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9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4059.7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湾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五羊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移位辅助装置,涉及建筑移位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顶升器、顶部连接板、滑移座、平移单元和转向单元组成的行走执行部,以及态势感知部和联控单元;平移单元与滑移座连接,用于推动滑移座及其上的顶升器和建筑物平移,通过多个行走执行部交替顶升和平移,实现待移位建筑物的移动;转向单元通过转向电机驱动转动齿轮带动顶升器转动,改变行走执行部的行走方向;联控单元控制多个顶升位移机构的行走执行部,根据态势感知部反馈的信息,自适应制行走执行部的抬升和移动,实现建筑物从起始点到目标终点的自动移动;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灵活和安全的自动化抬升移动技术,解决大型建筑搬运时稳定性和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24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066901.5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临沂国际生态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桥梁横向限位装置和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竖向支撑限位件(1)、水平拉结件(41)和斜向受压支撑件(43);一对竖向支撑限位件(1)分别设置在桥梁(2)的两侧,一对斜向受压支撑件(43)的上端分别与一对竖向支撑限位件(1)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斜向受压支撑件(43)与竖向支撑限位件(1)之间形成钝角夹角,一对斜向受压支撑件(43)的下端分别向内侧下方倾斜延伸并固定在桥梁(2)的桥墩结构上;水平拉结件(41)水平拉结在一对斜向受压支撑件(43)与一对竖向支撑限位件(1)的连接节点之间。本发明能在桥梁两侧提供稳定的限位,确保桥梁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19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41111.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桥顶升装置及其顶升方法,该装置包括:固设于墩柱上的滑移基座;与拱脚固定连接的托盘梁,托盘梁与滑移基座相对设置;支设于托盘梁下方的顶升千斤顶,通过顶升千斤顶可向上顶推托盘梁;安装于托盘梁上的水平千斤顶,水平千斤顶可顶推滑移基座从而将拱桥的水平推力传递给墩柱并控制托盘梁与滑移基座间的距离。本发明在托盘梁上设置了水平千斤顶,利用水平千斤顶将拱桥的水平推力传递给墩柱,且水平千斤顶顶推滑移基座并支撑在滑移基座和托盘梁之间,利用水平千斤顶能够精确的控制托盘梁与滑移基座间的距离,实现精确控制拱脚的水平位移。且本发明的顶升装置在拱桥下未设置任何结构,能够保证桥下净空,保障桥下正常交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7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61760.X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3/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基础筏板结构整体平移的方法,其包括:S1第一段导洞开挖,第一段导洞在筏板底以下放坡开挖;S2利用上部结构自重静压桩基础,桩基础达到设定压桩力后停止压桩,静压桩桩顶与筏板底预留安装顶升件的空间;S3安装顶升件,将顶升件安装于静压桩顶部,且将顶升件与控制泵站连接;S4顶升件顶升伸缸,将静压桩的支撑力主动施加于筏板基础,筏板及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顶升件传递至静压桩;S5进入下一标准段的施工,循环施工S3~S4;S6建筑物底部施工空间全部开挖完成,筏板及上部结构荷载全部转换至顶升件及静压桩上,形成平移施工作业空间。本申请具有稳定土体边坡、降低筏板悬空冲切破坏的概率,以及均匀沉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5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74718.9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座更换方法,包括桥梁、原支座、原支座垫石、千斤顶一、切割线、千斤顶二、螺旋垫块、新支座垫石和新支座;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本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了上部桥梁标高变化,造成桥梁的附属建筑及设施等的破坏;本发明中支座更换方法是静态支座更换,对桥梁前后状态没有影响,不会产生桥梁姿态变化;本发明中控制系统为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同步控制的液压泵站,从而满足了不同位置千斤顶定值加压的需要,也就确保了能够根据计算荷载对桥梁不同位置进行逐级加压以便进行力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99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36260.3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交替步履式平移方法,该建筑物交替步履式平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平移建筑物托盘底部设置多个步履行走装置;B、将设置的步履行走装置分为A、B两组;C、通过液压泵站、同步控制系统对各步履行走装置进行控制;本发明的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顶推及牵拉工艺中受力集中问题,步履式交替平移方法能够分散顶推力,多点控制保证建筑物平移精度;采用步履式交替平移能避免滑动面不平整,保证上部建筑物整体平稳;多方向平移中仅需要调整步履行走装置安装方向即可,不需要在额外受力方向设置顶推或牵拉点;步履行走装置为自平衡体系,对滑道梁及桩基产生的水平力较小,不需进行特殊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46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68732.3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穆钜(上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4G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走器装置,本发明解决了顶推或牵拉千斤顶的稳定性问题,又克服了轨道的不平整度和非线性,以及平移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同时避免了滑靴滑移过程中的卡滞现象,行走器装置实际使用时,行走器装置通过顶部连接板和构件的底部托盘梁连接在一起,并采用螺钉固结,工作时,顶升油缸竖向顶起构件,顶推油缸水平顶推,油缸的顶推力作用在底座和滑移座之间,由于底座在轨道上的摩擦系数远远大于底座和滑移座之间的摩擦副上的摩擦系数,因此底座会坐在轨道上不会移动,滑移座带着顶升油缸一起产生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带动构件一起移动,实现平移的目的,多台行走器装置共同作用,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或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643717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7983.2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穆钜(上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交替顶推施工系统,包括滑移底座、油缸机构、顶推油缸机构和位移传感器,滑移底座的底部设有数个顶升油缸,用以将滑移底座向上顶升,油缸机构设于滑移底座上表面的一端,用以推动顶推油缸机构,位移传感器设于滑移底座上表面的另一端,用以采集顶推油缸机构的步距行程,顶推油缸机构设于滑移底座上表面,并设于油缸机构与位移传感器之间,且与油缸机构相连,滑移底座的上表面上还开设有用以顶推油缸机构移动的滑移槽。使用本发明的同步交替顶推工作能避免传统顶推工作中落回步序,防止被顶推物在落回步序中产生偏差,对被顶推物造成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604310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17802.9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式液压平板车运输系统及方法,包括数个自行式液压平板车、托换系统和托盘结构,数个自行式液压平板车相平行排列设置,托换系统包括若干千斤顶组和与其相连的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千斤顶组的顶升,千斤顶组设于相应的自行式液压平板车上,托换系统上方设有用以放置结构物的托盘结构。本发明能够实现被运输结构物荷载有效地传递至自行式液压平板车,消除了由于自行式液压平板车变形对结构物产生的影响,有效保证了被运输结构物的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16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24736.3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E01D2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跨箱梁整体超高交替顶升施工系统及方法,通过控制两组可主动施加顶升力的千斤顶,在一组千斤顶顶升结束后,将该组千斤顶的顶升力均匀线型的转移到第二组千斤顶上,进行交替式连续的顶升作业。本发明提供的跨线桥超高交替顶升施工方案,能够确保顶升时桥梁结构安全和顶升精度及桥梁整体落梁后的线形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周期、降低建筑能耗、保障城市生态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