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5356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1273070.3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F16F15/023 , F16F15/027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压减振致稳光学平台装置,包括光学平台、减振器、气压控制器和缓冲限位器;光学平台与减振器连接,减振器:用于光学平台的减振;减振器通过内部管路与气压控制器相连,气压控制器用于实时控制减振器内部气体压力;缓冲限位器设置于光学平台四周,缓冲限位器在运动载体突发姿态变化时,对光学平台进行缓冲限位保护。本发明针对现有地面实验室级光学平台不能根据载荷变化动态可调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调压减振致稳光学平台装置。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运动载体光学平台的稳定性,提高了光学系统的全任务周期的环境适应能力,解决了光学系统高频振动的隔离和低频共振峰抑制问题以及运动载体突发姿态变化时的缓冲限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9772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138537.0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空背景光亮度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中的指向扫描镜设置在俯仰电机上。第一分光镜的透射方向上依次设置色散光栅和线阵CCD。第二分光镜的反射方向上依次设置功率测量聚焦镜和单元传感元件。反射镜的反射方向上依次设置成像镜头和成像面阵CCD。寻北仪设置在方位旋转平台上。方位旋转平台、导电环垂直设置在方位电机上。方位电机、信息交换器、计算机和GPS设置在有自调平支腿的支撑平台上。本发明的测量装置具有天空背景光的积分亮度、光谱亮度测量和被测环境的成像记录功能,记录数据齐全;调整方便快捷,定位精度高;可实现全方位连续测量,工作效率高;能够实现多种场合的快速自调平,外场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7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544352.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系统共孔径发射接收激光测距光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光电系统主设备,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的一侧;分色镜,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和所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一侧,且所述分色镜将测距激光耦合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主光路中,以完成测距激光与光电系统主光路共孔径发射及接收;发射及接收望远镜,设置于所述分色镜的一侧。有效利用光电系统的大口径发射接收天线,收集远距离目标回光能力强,结合光谱滤波、空间滤波、时序变光学增益等特点,解决了共孔径激光测距系统面临的内光路杂光干扰和近程大气后向散射光干扰等问题,盲区小、探测距离远,结构紧凑,有效减小了光电系统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25321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810044590.2
申请日:2008-04-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对架空高压输电线除冰的方法,该除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激光器移动到距离覆冰架空高压输电线30m~100m处;对激光进行调焦,使激光在覆冰架空高压输电线上形成激光光斑;向覆冰架空高压输电线发射激光;使激光发射方向沿着覆冰架空高压输电线移动,以清除架空高压输电线上其余的覆冰。本发明能耗较低,可以在架空高压输电线带负载情况下进行远距离除冰,解决机械除冰所需的断电和近距离接触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325321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44590.2
申请日:2008-04-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对架空高压输电线除冰的方法,该除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激光器移动到距离覆冰架空高压输电线30m~100m处;对激光进行调焦,使激光在覆冰架空高压输电线上形成激光光斑;向覆冰架空高压输电线发射激光;使激光发射方向沿着覆冰架空高压输电线移动,以清除架空高压输电线上其余的覆冰。本发明能耗较低,可以在架空高压输电线带负载情况下进行远距离除冰,解决机械除冰所需的断电和近距离接触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4352.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系统共孔径发射接收激光测距光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光电系统主设备,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的一侧;分色镜,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和所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一侧,且所述分色镜将测距激光耦合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主光路中,以完成测距激光与光电系统主光路共孔径发射及接收;发射及接收望远镜,设置于所述分色镜的一侧。有效利用光电系统的大口径发射接收天线,收集远距离目标回光能力强,结合光谱滤波、空间滤波、时序变光学增益等特点,解决了共孔径激光测距系统面临的内光路杂光干扰和近程大气后向散射光干扰等问题,盲区小、探测距离远,结构紧凑,有效减小了光电系统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2535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73070.3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F16F15/023 , F16F15/027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压减振致稳光学平台装置,包括光学平台、减振器、气压控制器和缓冲限位器;光学平台与减振器连接,减振器:用于光学平台的减振;减振器通过内部管路与气压控制器相连,气压控制器用于实时控制减振器内部气体压力;缓冲限位器设置于光学平台四周,缓冲限位器在运动载体突发姿态变化时,对光学平台进行缓冲限位保护。本发明针对现有地面实验室级光学平台不能根据载荷变化动态可调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调压减振致稳光学平台装置。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运动载体光学平台的稳定性,提高了光学系统的全任务周期的环境适应能力,解决了光学系统高频振动的隔离和低频共振峰抑制问题以及运动载体突发姿态变化时的缓冲限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58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59063.6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球阵列探测的BRDF快速测量装置,由激光器、光纤、光纤分束器、光功率计、二维调节激光准直机构、全封闭半球暗室、阵列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上位机组成。本发明无复杂机械结构和机电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半球型全封闭设计自带暗室实验环境,提高了系统环境适应性;通过半球空间密集型阵列探测,可以在2秒内一次性快速完成待测材料反射半球空间所有采样角度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无复杂的光学系统,采用光电探测器与高速数字电路采集模块这种简易通用模式实现多路信号快速采集处理,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29772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38537.0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空背景光亮度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中的指向扫描镜设置在俯仰电机上。第一分光镜的透射方向上依次设置色散光栅和线阵CCD。第二分光镜的反射方向上依次设置功率测量聚焦镜和单元传感元件。反射镜的反射方向上依次设置成像镜头和成像面阵CCD。寻北仪设置在方位旋转平台上。方位旋转平台、导电环垂直设置在方位电机上。方位电机、信息交换器、计算机和GPS设置在有自调平支腿的支撑平台上。本发明的测量装置具有天空背景光的积分亮度、光谱亮度测量和被测环境的成像记录功能,记录数据齐全;调整方便快捷,定位精度高;可实现全方位连续测量,工作效率高;能够实现多种场合的快速自调平,外场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1561082U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20317609.6
申请日:2009-12-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叠层隔震支座,包括叠层隔震橡胶支座、支架、千斤顶、液压泵、高压油管。叠层隔震橡胶支座由橡胶片和松木板堆叠而成。橡胶片和松木板之间通过粘结剂粘接。千斤顶通过支架与叠层隔震橡胶支座固定连接。液压泵通过高压油管与千斤顶连接,液压泵调节千斤顶活塞升起的高度就可以起到调节高度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平台、车辆等系统的隔震支撑,尤其是能实现被支撑系统高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度可调,价格便宜,应用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