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406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710182871.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成像共轭的光瞳在线测量装置及校准方法,该方案包括有辅助校准楔镜、辅助校准光阑、分光镜、共轭成像镜头、CCD相机、电控平移台;装置在校准状态下,辅助校准楔镜、辅助校准光阑依次放入激光束中继光路中;分光镜放置于光瞳测量位置后;共轭成像镜头、CCD相机依次放置于分光镜后的光路;CCD相机固定于电控平移台上;装置在测试状态下,移除光路中的辅助校准楔镜和辅助校准光阑。该方案利用电控平移台改变CCD相机与共轭成像镜头目镜的距离S,实现对不同位置激光束光瞳的在线高精度扫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4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710185980.0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能量脉冲激光光子数测量装置及方法。脉冲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经平面采样分光镜分光;反射光衰减后进入光电倍增管,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压信号后输出至计算机的采集卡;透射光输送到能量计,能量计探测到透射光能量信号并输送到计算机;计算机中的测量软件根据采集卡的输入信号和能量计探测到的能量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光电倍增管的光电转换率。根据光电倍增管工作系数与采集卡获得的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的电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待测脉冲光子数。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光子计数技术中的甄别器死时间限制和倍增管输出脉冲堆积效应的不足,可实现对纳秒级微能量脉冲激光信号的光子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41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1044215.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光纤激光合束器,该方案包括有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安装夹具、底座、二维调节机构和激光器;激光器输出光纤与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对应熔接;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设置在安装夹具上;安装夹具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二维调节机构;二维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安装夹具的位置方向。该方案利用精密装调的多套一体化准直光学器件拼接组束,获得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提高高功率光纤合束器的实用性,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5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95359.5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F16K17/12 , F16K17/164 , F16K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舱泄压装置,包括气腔座、排气罩、密封件和气嘴接头;所述气腔座顶部设置排气密封口;所述密封件放置于排气密封口上,与排气密封口接触,在接触面形成密封;所述排气罩具有排气通道,与气腔座连接,设置于排气密封口上;所述气腔座与气嘴接头连接,排气密封口通过气嘴接头与光学舱连通。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光学舱泄压装置,实现激光系统光学舱内气体置换时的排气,以及气体置换后的光学舱的保压密封,保压值可设计;具有低耐压能力,能够适用于低压环境;采用纯机械式结构泄压,无需电控,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01260.2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化布局的外腔反馈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包括二极管激光器、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聚焦柱透镜和外腔镜,所述衍射光栅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的后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与衍射光栅之间设置一个聚焦柱透镜,所述聚焦柱透镜与慢轴转换柱透镜组成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前端一倍焦距以内,且二极管激光器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后焦面;所述二极管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及聚焦柱透镜后,光束将平行出射,且垂直入射到外腔镜上,经外腔镜反射后,激光经过原光路返回原发光单元,形成完整的振荡回路;本发明使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系统减小近一半的尺寸,从而降低了激光器系统的整体体积规模,进一步实现了系统的紧凑化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6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56319.X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闭环调整的板条激光扩束准直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器、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第二球透镜、计算机、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相互正交放置;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分别与步进电机连接;计算机分别与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连接;板条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依次穿过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和第二球透镜后射入远场探测系统;计算机接收远场探测系统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运行从而控制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的位置。该方案能够保证板条激光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都具有较好的准直效果,调节精度高,准直效果好,操作安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23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69525.X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所述的能量计含有吸收体,热电偶传感器,吸收体支架,圆筒状的隔热体,数据采集系统,外壳。吸收体采用高纯石墨材料制成的圆锥体结构,吸收体内部为圆锥状的空心腔体;吸收体支架通过螺纹与外壳固定连接,吸收体的圆锥体中部和圆锥体底部均设置在支架上。隔热体设置在外壳内。热电偶传感器粘接在吸收体表面沉孔上。吸收体上沉孔底端与吸收体外表面的距离为吸收体壁厚的40%,沉孔沿圆锥体母线方向及垂直于母线方向等距离设置,沿圆锥体母线方向上任意两个沉孔之间的距离小于吸收体的圆锥体母线长度的10%。本发明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能够显著提高高能激光能量测量精度,并提升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的测试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811413928.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光纤激光高占空比一维拼接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底板,后面板,前面板,调节装置以及封装外壳;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光纤出口;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出光口;每个所述光纤出口间隔相同,且中心高度与所述出光口的中心高度相同;所述调节装置上安装有多个准直光学元件;所述准直光学元件包括:尾纤和准直端;所述尾纤远离准直端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出口;所述准直端远离尾纤的一端的端面正对所述出光口;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准直光学元件的空间位置,使所述准直端的中心轴与所述出光口和光纤出口的中心高度一致,且每个所述准直端的端面间隔相同。本发明通过将准直光学元件进行整齐排列,可以实现多路光的组束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0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610970297.3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2315 , H01S5/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封装装置,所述的封装装置将N个三棱柱组成正N边形装置实体,通过拉紧装置实体中上下对称的锥形的上压块和下压块,装置实体向外均匀扩展,压紧了装置实体外对应的N个二极管模块,在N个二极管模块交界的位置处添加焊料并在高温炉中融化焊料,常温冷却后,拆除装置模块,得到了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本发明的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封装装置改善了冷却器上二极管模块的分布均匀性,提高了晶体棒的泵浦性能,安装方便快捷,简单高效,提升了二极管模块的安全性,实现了较小规格的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封装。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43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3900.8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板合束器的多光束共孔径相干合成装置,本方案包括激光种子源、相位调制器、激光放大器、平板合束器、光电传感器、合成控制器。利用平板合束器将多束激光放大器输出的激光合成为一束,多个光电传感器探测每束激光的合成效率,并通过合成控制器控制相位调制器对激光的相位进行闭环控制,使合成的效率最高,实现高效率、高光束质量激光相干合成输出。本发明可实现激光的高效优质的功率合成,可合成路数无物理限制,一体化合成器件使用方便,适合高功率、紧凑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