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77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8236.7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4 , G21C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设计,包括一个半球状的顶盖球冠,所述顶盖球冠的边缘处设置有锥形的锥段,所述顶盖球冠的外壁与锥段的外壁相切,所述锥段远离顶盖球冠的一端设置有顶盖法兰,所述顶盖法兰与锥段的连接处以圆角圆滑过渡,所述顶盖法兰的内柱面与顶盖球冠的内壁相交,所述顶盖法兰与顶盖球冠内壁的相交处以圆角过渡,所述顶盖法兰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顶盖法兰的主螺栓孔。优点在于:整体式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较分体式顶盖(球冠与法兰焊接)的设计,减少了一条主焊缝,降低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役检测的难度,且球冠与法兰衔接处采用锥段结构以相切形式连接,可最大程度减小在役状态下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0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7128.7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陕西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洪福 , 李娜 , 孙超超 , 丁宗华 , 邢华艳 , 刘晓强 , 陈煜 , 朱宇平 , 张廷健 , 廖家麒 , 刘波 , 陈立义 , 余金龙 , 李荣博 , 刘润发 , 石秀强 , 苏有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用耐高温全氟醚橡胶功能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该核电厂用耐高温全氟醚橡胶功能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全氟醚橡胶100份,氧化锌3~5份,碳纳米管0.05份,N990炭黑10~15份,矽丽粉5~10份,防老剂40201.5份,硫化剂1~2.5份,TAIC 0.3~0.8份,ZrV2O715~20份。本发明还包括该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核电厂用耐高温全氟醚橡胶功能材料具有耐高温、抵御辐照、抵御腐蚀的特性,能够保障核岛装备6年正常运行及核岛事故时保持稳定密封状态,保证核岛装备密封部位的可靠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44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38238.X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21C13/028 , G21C1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外壁面有多孔涂层的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它包括碗状壳体结构以及外壁上固定的多孔涂层,所述多孔涂层通过不锈钢粉末以喷涂方式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大幅增加汽化核心数,加速气泡成核速度;增大换热面积;使气泡长大和逸出的同时,搅动局部的流体,增强表面对流,从而增强流体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壁面的换热能力,相比光滑的外表面可提高流体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壁面相应位置处的临界热流密度50%以上,有利于堆内熔融物堆内滞留的实施,可提高核电厂在事故情况下的安全裕度,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76304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22240.9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雷蒙赛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用液压螺母,其具有液压螺母串缸结构,所述液压螺母串缸结构包括一级油缸;一、二级活塞;二级油缸;三级油缸;三级活塞;压紧块;压紧环一;压紧环二;油路块;内六角堵头;锥面螺纹短管;螺套;卡圈;压紧环三;压紧环四;C形密封圈;圆柱销;内六角平圆头螺钉;母接头;接头;以及公接头。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用液压螺母,较传统螺栓拉伸机设计,替代了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组件中的普通螺母,同时具有主螺栓组件的预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41341.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备吊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切换高度的核电厂压力容器导向栓装置及吊装方法。可切换高度的核电厂压力容器导向栓装置,包括:延伸筒和芯杆;所述延伸筒具有导向孔,包括定位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内具有定位孔,所述导向段外壁用于与吊具配合,所述导向段的定位孔与短导向栓的定位部配合;所述芯杆包括杆体和支撑台,所述杆体穿过所述延伸筒的导向孔,所述支撑台固定在所述杆体的预定位置用于起吊时托起所述延伸筒,所述杆体下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短导向栓的定位部可拆卸连接,解决了吊装下部堆内构件时无法定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09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55029.3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平台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撑裙,包括圆柱形的筒体以及在所述筒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排均匀分布的带管嘴的排气孔和进水孔。该海上平台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撑裙具有轻质、紧凑的有益效果,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在各种环境载荷条件下(包括堆舱倾斜、摇摆等)起到支撑反应堆本体结构和一回路管道的作用。同时在高累计快中子注量辐照环境下,仍然可以保证寿期内反应堆本体结构位置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5128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38104.X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下开盖的反应堆装换料系统及方法,涉及核电检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换料技术路径长、拆装难度大的问题,缩短了路径、降低了拆装难度,具体方案如下:包括位于堆芯水池水下且处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下方的转运装置和设置在乏池区域水下的换料台架,堆芯水池内还设有用于将转运装置举升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靠近于换料台架,所述转运装置上固定设有举升装置,举升装置的顶部固定设有用于调整托盘姿态的姿态调整装置,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螺栓拆装的螺栓操作装置,乏池区域处还设有桥吊和换料机,所述桥吊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部结构在换料台架与转运装置之间的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70573.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3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内外检漏管处的温度信息,将温度信息和温度阈值比较,监测内外检漏管处的状态;获取辐照初始监测参数和辐照数据进行老化监测;获取裂纹信息,根据裂纹信息,获取裂纹拓展预测分析数据;获取超越事件分析信息,根据超越事件分析信息和临界信息,获取超限时间分析结果。能够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进行全面监测,提升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及时发现反应堆压力容器存在的问题,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10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7853.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林绍萱 , 翁娜 , 矫明 , 邵长磊 , 刘润发 , 杨星 , 黄磊 , 佟辉 , 李成武 , 唐力晨 , 艾卫江 , 薛国宏 , 陈宇清 , 刘畅 , 陶宏新 , 姚彦贵 , 巢孟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线圈外围需设计换热器进行冷却,堆顶散热损失大,结构设计复杂,整体高度较高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在容器内下部区域设置燃料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于容器内上部区域的上部支撑组件内,上部支撑组件周侧设置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主体包括导流筒组件,导流筒上下端开口,导流筒壁为密封结构以分割冷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容器内的一回路冷却剂沿容器内壁进入燃料组件换热后向上流动,从上部支撑组件顶部穿过并流经一二回路换热组件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通过一回路冷却剂的密度差实现全自然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