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胸墙浇筑的门架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261051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9489.5

    申请日:2011-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胸墙浇筑的门架,包括门架主体和行走系统,所述门架主体包括围囹结构的承重衍架,承重衍架下方设有支腿,支腿下端设有滑轮;所述行走系统包括驱动系统和轨道,所述门架主体通过滑轮滑动支撑在轨道上,所述滑轮的控制电路与驱动系统相连;所述承重衍架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手拉葫芦的吊点。本发明通过可移动式门架,利用安装在门架主体上的拉葫芦吊运模板,解决了模板吊运和安装困难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施工效率低、成本高且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同时本门架上设有的H型钢为块石的吊运提供了施工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适用于胸墙的浇筑。

    一种水泥搅拌桩桩群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629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26516.9

    申请日:2018-02-08

    Inventor: 罗柳 王雷 唐如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结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水泥搅拌桩桩群施工方法。利用搅拌设备将水泥翻浆和软土土层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形成搅拌桩,在搅拌桩桩顶节段初凝前,对桩顶节段进行再次搅拌并扩大搅拌设备的搅拌范围,将搅拌桩顶节段产生的水泥翻浆与相邻的搅拌桩处于初凝状态前的桩顶节段和两者之间的软土土层进行充分混合,直至两根搅拌桩的桩顶节段相互交错重叠形成勾连为一体的整体结构,依次施工其余搅拌桩,形成桩顶结构完全勾连为一体的搅拌桩桩群。本发明利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时返出的水泥浆液形成扩大的桩头结构,将所有水泥搅拌桩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解决了水泥搅拌桩桩体之间软弱地基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一种深水梳形滑道井字梁安装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204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31689.9

    申请日:201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节段匹配预制、滚动预拼装及水下安装施工为一体的深水梳形滑道井字梁安装施工方法。它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需要潜水员长时间潜水作业,施工风险较大;滑道井字梁由于同时受风浪和水流影响,标高和轴线对位难以控制,无法满足滑道井字梁上轨道的高精度安装要求的难题,本发明对滑道井字梁的预制线型、预拼装线型及安装线型实行动态调控,梁段的施工全过程中不产生误差积累,使得梁段尺寸精确,线型精准;具有科技含量高、工厂化、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环保等优点;亦可以促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机电制造技术与船台滑道建设施工工艺的有机结合。

    一种深水梳形滑道井字梁安装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2042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431689.9

    申请日:201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节段匹配预制、滚动预拼装及水下安装施工为一体的深水梳形滑道井字梁安装施工方法。它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需要潜水员长时间潜水作业,施工风险较大;滑道井字梁由于同时受风浪和水流影响,标高和轴线对位难以控制,无法满足滑道井字梁上轨道的高精度安装要求的难题,本发明对滑道井字梁的预制线型、预拼装线型及安装线型实行动态调控,梁段的施工全过程中不产生误差积累,使得梁段尺寸精确,线型精准;具有科技含量高、工厂化、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环保等优点;亦可以促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机电制造技术与船台滑道建设施工工艺的有机结合。

    一种水泥搅拌桩桩群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6292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126516.9

    申请日:2018-02-08

    Inventor: 罗柳 王雷 唐如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结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水泥搅拌桩桩群施工方法。利用搅拌设备将水泥翻浆和软土土层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形成搅拌桩,在搅拌桩桩顶节段初凝前,对桩顶节段进行再次搅拌并扩大搅拌设备的搅拌范围,将搅拌桩顶节段产生的水泥翻浆与相邻的搅拌桩处于初凝状态前的桩顶节段和两者之间的软土土层进行充分混合,直至两根搅拌桩的桩顶节段相互交错重叠形成勾连为一体的整体结构,依次施工其余搅拌桩,形成桩顶结构完全勾连为一体的搅拌桩桩群。本发明利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时返出的水泥浆液形成扩大的桩头结构,将所有水泥搅拌桩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解决了水泥搅拌桩桩体之间软弱地基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一种新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140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26500.8

    申请日:2018-02-08

    Inventor: 王雷 罗柳 唐如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36 E02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在设计施工位置钻孔,向钻孔内下放直径小于钻孔直径的中空成品桩,下放过程中保持成品桩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将灌注管下端伸入到成品桩桩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对接近灌注管下端的管身与成品桩内壁进行密封,然后向灌注管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从成品桩内靠近其底部的桩身通孔流入到钻孔与成品桩之间的间隙内,直至混凝土从钻孔底部一直延伸至钻孔顶部,待混凝土初凝后,移除灌注管,完成灌注桩的施工。本发明直接利用成品桩作为受力结构,而灌注的混凝土只作为成品桩与钻孔孔壁之间的填充和连接结构,并不参与整体受力,综合了两种桩体结构的优点。

    一种新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140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126500.8

    申请日:2018-02-08

    Inventor: 王雷 罗柳 唐如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在设计施工位置钻孔,向钻孔内下放直径小于钻孔直径的中空成品桩,下放过程中保持成品桩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将灌注管下端伸入到成品桩桩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对接近灌注管下端的管身与成品桩内壁进行密封,然后向灌注管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从成品桩内靠近其底部的桩身通孔流入到钻孔与成品桩之间的间隙内,直至混凝土从钻孔底部一直延伸至钻孔顶部,待混凝土初凝后,移除灌注管,完成灌注桩的施工。本发明直接利用成品桩作为受力结构,而灌注的混凝土只作为成品桩与钻孔孔壁之间的填充和连接结构,并不参与整体受力,综合了两种桩体结构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