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器衬套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1483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8728.8

    申请日:2009-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21/0551 B60G2204/1222 F16F1/16 F16F1/3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稳定杆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且覆膜不容易自橡胶弹性体剥离的稳定器衬套。稳定器衬套(1L、1R)包括:筒状的橡胶弹性体(10L),其由含有弹性体(102L)和渗透性润滑剂(103L)的自润滑橡胶制造,该橡胶弹性体(10L)在径向内侧具有用于保持稳定杆(903)的保持孔(100L),并且利用托架(2L、2R)安装在车辆(9)的车身(95)上;覆膜(11L),其覆盖保持孔(100L)的内周面,并且含有具有巯基的树脂(110L),该覆膜(11L)能够追随橡胶弹性体(10L)的变形而变形;以及润滑膜(12L),通过橡胶弹性体(10L)的渗透性润滑剂(103L)透过覆膜(11L)并渗出到覆膜(11L)的表面上而在覆膜(11L)的表面上形成该润滑膜(11L),并且该润滑膜(11L)与稳定杆(903)的外周面相对滑动地接触。

    稳定器衬套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71483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0980138728.8

    申请日:2009-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21/0551 B60G2204/1222 F16F1/16 F16F1/3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稳定杆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且覆膜不容易自橡胶弹性体剥离的稳定器衬套。稳定器衬套(1L、1R)包括:筒状的橡胶弹性体(10L),其由含有弹性体(102L)和渗透性润滑剂(103L)的自润滑橡胶制造,该橡胶弹性体(10L)在径向内侧具有用于保持稳定杆(903)的保持孔(100L),并且利用托架(2L、2R)安装在车辆(9)的车身(95)上;覆膜(11L),其覆盖保持孔(100L)的内周面,并且含有具有巯基的树脂(110L),该覆膜(11L)能够追随橡胶弹性体(10L)的变形而变形;以及润滑膜(12L),通过橡胶弹性体(10L)的渗透性润滑剂(103L)透过覆膜(11L)并渗出到覆膜(11L)的表面上而在覆膜(11L)的表面上形成该润滑膜(11L),并且该润滑膜(11L)与稳定杆(903)的外周面相对滑动地接触。

    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3124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075530.6

    申请日:2017-02-13

    Abstract: 提供一种既能确保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较硬的弹性特性和良好的耐久性又能获得针对托架的轴向的脱离阻力的新型构造的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在稳定器衬套(10)中,在与橡胶弹性体(12)重叠的托架(16)设置有沿轴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中间直线部(44),并且,在两端部分设置有沿轴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且从橡胶弹性体(12)的轴向端部突出至外侧的端部直线部(48、48),另一方面,在中间直线部(44)与各端部直线部(48、48)之间设置有朝内周侧开口且沿周向延伸的槽状部(46、46),各槽状部(46、46)与橡胶弹性体(12)的轴向两侧部分重叠,并且托架(16)的中间直线部(44)的内周面半径尺寸比端部直线部(48、48)的内周面半径尺寸小。

    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3124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075530.6

    申请日:2017-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863 B60G7/02 B60G17/02 F16F1/3835 F16F1/3849

    Abstract: 提供一种既能确保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较硬的弹性特性和良好的耐久性又能获得针对托架的轴向的脱离阻力的新型构造的粘接式的稳定器衬套。在稳定器衬套(10)中,在与橡胶弹性体(12)重叠的托架(16)设置有沿轴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中间直线部(44),并且,在两端部分设置有沿轴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且从橡胶弹性体(12)的轴向端部突出至外侧的端部直线部(48、48),另一方面,在中间直线部(44)与各端部直线部(48、48)之间设置有朝内周侧开口且沿周向延伸的槽状部(46、46),各槽状部(46、46)与橡胶弹性体(12)的轴向两侧部分重叠,并且托架(16)的中间直线部(44)的内周面半径尺寸比端部直线部(48、48)的内周面半径尺寸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