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支撑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000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18471.3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支撑装置,主要由铰接臂组件、辅助支撑臂、刀杆导向支撑组件、X向定位板、Y向定位板、Z向定位板、X向压紧组件、Y向压紧块、Z向压紧组件组成。通过安装在床身左、右两侧的定位板和压紧组件、压紧块实现辅助支撑臂的定位和固定,再利用辅助支撑臂的安装孔实现对机床加长刀杆和攻丝组件精确定位和可靠径向刚度约束,进而为机床加长刀杆和攻丝组件提供强大的抵抗加工负载的支撑能力。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可靠。

    一种高精度耐高温核辐射的阀门位置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468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13102.8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耐高温核辐射的阀门位置采集装置,可用于高温和核辐射环境下工作阀门的阀杆位置信息采集,实现阀门开关过程中的全位置检测和控制。本发明主要包含密封壳、保护壳、位置传动装置、旋转变压器和磁性传动元件。本发明安装于阀门执行机构上,直接连接阀杆采集位置信息,实现阀门全位置实时检测。通过磁性传动元件非接触运动传递,实现装置的主体部件与阀门压力介质相互隔离,降低了泄漏风险。通过旋转变压器线圈采用聚酰亚胺材质的绝缘层,提高了耐高温和核辐射的性能。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行程内阀门位置实时采集,检测精度高,且具有耐高压、不受阀门内介质影响、耐高温、耐核辐射、结构紧凑、简单可靠等优点。

    一种硬质脆性材料的高效冲击破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83119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0922291.X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质脆性材料的高效冲击破碎装置,主要由前接头、外管、配气机构、内缸、活塞、卡环、后接头、锤头、排气管路组成;前接头安装在外管上;配气机构安装在内缸上;内缸通过前接头压紧安装在外管内;活塞与内缸的内腔滑动配合;锤头与后接头滑动配合,通过卡环进行轴向限位,后接头安装在外管上;排气管路安装在外管上,其出口方向背离被破碎物体;锤头上等距离间隔焊接有破碎齿,用于对硬质脆性材料进行多点冲击破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高效破碎硬质脆性材料、破碎后的碎块体积较小且均匀,可有效防止破碎拆除过程中排气气流将破碎粉尘卷入空气环境。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一种高精度耐高温核辐射的阀门位置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09763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894994.3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度耐高温核辐射的阀门位置采集装置,可用于高温和核辐射环境下工作阀门的阀杆位置信息采集,实现阀门开关过程中的全位置检测和控制。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密封壳、保护壳、位置传动装置、旋转变压器和磁性传动元件。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阀门执行机构上,直接连接阀杆采集位置信息,实现阀门全位置实时检测。通过磁性传动元件非接触运动传递,实现装置的主体部件与阀门压力介质相互隔离,降低了泄漏风险。通过旋转变压器线圈采用聚酰亚胺材质的绝缘层,提高了耐高温和核辐射的性能。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全行程内阀门位置实时采集,检测精度高,且具有耐高压、不受阀门内介质影响、耐高温、耐核辐射、结构紧凑、简单可靠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刀架自动进给机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85212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538505.X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刀架自动进给机构,涉及便携式机床。所述刀架自动进给机构包括机座、旋转托板、拨杆总成、刀架、螺母、丝杠及星轮,机座安装在工件上,旋转托板安装在机座上,并可相对机座旋转,旋转托板用于安装刀架并带动刀架旋转,拨杆总成包括可伸缩的拨杆,拨杆用以拨动星轮,螺母固定在刀架上,螺母与丝杠相啮合,丝杠与星轮相连,通过拨杆拨动星轮,带动丝杠旋转,使得丝杠与螺母的啮合实现刀架的自动进给。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现了自动进刀,而且具有机构简单,传动比大的特点,可大大减小传动系统结构尺寸和重量,故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制造难度,提高产品的经济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利用主传动的动力源,减少动力源数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