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7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9076.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励刚 , 芮智 , 王吉文 , 徐潇源 , 汤伟 , 谭振飞 , 李端超 , 严正 , 汪伟 , 施路炜 , 叶海峰 , 徐斌 , 章莉 , 马伟 , 高博 , 丁国成 , 陈庆涛 , 丁津津 , 李金中 , 谢毓广 , 张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电站有功‑无功运行包络计算方法和计算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网络拓扑,建立网络线性潮流模型;基于电网安全约束,构建储能电站运行包络矩形模型;基于储能出力需求,构建储能电站运行包络扩展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储能电站的运行包络,将电力系统的电压约束映射为储能电站的输出限制,本发明首先构建了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功率运行包络矩形模型,用于在满足电压约束的条件下,为储能电站控制提供更大灵活性,随后,通过在p‑q平面上寻找新顶点生成五边形扩展操作包络,从而提升储能电站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5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0995970.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10 , H02J3/46 , H02J3/00 , G06F18/213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光伏出力相关性的表后系统光伏分解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所述方法为:基于min‑max归一化对历史量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定义用户净负荷数据的上下包络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表后光伏装机容量估计;基于DBSCAN聚类,对典型用户负荷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基于用户负荷特征曲线建立表后光伏用户负荷拟合模型,基于光伏出力相关性建立表后光伏用户的光伏出力拟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光伏出力相关性系数求解模型;基于求解所得光伏出力相关性系数,结合表后光伏用户的净负荷实时量测数据,进行表后光伏出力实时分解。本发明基于有限的量测信息实现表后光伏出力的实时分解,能够增强表后光伏用户对表前侧的可观性,有助于制定最优调度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5796.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40 , G06N20/00 , G06N7/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矩独立法的交通网‑配电网不确定因素重要程度的确定方法以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取待确定交通网‑配电网中满足设定条件的不确定因素,之后获取多个不确定因素中的任一当前不确定因素对应的第一分布特征信息,并将当前不确定因素和除当前不确定因素以外的其他不确定因素输入PCK模型,得到第二分布特征信息,进一步将不确定因素输入PCK模型,得到第三分布特征信息,最后基于第一分布特征信息、第二分布特征信息以及第三分布特征信息,获取各不确定因素对应的概率联合流全局灵敏度指标信息,并根据概率联合流全局灵敏度指标信息确定各不确定因素的重要程度。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交通网‑配电网中的不确定因素重要程度的确定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997874.8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两周期数据关联的智能配电网抗差动态状态估计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配电网量测变换,建立统一量测模型,转第2步;2进行超短期功率预测,并对矩阵计算并行化加速,转第3步;3判断是否为SCADA采样时刻,如果是,利用μM‑PMU和SCADA量测量共同形成全量测模型,转第4步;否则,根据μM‑PMU量测量形成线性量测模型;若该步为一个周期内的第一个μM‑PMU采样时刻,转第6步;4进行静态抗差状态估计;转第5步;5进行动态滤波内部量更新,关联两周期数据;转第6步;6进行动态滤波,转第7步;7根据动态模型进行状态预测;本发明关联前后两个周期内的数据,有效利用静态抗差状态估计的估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9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081814.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B64U10/00 , H04L67/12 , H04L41/12 , H04L41/0654 , B64U101/20 , B64U10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通导融合电力应急无人机的配电系统灾后负荷恢复方法,具体包括:基于新型配电系统信息物理耦合特征,通过建立信息‑物理协同恢复框架,包含配电系统负荷恢复框架、信息网络恢复框架及通导融合无人机‑信息网络协同恢复框架,实现灾后配电系统的快速恢复。除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配电系统通导融合无人机接入及灾后信息–物理协同恢复优化模型,通过对无人机接入及灾后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系统模型进行优化,最大化无人机接入模型后的系统效益,以提高无人机在新型配电系统灾后负荷恢复场景中的效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31925.6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14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合动态极端环境模拟的配电网保供需求预测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极端环境电力数据库并分类标定,获取标定数据库,基于此提取用电行为构建用电需求响应模型。按照极端环境模拟信息提取参数,结合配电网分布特性等数据建模生成仿真模型。根据标定数据库构建策略库,对模拟参数优化确定优化参数,基于优化参数优化仿真模型,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极端环境下对配电网保供需求预测不准确、不全面、不灵活且缺乏持续优化机制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保障配电网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运行和持续供电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7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8313.4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主体隐私保护的虚拟电厂分布式调度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S1,获取各个分布式虚拟电厂的调度策略;S2,根据当前迭代的轮次计算各个虚拟电厂的扰动衰减;S3,基于所述扰动衰减,在所述调度策略中添加差分隐私扰动,分别计算各个虚拟电厂添加扰动后的调度策略;S4,基于各个虚拟电厂添加扰动后的调度策略,通过优化调度得到售能策略;S5,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若否,执行步骤S1,若是,基于当前的售能策略重新计算调度策略,实现虚拟电厂分布式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虚拟电厂交互过程的隐私保护、考虑隐私保护花费的代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0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74095.9
申请日:2024-08-26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峰‑碳市场耦合下的虚拟电厂控制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虚拟电厂在不同场景下的风电数据、燃气轮机数据以及电价数据;步骤S2,根据预设的约束数据、所述的风电数据、所述燃气轮机数据以及所述电价数据,构建调峰‑碳市场耦合的虚拟电厂调度模型;步骤S3,通过求解所述虚拟电厂调度模型,得到所述虚拟电厂的运行策略。本发明聚合以风电机组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及以燃气轮机为代表的传统机组同时参与电力调峰市场以及碳市场。能够支持虚拟电厂在同时参与碳市场和调峰市场下收益最大化;另外也支持虚拟电厂在保证一定收益的情况下,将碳排放降低到最小。以此来适应虚拟电厂调节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0605.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柜控制系统及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开关单元的电源开关柜;控制系统包括切换模块、自动控制模块及手动控制模块;开关单元与切换模块连接;切换模块根据自动控制信号连接自动控制模块,以及断开与手动控制模块的连接;切换模块根据手动控制信号连接手动控制模块,以及断开与自动控制模块的连接。通过自动控制模块实现对开关柜进行自动控制,通过手动控制模块实现对开关柜进行手动远程控制,通过切换模块实现对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之间的切换,进而在5G或有线网络出现故障无法对开关柜自动控制时,可以通过切换模块切换至手动控制模式,对开关柜进行手动远程控制,增加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54464.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直流电网输电通道统一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省间交直流电网基础数据;根据省间交直流电网基础数据构建省间交直流电网直流等效模型;根据省间交直流电网直流等效模型构建省间等效直流统一网络的输电通道。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考虑交流网络和直流网络特点的同时,简洁、有效地枚举出省间输电通道并计算输电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