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373639.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铁路多目标智能综合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杂环境下泥石流、滑坡、崩塌三类典型地质灾害对于铁路线路危险性的量化计算模型,并将车线动力学引入线路优化,提出了铁路乘车舒适度量化评估模型,进而构建综合考虑线路工程费用、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线路乘车舒适度的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搜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解,并结合边界效益法和拥挤度算法构建粒子群的多目标迭代进化机制,得到铁路线路多目标综合优化解,即优选的线路方案。本发明能提升铁路线路设计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73639.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铁路多目标智能综合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杂环境下泥石流、滑坡、崩塌三类典型地质灾害对于铁路线路危险性的量化计算模型,并将车线动力学引入线路优化,提出了铁路乘车舒适度量化评估模型,进而构建综合考虑线路工程费用、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线路乘车舒适度的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搜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解,并结合边界效益法和拥挤度算法构建粒子群的多目标迭代进化机制,得到铁路线路多目标综合优化解,即优选的线路方案。本发明能提升铁路线路设计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75229.6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三维快速建模与动态更新方法,包括模型快速构建、最小影响域的确定和模型动态更新三个步骤;其中,模型快速构建过程中将模型进行解耦处理,利用离散的横断面数据,构建离散的线路基元模型,并在线路基元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几何着色器和并行计算,快速对几何数据进行扩展,并同时处理构建多个基元模型;之后,通过铁路线路三维模型场景树来管理线路基元模型,并利用哈希表完成线路基于模型名称和其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修改线路空间位置时,根据最小影响域准则更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该方法采用并行计算、GPU协同建模和自适应三维模型局部更新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而且当线路数据发生变更时,三维模型可快速响应,实现动态刷新。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075229.6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三维快速建模与动态更新方法,包括模型快速构建、最小影响域的确定和模型动态更新三个步骤;其中,模型快速构建过程中将模型进行解耦处理,利用离散的横断面数据,构建离散的线路基元模型,并在线路基元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几何着色器和并行计算,快速对几何数据进行扩展,并同时处理构建多个基元模型;之后,通过铁路线路三维模型场景树来管理线路基元模型,并利用哈希表完成线路基于模型名称和其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修改线路空间位置时,根据最小影响域准则更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该方法采用并行计算、GPU协同建模和自适应三维模型局部更新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而且当线路数据发生变更时,三维模型可快速响应,实现动态刷新。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4719.0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阶段高速铁路线路舒适度评价方法,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的原始数据及待测路线的线路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所述列车的牵引参数及振动基础参数;基于牵引力算法,根据所述牵引参数和所述线路数据得到所述列车的牵引仿真结果,所述牵引仿真结果用于描述列车的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牵引仿真结果、所述振动基础参数及所述线路数据,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程得到轨道加速度数据;根据所述轨道加速度数据和预设舒适度规则对待测路线进行舒适度评价,得到所述待测路线的舒适度评价结果;本发明有助于在设计阶段减轻后续改进和调整的负担,从而提高了线路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4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11939.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N5/02 , G06Q50/4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信息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站场设备BIM动态建模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构建站场设备语义信息模型;基于站场设备语义信息模型进行BIM建模得到站场设备BIM动态模型;基于最小影响域对站场设备BIM动态模型进行自动更新。本发明通过对站场设备进行分类表示,总结并基于树状结构与超图语义准确描述了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最后构建了站场设备的语义信息模型,基于语义信息模型,实现自动构建站场设备BIM动态模型。并且通过基于最小影响域的模型更新算法;在完成自动BIM建模后,对更改操作可自动求取最小影响范围,并对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删除重建;实现了动态建模和自动更新,极大提升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41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38842.5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7 , G06Q30/0202 , G06Q30/0283 , G06Q50/08 , G06F17/10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选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高铁选线的经济据点‑线路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研究区域;构建研究区域中经济据点和高铁线路的有向网络;判断有向网络中经济据点之间的可连接性,获得由起点至终点不同线路的走向方案作为概略路径构建概略路径集;分析高铁线路对经济据点产生的潜在经济影响;评价概略路径的耦合协调度。通过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在高速铁路选线工作中,考虑了高铁对经济据点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据点社会经济属性与其同铁路线路之间的耦合影响,全面量化了经济据点‑线路评价指标,获得了更科学准确的经济据点与线路的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117936.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方法,包括:基于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优化模型;基于坡度变化率阈值法来完成测点几何归属的初始识别;基于直曲自适应方法重构一条初始纵断面线形;基于点线一致性对初始纵断面线形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最终的重构纵断面线形。本发明方案考虑了测点几何归属识别、规范约束及禁区约束等问题,基于直曲自适应方法重构一条初始纵断面线形后再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重构纵断面线形,显著提高了复杂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设计的精度与准确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重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8842.5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7 , G06Q30/0202 , G06Q30/0283 , G06Q50/08 , G06F17/10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选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高铁选线的经济据点‑线路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研究区域;构建研究区域中经济据点和高铁线路的有向网络;判断有向网络中经济据点之间的可连接性,获得由起点至终点不同线路的走向方案作为概略路径构建概略路径集;分析高铁线路对经济据点产生的潜在经济影响;评价概略路径的耦合协调度。通过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在高速铁路选线工作中,考虑了高铁对经济据点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据点社会经济属性与其同铁路线路之间的耦合影响,全面量化了经济据点‑线路评价指标,获得了更科学准确的经济据点与线路的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0866.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N5/02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智能选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知识图谱驱动的岩溶区铁路智能选线方法。根据铁路线路相关设计规范及岩溶区处置相关规范要求构建岩溶区选线知识图谱;基于岩溶区选线知识图谱构建风险‑成本双目标线路优化模型;基于知识图谱查询功能采用铁路智能选线算法生成某一研究区域的多个备选线路;基于风险‑成本双目标线路优化模型分别求取各备选线路的双目标解算结果;基于多准则锦标赛决策对各备选线路的双目标解算结果进行优选性排序,最优双目标解算结果对应的备选线路即为最终推荐线路。本发明能够考虑多维环境因素的影响、满足多重复杂耦合约束,并能平衡难以量化且相互冲突的多元评价目标,以获取高质量线路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