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601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75311.4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缓冲吸热和慢化功能的核燃料运输容器外壳,所述外壳分为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通过设置在所述上部外壳端部上壳端部挡板导向合盖,沿着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布置有若干排气孔,用于吸振材料吸热气化后的排气;所述上部外壳左侧和所述下部外壳右侧分别布置有减震垫;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吸振材料,所述外壳内部位置安装有中子慢化板,所述中子慢化板通过螺柱焊接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侧;在所述中子慢化板四周布置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外围通过薄壁不锈钢板整体包裹。在事故情况下保护核燃料组件,避免组件受到振动和冲击而造成损坏、防止污物污染、保持燃料组件次临界状态和辐射安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70573.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3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内外检漏管处的温度信息,将温度信息和温度阈值比较,监测内外检漏管处的状态;获取辐照初始监测参数和辐照数据进行老化监测;获取裂纹信息,根据裂纹信息,获取裂纹拓展预测分析数据;获取超越事件分析信息,根据超越事件分析信息和临界信息,获取超限时间分析结果。能够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进行全面监测,提升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及时发现反应堆压力容器存在的问题,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10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7853.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林绍萱 , 翁娜 , 矫明 , 邵长磊 , 刘润发 , 杨星 , 黄磊 , 佟辉 , 李成武 , 唐力晨 , 艾卫江 , 薛国宏 , 陈宇清 , 刘畅 , 陶宏新 , 姚彦贵 , 巢孟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线圈外围需设计换热器进行冷却,堆顶散热损失大,结构设计复杂,整体高度较高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在容器内下部区域设置燃料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于容器内上部区域的上部支撑组件内,上部支撑组件周侧设置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主体包括导流筒组件,导流筒上下端开口,导流筒壁为密封结构以分割冷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容器内的一回路冷却剂沿容器内壁进入燃料组件换热后向上流动,从上部支撑组件顶部穿过并流经一二回路换热组件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通过一回路冷却剂的密度差实现全自然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53599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38334.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堆内构件的智能监测方法和系统,涉及核电站智能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瞬态识别模块、设备紧固件应力松弛监测模块以及设备流场数字孪生模块,所述瞬态识别模块、设备紧固件应力松弛监测模块以及设备流场数字孪生模块与显示模块相连,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切换各个监测模块的入口,手动输入控制各个模块完成相应的监测计算。本发明不需要新增监测硬件传感器。可提高反应堆堆内构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0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51104.3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邵长磊 , 林绍萱 , 高峰 , 李成武 , 艾卫江 , 邹建荣 , 白勇军 , 张艳婷 , 刘建文 , 陈祖盼 , 李传毅 , 胡靖东 , 秦炎锋 , 陈武 , 周松林 , 孙竞 , 陈龙海 , 贺小明 , 陈广立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的六自由度摇摆装置及工作方法,涉及运动模拟仿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摇摆装置负载能力差、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负载能力以及运动速度,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运动平台以及竖向设置在运动平台下方的三个支撑平台,三个支撑平台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个支撑平台均通过两条支链与运动平台连接,每个支撑平台上的两条支链沿着竖直方向呈轴对称布置,每条支链对应设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支撑平台上竖向设置的导轨滑动连接,每个滑块的底部连接一个剪叉机构,每个剪叉机构均通过至少一组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的底座上,所述支撑平台上还固定设有用于控制电机驱动单元的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446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75948.3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平中开式双组件燃料运输容器及其拆装方法,容器包括外壳、内壳和内外壳联接装置;所述外壳分为外壳上部和外壳下部,所述外壳上部和所述外壳下部之间形成中分面,所述外壳中分面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由内壳门板包围组成,所述内壳门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端部设置快速装拆锁紧装置,所述内壳内侧布置有中子吸收板,所述内壳与燃料接触部位设置有若干橡胶压紧块;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内外壳联接装置连接。本运输容器具有在正常运输和操作过程中保护新燃料组件避免受到振动和冲击而造成损坏、防止污物污染、保持燃料组件次临界状态、可供燃料组件垂直装卸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847711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514769.6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平中开式双组件燃料运输容器,包括外壳、内壳和内外壳联接装置;所述外壳分为外壳上部和外壳下部,所述外壳上部和所述外壳下部之间形成中分面,所述外壳中分面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由内壳门板包围组成,所述内壳门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端部设置快速装拆锁紧装置,所述内壳内侧布置有中子吸收板,所述内壳与燃料接触部位设置有若干橡胶压紧块;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内外壳联接装置连接。本运输容器具有在正常运输和操作过程中保护新燃料组件避免受到振动和冲击而造成损坏、防止污物污染、保持燃料组件次临界状态、可供燃料组件垂直装卸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351928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0514768.1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缓冲吸热和慢化功能的核燃料运输容器外壳,所述外壳分为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通过设置在所述上部外壳端部上壳端部挡板导向合盖,沿着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布置有若干排气孔,用于吸振材料吸热气化后的排气;所述上部外壳左侧和所述下部外壳右侧分别布置有减震垫;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吸振材料,所述外壳内部位置安装有中子慢化板,所述中子慢化板通过螺柱焊接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侧;在所述中子慢化板四周布置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外围通过薄壁不锈钢板整体包裹。在事故情况下保护核燃料组件,避免组件受到振动和冲击而造成损坏、防止污物污染、保持燃料组件次临界状态和辐射安全状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