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85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010959874.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3 , H01M10/6563 , H01M10/6567 , H01M10/48 , H01M10/42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船用电池集装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包括至少一带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船用电池集装箱,带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船用电池集装箱包括一集装箱箱体、以及固定于集装箱箱体内的一循环风新风子系统、一冷水子系统、一应急通风子系统和一控制系统;循环风新风子系统、冷水子系统、应急通风子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置于或部分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的一储能单元放置区域。本发明的一种带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船用电池集装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电池集装箱在充电、放电、转运、存储各种工况下的电池冷却与内部环境控制功能,提高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94181.0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H01M50/502 , H01M50/503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底装式电连接器的动力电池单元,其包括动力电池单元箱体,还包括连接器母侧和连接器公侧;动力电池单元箱体的底部设有凹槽,连接器母侧嵌设于凹槽内;连接器母侧包括母侧底座,母侧底座上连接有母侧柔性框;母侧柔性框上嵌设有母侧集成接头;连接器公侧包括公侧底座,公侧底座上连接有公侧柔性框,公侧柔性框上嵌设有公侧集成接头;母侧集成接头上设有母接头、就位确认孔和两个导向槽;公侧集成接头上设有公接头、导向柱以及就位确认针。本发明使动力电池单元和电网的接通与断开,能够随电池单元的落位安装和起吊同时完成,接通与断开过程不必人工手动干预,操作效率高,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2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93479.X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多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及其系统架构;船用多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包括集装箱箱体和电池系统,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子系统,每个电池子系统的电芯均相同,每个电池子系统的电池包均相同,每个电池子系统的电池成组方式均相同;每个电池子系统均设有电池管理系统;集装箱箱体上设有快速连接器。本发明中电池均衡性高,有利于电池寿命的延长;系统冗余性高;接口连接器配置参数小,尺寸小,经济性高;可组成不同的电力系统构架,使用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2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94147.3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56 , H01M10/42 , H01M10/44 , B60L53/80 , B63H2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单元及其使用、充电和故障维护方法;动力电池单元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多个锂电池包;箱体上开设有箱门;箱体内设有搁架和内部控制柜;锂电池包和内部控制柜均设于搁架上;锂电池包与内部控制柜电连接;内部控制柜连接有对外快速接口;对外快速接口嵌设于箱体的侧面;箱体内腔的底部上固设有导轨,搁架底部固设有滚轮,滚轮滑设于导轨上;搁架和箱体之间设有可拆卸式的锁止机构。本发明使动力电池系统形成标准化单元模块,电池包可连同搁架移出箱体进行维护;可以避免电池在船上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船舶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03853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59874.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3 , H01M10/6563 , H01M10/6567 , H01M10/48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船用电池集装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包括至少一带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船用电池集装箱,带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船用电池集装箱包括一集装箱箱体、以及固定于集装箱箱体内的一循环风新风子系统、一冷水子系统、一应急通风子系统和一控制系统;循环风新风子系统、冷水子系统、应急通风子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置于或部分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的一储能单元放置区域。本发明的一种带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船用电池集装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电池集装箱在充电、放电、转运、存储各种工况下的电池冷却与内部环境控制功能,提高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4301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38110.4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冷却系统缩比模型及其工况模拟验证方法,属于船舶冷却系统技术领域。一种船舶冷却系统缩比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冷却管路、淡水冷却管路,中央冷却单元;所述海水冷却管路包括海水池,海水柜,海水加热器,缩比海水泵组单元及相关阀、附件等,所述缩比海水泵组单元是海水冷却系统的循环动力源,海水池中的海水经海水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海水柜,流入中央冷却单元后排至海水池中;所述淡水冷却管路包括淡水热水柜,缩比淡水泵组单元及相关阀、附件等,所述淡水热水柜设有蒸汽加热盘管,所述缩比淡水泵组单元是淡水冷却管路的循环动力源;海水冷却管路、淡水冷却管路通过中央冷却单元进行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0393479.X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多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及其系统架构;船用多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包括集装箱箱体和电池系统,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子系统,每个电池子系统的电芯均相同,每个电池子系统的电池包均相同,每个电池子系统的电池成组方式均相同;每个电池子系统均设有电池管理系统;集装箱箱体上设有快速连接器。本发明中电池均衡性高,有利于电池寿命的延长;系统冗余性高;接口连接器配置参数小,尺寸小,经济性高;可组成不同的电力系统构架,使用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98663.3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50/50 ,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2 , H01M10/6567 , E05C9/00 , E06B3/36 , E06B3/48 , E06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电池动力单元的门端结构,门端上设有中门板,中门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侧门板;两个侧门板分别铰接于集装箱箱体;中门板与其中一个侧门板铰接;中门板和集装箱箱体之间设有第一锁接件;侧门板与集装箱箱体之间设有第二锁接件;中门板上设有人员出入口、冷却水接口和通风口;冷却水接口位于人员出入口的下方,通风口设于人员出入口的上方;两个侧门板上各设有一个电接口;其中一个侧门板上还嵌设有控制屏幕;控制屏幕设于电接口的上方。本发明适应了船舶布置特点的同时满足了集装箱式电池动力单元在船上正常使用所需的接口、检修、通风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278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337137.8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运输功能的浮船坞,其包括浮箱,浮箱的左舷和右舷均设有坞墙;浮箱的举升甲板和浮箱的设计吃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2米;坞墙包括首坞墙和尾坞墙;首坞墙和尾坞墙之间不直接连接,首坞墙的尾部和尾坞墙的首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船长的一半;浮箱内设有多个压载区;该多个压载区对称分布于船中线的两侧;船中线每侧的压载区均沿船中线方向并排分布;压载区包括2~3个压载水舱,每个压载区均连接有1个压载泵;压载区内的压载水舱沿浮箱宽度方向并排分布。本发明可以实现一船多用,适用于多种作业模式,在增加船舶使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8258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504485.6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PC: B63B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载系统、浮船坞和浮船坞系统;其中,该压载系统由多组压载单元构成;压载单元包括注入阀、排出阀、变频水泵和吸入口;注入阀设置于注水口处;排出阀设置于出水口处;变频水泵设置于注入阀和排出阀之间;吸入口设置于浮船坞的压载水舱中;进行移船上驳作业时,外部的控制站控制各压载水舱对应的压载单元中的注入阀或排出阀开启,向各压载水舱对应的压载单元中的变频水泵发送相应的变频信号,以控制变频水泵对应压载水舱的流量,从而使移船上驳过程中浮船坞保持水平状态。本发明可以提高浮船坞压载系统的流量控制精确度,使浮船坞可以实现作为下水半潜驳的移船上下驳功能,扩展了浮船坞的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