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2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9276.4
申请日:2024-12-10
IPC: G06Q50/06 , H02J3/00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碳耦合市场下基于智能合约的虚拟电厂管理系统,包括调峰信息上报智能合约模块、虚拟电厂日前优化调度智能合约模块、虚拟电厂日内执行智能合约模块和虚拟电厂日后收益结算智能合约模块;调峰信息上报智能合约模块用于获取和存储调峰信息;虚拟电厂日前优化调度智能合约模块用于将调峰信息代入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在链外进行求解;虚拟电厂日内执行智能合约模块用于执行验证合格的最优调度计划;虚拟电厂日后收益结算智能合约模块用于根据执行信息求解基于广义纳什议价的虚拟电厂收益分配模型,获得虚拟电厂各资源主体的最优收益分配方案并执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自动进行公平的收益分配,同时充分保障数据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9273.0
申请日:2024-12-10
IPC: G06Q50/06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F21/60 , G06F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碳耦合市场环境下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虚拟电厂内所有参与主体建立委员会,包括主代表节点和多个其他成员节点;S2、建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S3、主代表节点应用KKT条件在区块链之外求解该模型;S4、主代表节点将获得的最优解进行加密并存储至区块链,然后广播至所有其他成员节点;S5、各其他成员节点通过区块链上的验证机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验证,并通过投票机制判断最优解是否正确,若是,则虚拟电厂执行该最优解进行调度,否则,确定新的主代表节点并返回步骤S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调峰‑碳耦合市场中实现高效的资源优化,同时确保市场参与的公正性与数据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89604.5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Q50/2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电能量交易全环节的用电碳责任分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力系统电能量交易全环节分为中长期交易、日前交易和实时交易;S2、建立火电机组动态碳排放强度模型与储能设备碳排放强度模型;S3、将电力系统碳排放流依据交易信息拆分为多笔中长期交易碳排放流和/或电力现货交易碳排放流,以交易为主体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分解与网损分摊;S4、设计日前交易碳排放流与中长期交易碳排放流、交易碳排放流与物理实际碳排放流的衔接机制,进行考虑电能量交易全环节的电力系统用电侧碳责任分摊核算。有益效果是与物理实际电力系统良好衔接,促进发用电主体为管控碳风险积极参与市场交易、提高用电侧碳计量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7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8313.4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主体隐私保护的虚拟电厂分布式调度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S1,获取各个分布式虚拟电厂的调度策略;S2,根据当前迭代的轮次计算各个虚拟电厂的扰动衰减;S3,基于所述扰动衰减,在所述调度策略中添加差分隐私扰动,分别计算各个虚拟电厂添加扰动后的调度策略;S4,基于各个虚拟电厂添加扰动后的调度策略,通过优化调度得到售能策略;S5,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若否,执行步骤S1,若是,基于当前的售能策略重新计算调度策略,实现虚拟电厂分布式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虚拟电厂交互过程的隐私保护、考虑隐私保护花费的代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0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74095.9
申请日:2024-08-26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峰‑碳市场耦合下的虚拟电厂控制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虚拟电厂在不同场景下的风电数据、燃气轮机数据以及电价数据;步骤S2,根据预设的约束数据、所述的风电数据、所述燃气轮机数据以及所述电价数据,构建调峰‑碳市场耦合的虚拟电厂调度模型;步骤S3,通过求解所述虚拟电厂调度模型,得到所述虚拟电厂的运行策略。本发明聚合以风电机组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及以燃气轮机为代表的传统机组同时参与电力调峰市场以及碳市场。能够支持虚拟电厂在同时参与碳市场和调峰市场下收益最大化;另外也支持虚拟电厂在保证一定收益的情况下,将碳排放降低到最小。以此来适应虚拟电厂调节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1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9270.7
申请日:2024-12-10
IPC: G06Q30/0202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碳耦合市场下基于广义纳什议价的虚拟电厂收益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虚拟电厂聚合模型;S2、以最大化虚拟电厂整体利润为目标,基于收益‑成本因素建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收益‑成本因素包括负荷用电效用、调峰市场收益、电网交互收益、碳市场收益、弃光成本和调峰偏差惩罚;S3、求解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S4、根据步骤S3获得的最优解,以最大化广义纳什议价效用函数为目标,构建基于广义纳什议价的虚拟电厂收益分配模型并进行求解,获得虚拟电厂各聚合主体的收益分配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虚拟电厂各分布式主体的科学调度,同时提高各主体参与电碳耦合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549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4377.0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力网络中碳排放成本的传导方法,包括构建电力行业中碳排放成本在各主体之间的传导路径,计算机组边际碳排放量所引入的边际碳排放成本,利用古诺模型及供应函数模型计算碳排放成本传导率,并利用强对偶定理、大M法或二进制拓展法确定约束边界,建立优化模型,求解电力系统源‑网‑荷全链市场主体考虑碳排放成本的最优策略,合理分摊常规发电机组碳排放成本的同时,促进用户将其电力负荷转移至边际碳排放成本较低的时段,并考虑考核惩罚,强化电网侧调度管理中对碳排放成本的考虑。本发明因而碳排放成本无法在电力价格中体现,进而电力系统发电侧、电网侧及负荷侧都无法对碳排放成本做出合理响应,最终导致低碳减排目标无法实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6535.7
申请日:2025-03-28
IPC: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运行调度系统、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分布式储能装置运行调度领域,该系统包括:电网侧、储能模块、负载和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历史设定时段内电网侧的历史碳排放因子、各负载的历史用电需求、各储能模块的当前储能量、当前运行状态和储能特性以及上一次运算调度得到的预测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处理后的历史碳排放因子和处理后的历史用电需求,利用未来数据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每小时的预测数据;根据未来每小时的预测数据、上一次运算调度得到的预测数据以及储能模块数据,利用蚁群算法,确定未来各储能模块的运行调度方案。本申请提高了分布式储能运行调度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6668.9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界融合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及调度方法,该系统包括广域能源互联网,广域能源互联网分别连接有多个局域微网,多个局域微网之间不仅建立电气连接,还建立了信息连接,局域微网具有本地产生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以及储能能力。该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局域微网调度模型;设定约束条件及模拟设置,得到动态定价策略;根据动态定价策略,控制各局域微网之间完成能量交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每个局域微网设计DN代理和ET代理,实现一种动态定价策略,使得局域微网能够根据当前自己的负载自由调度用户的DN需求,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中央电网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6676.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低碳创新布局与辅助决策模型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电网低碳技术创新领域布局决策划分为各个维度;步骤2,在每个决策维度下进行决策指标选取,细分各维度的决策依据内容;步骤3,设定各维度下指标优劣所代表的技术特征判别标准,根据指标维度组合划分布局决策矩阵,制定不同组合的技术布局策略,并进行优先顺序排列;步骤4,进行模型应用,开展技术局部决策。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的布局和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