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0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7853.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林绍萱 , 翁娜 , 矫明 , 邵长磊 , 刘润发 , 杨星 , 黄磊 , 佟辉 , 李成武 , 唐力晨 , 艾卫江 , 薛国宏 , 陈宇清 , 刘畅 , 陶宏新 , 姚彦贵 , 巢孟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线圈外围需设计换热器进行冷却,堆顶散热损失大,结构设计复杂,整体高度较高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在容器内下部区域设置燃料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于容器内上部区域的上部支撑组件内,上部支撑组件周侧设置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主体包括导流筒组件,导流筒上下端开口,导流筒壁为密封结构以分割冷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容器内的一回路冷却剂沿容器内壁进入燃料组件换热后向上流动,从上部支撑组件顶部穿过并流经一二回路换热组件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通过一回路冷却剂的密度差实现全自然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6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73167.6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实现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多通道流动稳定性调节试验装置和方法,包括管侧回路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管侧回路,管侧回路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去离子水箱、离心泵、预热器、入口联箱、入口支路、试验本体管侧以及板式换热器,且多个入口支路并行连接;去离子水箱内流体由离心泵驱动流入预热器中,并经过预热器加热升温到预定温度后进入入口联箱,而后通过并联入口支路进入试验本体管侧内,经由试验本体壳侧高温流体加热后流入板式换热器中,通过板式换热器的降温后流回去离子水箱内。本发明实现不同工况下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流动不稳定边界快速查找和精确控制,简化了流动不稳定查找流程和人工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9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38332.7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2B35/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智能监测方法和系统,包括设备热工性能监测模块,设备流场数字孪生模块,传热管流致振动监测模块,传热管磨损监测模块,设备疲劳损伤监测模块、设备松动部件监测模块、数据及文件管理模块,确定原有的测点,获取各个测点的数据;将获取的各个测点的所有数据进行热工性能计算分析后输出二次侧数据;将所述二次侧数据进行流场分布计算后输出流场数据;利用流场后处理算法、传热管管间参数算法以及流弹稳定比算法对流场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传热管流致振动结果;利用磨损预测算法对传热管的磨损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堵管方法,大大减少了蒸汽发生器检修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核电站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4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27714.X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全 , 刘畅 , 矫明 , 张伟 , 应秉斌 , 唐力晨 , 巢孟科 , 张锴 , 景益 , 林绍萱 , 贺寅彪 , 邵长磊 , 李晨 , 门启明 , 张星亮 , 黄俊 , 姚彦贵 , 尤岩 , 张毅成 , 李经怀 , 杨星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缓解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磨损的系统和方法,属于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内套筒、传热管束和初级分离器,所述内套筒、传热管束和初级分离器均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和内套筒之间形成下降通道,所述下降通道的入口出设置有阻力元器件。通过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服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由于流场不均或流速过快导致传热管束发生流致振动磨损,在不影响换热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了传热管束破裂事故的发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