远镜机上;本方案中可实现共孔径望远镜系统收发光轴的高效校准,光路校准方法简单、快速、精确高(取决于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成像探测系统分辨率,一般可达μrad量级),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光路校准时间约在数分钟,显著提高了望远镜系统光路检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85980.0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能量脉冲激光光子数测量装置及方法。脉冲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经平面采样分光镜分光;反射光衰减后进入光电倍增管,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压信号后输出至计算机的采集卡;透射光输送到能量计,能量计探测到透射光能量信号并输送到计算机;计算机中的测量软件根据采集卡的输入信号和能量计探测到的能量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光电倍增管的光电转换率。根据光电倍增管工作系数与采集卡获得的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待测脉冲光子数。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光子计数技术中的甄别器死时间限制和倍增管输出脉冲堆积效应的不足,可实现对纳秒级微能量脉冲激光信号的光子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76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412305.3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互锁模式的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包括二极管激光器线阵,从二极管激光器线阵发射的激光光路上还依次包括慢轴转换柱透镜、反射式平面光栅和外腔镜;所述反射式平面光栅与外腔镜之间设置有滤波装置。该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消除了因互锁模式导致合成激光束远场旁瓣,极大改善了合成光束光束质量,并提高了光谱合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58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59063.6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球阵列探测的BRDF快速测量装置,由激光器、光纤、光纤分束器、光功率计、二维调节激光准直机构、全封闭半球暗室、阵列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上位机组成。本发明无复杂机械结构和机电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半球型全封闭设计自带暗室实验环境,提高了系统环境适应性;通过半球空间密集型阵列探测,可以在2秒内一次性快速完成待测材料反射半球空间所有采样角度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无复杂的光学系统,采用光电探测器与高速数字电路采集模块这种简易通用模式实现多路信号快速采集处理,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6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710182871.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成像共轭的光瞳在线测量装置及校准方法,该方案包括有辅助校准楔镜、辅助校准光阑、分光镜、共轭成像镜头、CCD相机、电控平移台;装置在校准状态下,辅助校准楔镜、辅助校准光阑依次放入激光束中继光路中;分光镜放置于光瞳测量位置后;共轭成像镜头、CCD相机依次放置于分光镜后的光路;CCD相机固定于电控平移台上;装置在测试状态下,移除光路中的辅助校准楔镜和辅助校准光阑。该方案利用电控平移台改变CCD相机与共轭成像镜头目镜的距离S,实现对不同位置激光束光瞳的在线高精度扫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4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710185980.0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能量脉冲激光光子数测量装置及方法。脉冲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经平面采样分光镜分光;反射光衰减后进入光电倍增管,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压信号后输出至计算机的采集卡;透射光输送到能量计,能量计探测到透射光能量信号并输送到计算机;计算机中的测量软件根据采集卡的输入信号和能量计探测到的能量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光电倍增管的光电转换率。根据光电倍增管工作系数与采集卡获得的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的电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待测脉冲光子数。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光子计数技术中的甄别器死时间限制和倍增管输出脉冲堆积效应的不足,可实现对纳秒级微能量脉冲激光信号的光子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98822.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调光学镜架,包括镜框、与镜框铰接的固定板、安装镜框上且用于控制镜框沿X轴方向旋转的X轴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用于控制镜框沿Y轴方向旋转的Y轴驱动机构。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克服现有电调镜架驱动斜置镜片不便、体积大和在镜面滚转方向刚度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