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28723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003830.X
申请日:2014-01-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冷却型一维波面校正装置,包括底座、驱动器和镜片,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所述冷却腔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驱动器设置在底座上并穿过冷却腔底部的通孔与盖在冷却腔上的镜片粘结。冷却物质从冷却板底部水嘴流入,从顶部水嘴流出,在冷却腔中冷却物质与镜片充分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主动冷却。当哈特曼探测到条形光斑长度方向波面起伏时,给对应的驱动器通过接插件加载相应的电压或电流,驱动器带动镜面上下运动,镜片的镜面产生形变,从而实现对波面面形的一维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1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56261.3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测量装置。高能激光束从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测量装置入口入射,进入吸收腔,入射到反射锥上,经反射锥反射后,光能被吸收体吸收,分布在吸收体外表面的多个分立热电偶传感器,测量吸收体不同区域的温升,数据采集部件根据温升所对应区域的质量及比热值,结合能量修正系数,就能计算出入射激光的总能量。本发明采用由锥面与柱面交替组成的阶梯状反射锥,锥体表面为镜面反射,既可以降低从出口逸出的能量,又能使激光能量分配到吸收体上不同区域,加快热传导过程。吸收体由带V型槽的环带分段式连接而成,通过调整吸收体上分立环带的质量和V型槽的参数,可提高热平衡时间和降低温度梯度,提高激光能量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82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56373.4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外腔反馈的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二极管激光光源、第一光栅、第二光栅和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光源包括有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准直透镜和慢轴准直透镜;二极管激光光源输出的激光束入射到第一光栅上发生衍射,衍射后的光束射入第二光栅上,光束经过第二光栅合束后射入外腔镜;外腔镜与光束传播方向垂直,其作用是提供反馈激光同时实现激光的输出。该方案对二极管激光光源与第一光栅之间的距离、第二光栅与外腔镜之间的距离无严格要求,光路空间体积减小,装调方便灵活,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及工程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0449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82846.6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激光束杂散光能量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含有数个吸收光阑,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光阑固定支架,引线,温度采集模块,网络交换机,上位机。吸收光阑为硬铝或紫铜制成的圆环形结构,吸收光阑迎光面设置有环形的V型槽,表面为氧化铝和氧化钛混合物涂层。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粘接于吸收光阑背光面设置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固定槽位中。热电偶温度传感器采用串联连接,并通过引线电连接至温度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网络交换机、上位机通过网线组建成为分布式测量系统。本发明可有效实现高能激光束杂散光大范围复杂分布的动态测量,并显著提高测量精度,标准化模块设计使得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9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710182967.X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共孔径望远镜收发光轴校准装置及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光源、成像探测系统、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发射瞄准镜、电调镜、分光镜、跟踪快反镜、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中继传输光路,其中光源、成像探测系统、第三反射镜、发射瞄准镜和电调镜位于望远镜机下,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镜、跟踪快反镜、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中继传输光路位于望远镜机上;本方案中可实现共孔径望远镜系统收发光轴的高效校准,光路校准方法简单、快速、精确高(取决于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成像探测系统分辨率,一般可达μrad量级),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光路校准时间约在数分钟,显著提高了望远镜系统光路检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04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10520691.8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光斑薄片放大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将便于利用非稳腔获得的高光束质量、低功率环形激光光束多次以不同的光束尺寸通过同一薄片增益介质或薄片增益介质序列的不同孔径区域,实现高激光功率密度的等光通量激光提取,不但有效的抑制了ASE并实现较高的光光转换效率,还可以避免薄片上径向激光不均匀引起的温度梯度和温度致光学畸变。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6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656319.X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闭环调整的板条激光扩束准直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器、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第二球透镜、计算机、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相互正交放置;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分别与步进电机连接;计算机分别与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连接;板条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依次穿过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和第二球透镜后射入远场探测系统;计算机接收远场探测系统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运行从而控制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的位置。该方案能够保证板条激光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都具有较好的准直效果,调节精度高,准直效果好,操作安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16569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448322.2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激光能量计校准装置,所述装置含有4支大功率卤钨灯、8个卤钨灯固定支架、反射锥、反射锥固定架、冷却风扇、调节螺杆、平板能量计、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转接底座、电源线、电能表、信号引线、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反射锥为正四棱台结构,外表面为经过喷砂镀金的涂层,4支大功率卤钨灯安装在反射锥的4个侧面。平板能量计为圆饼形结构,外表面为经过抛光镀金的涂层。反射锥、平板能量计均通过螺纹与调节螺杆连接,二者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杆的螺纹来调整。本发明可实现对锥腔型高能激光能量计的校准,并显著提升对大功率高能激光能量计的校准功率和校准精度,校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83325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72571.5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变蓄冷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设置在封装壳体内的取热冷板、释热冷板、骨架材料、相变材料和隔热材料;取热冷板和释热冷板之间设置有骨架材料;骨架材料与释热冷板和取热冷板采用层式堆叠交错设置;骨架材料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封装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材料;取热冷板内设置有取热回路;释热冷板内设置有释热回路;取热回路中设置有取热载冷剂;释热回路中设置有释热载冷剂;封装壳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孔和相变材料加注口。该方案利用释热回路、取热回路和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无需采用额外能源,整体装置体积较小,能耗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71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421058.9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阶梯锥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测量装置,光线从能量计入口进入吸收腔,入射到反射体上,经反射体反射后,光能被吸收腔吸收,温度测量部件测量吸收体各区域的温升,再结合质量和比热值计算出各区域的能量增量。反射体和吸收体腔壁都设置有水流通道,通过通水来带走大部分热量。水循环部件根据水流进入吸收体和反射体前后的温度变化和流量,就可以间接计算出由水带出的激光能量。数据采集部件根据温度测量部件测得的能量和水循环部件测出的能量,即可计算出入射激光的总能量。本发明采用阶梯状的发射锥作为反射体,吸收体做成筒形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抗激光损伤阈值低以及测温精度、热损失和光能逸出造成的影响,具有高效费比、测试效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