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6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75948.3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平中开式双组件燃料运输容器及其拆装方法,容器包括外壳、内壳和内外壳联接装置;所述外壳分为外壳上部和外壳下部,所述外壳上部和所述外壳下部之间形成中分面,所述外壳中分面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由内壳门板包围组成,所述内壳门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端部设置快速装拆锁紧装置,所述内壳内侧布置有中子吸收板,所述内壳与燃料接触部位设置有若干橡胶压紧块;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内外壳联接装置连接。本运输容器具有在正常运输和操作过程中保护新燃料组件避免受到振动和冲击而造成损坏、防止污物污染、保持燃料组件次临界状态、可供燃料组件垂直装卸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5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71009.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22C19/05 , C22C1/02 , C22C27/04 , C22C30/00 , C22F1/10 , C22F1/18 , B21C37/02 , B21C37/04 , G21F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屏蔽用富镝镍钨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核能特种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根据镍、铬、钨、镝合金化原理,在镍基奥氏体合金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加入合适比例的镍、铬、钨、镝可制备得到高镝和高钨含量耐腐蚀性能优良的镍钨合金材料,该材料主要由奥氏体和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的(Ni,Cr,W)5Dy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本发明富镝镍钨合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和加工成型性优良的优点,可作为中子和光子协同屏蔽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28393.5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中子慢化及吸收一体化复合屏蔽钇基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钇基合金材料的主要成分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组成:B:0.05~10.0%,Cr≤10.0%或Al≤10.0%;其余成分为钇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制备的钇基合金材料的晶粒大小在10~50μm。所述耐高温中子慢化及吸收一体化复合屏蔽钇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特种真空冶炼工艺,在原料配料时,主要原料成分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组成进行原料配料:B:0.05~10.0%,Cr≤10.0%或Al≤10.0%,其余成分为钇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配料后称量的全部原料进行特种冶炼,得到合金熔体,并浇铸成型;b.将上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合金铸锭依次经热锻或热压、热轧、冷轧、退火及氢化等工艺,最终制得耐高温中子慢化及吸收一体化复合屏蔽钇基合金材料板材。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7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29645.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安徽应流久源核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563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4 , G21F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硼‑石墨屏蔽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屏蔽体生产技术领域,在碳化硼粉体中加入石墨粉,通过机械混合均匀后,经造粒、制坯和烧结工艺,即得到碳化硼‑石墨陶瓷屏蔽体,选择合适的石墨加入量及适当的烧结温度可调整屏蔽体的相对密度,可得到致密度更高的碳化硼‑石墨屏蔽体材料,致密度可达到70%以上,致密度高的屏蔽体性能优异,使用性能更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12847711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514769.6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平中开式双组件燃料运输容器,包括外壳、内壳和内外壳联接装置;所述外壳分为外壳上部和外壳下部,所述外壳上部和所述外壳下部之间形成中分面,所述外壳中分面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由内壳门板包围组成,所述内壳门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端部设置快速装拆锁紧装置,所述内壳内侧布置有中子吸收板,所述内壳与燃料接触部位设置有若干橡胶压紧块;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内外壳联接装置连接。本运输容器具有在正常运输和操作过程中保护新燃料组件避免受到振动和冲击而造成损坏、防止污物污染、保持燃料组件次临界状态、可供燃料组件垂直装卸等功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