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8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71728.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上聪 , 大卫·艾伦·弗洛德曼 , 羽田哲
Abstract: 本发明的护罩具备护罩主体和护罩端部,所述护罩端部设置于护罩主体的周围并包围护罩主体,护罩端部在内部包含护罩端部流路,护罩端部流路沿着护罩主体的周围设置。护罩端部具备:多个冷却空气入口,其构成为从护罩端部的外部向护罩端部流路内导入冷却空气;以及多个冷却空气出口,其构成为使冷却空气从护罩端部流路内向护罩端部的外部流出。护罩端部流路被多个冷却空气入口和多个冷却空气出口分割为三个以上的副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08971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15561.5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1/24 , F01D21/00 , F01D21/12 , F02C7/08 , F02C7/12 , F02C7/18 , F05D2260/205 , F05D226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及其运转方法,燃气轮机构成为在燃烧器中对由压缩机压缩而成的压缩空气供给燃料而使该燃料燃烧,并将产生的燃烧废气向涡轮供给从而得到旋转动力,其中,具有:升压机构,其与从压缩机的喷出侧流路分支的分支流路连接,且能够进行将温度调整介质导入而使其升压的、独立于压缩机的运转;温度调整介质供给流路,其将由该升压机构升压后的升压温度调整介质向设置在涡轮的静止系部件内的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引导;温度调整介质返回流路,其将通过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后的升压温度调整介质向喷出侧流路引导而使其合流,在燃气轮机额定运转时,使升压机构运转,并使升压温度调整介质流入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内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279157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2865.4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4D15/04
Abstract: 在航空器的翼前缘部的防除冰装置及航空器主翼中,利用呈弯曲形状的主翼前缘部(41)和在该主翼前缘部(41)的内侧以规定间隙配置的呈弯曲形状的引导板(42),沿着主翼前缘部(41)的内侧设置暖气通路(46),并设置向该暖气通路(46)供给引气的通道配管(47),通过使暖气通路(46)的主翼前缘部(41)的前端部的间隙形成得比引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窄,由此能够通过有效地对翼前缘部进行加热而适当防止附着在翼前缘部的外侧的冰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317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80044771.8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固定叶片具有叶片体、多个叶片空气通路及多个后端空气通路。所述多个叶片空气通路从叶片体的前缘侧朝向后缘侧排列。所述多个后端空气通路具有后缘开口,所述后缘开口从所述多个叶片空气通路中最靠所述后缘侧的后侧叶片空气通路朝向所述后缘延伸,并在所述后缘上开口。在将在沿所述叶片高度方向延伸的所述后缘中包括所述叶片高度第一侧的端部且不包括所述叶片高度第二侧的端部的区域设为第一侧区域、将在所述后缘中从所述第一侧区域向所述叶片高度第二侧分离且包括所述叶片高度第二侧的端部的区域设为第二侧区域、及将所述多个后端空气通路中的所述后缘开口在所述叶片高度方向上的所述后缘的每单位长度的开口面积设为开口率的情况下,关于多个后端空气通路中的后缘开口的开口率,所述第一侧区域高于所述第二侧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56418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81689.6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1/24 , F01D21/00 , F01D21/12 , F02C7/08 , F02C7/12 , F02C7/18 , F05D2260/205 , F05D2260/608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及其运转方法,燃气轮机构成为在燃烧器中对由压缩机压缩而成的压缩空气供给燃料而使该燃料燃烧,并将产生的燃烧废气向涡轮供给从而得到旋转动力,其中,具有:升压机构,其与从所述压缩机的喷出侧流路分支的分支流路连接,且能够进行将加热介质导入而使其升压的、独立于所述压缩机的运转;加热介质供给流路,其将由该升压机构升压后的升压加热介质向设置在所述涡轮的静止系部件内的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引导;加热介质返回流路,其将通过所述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后的所述升压加热介质向所述喷出侧流路引导而使其合流,作为燃气轮机起动时及即将该起动之前准备,使所述升压机构运转,并使所述升压加热介质流入所述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内而升温。
-
公开(公告)号:CN118715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80024441.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上聪 , 大卫·艾伦·弗洛德曼 , 羽田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涡轮机的静叶片的冷却方法。涡轮机具备叶型以及在叶型的端部且沿着涡轮机的径向的径向端部配置的护罩,护罩包括护罩主体以及以包围护罩主体的方式配置于护罩主体的外周的护罩端部,护罩端部在内部具备护罩端部流路。在使冷却空气向护罩端部流路的内部流动而将护罩端部冷却后,使用在护罩端部流路的内部流动过的冷却空气将护罩主体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69642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80013345.3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D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叶片,其具备叶片主体、第1嵌入件、第2嵌入件及端部罩。叶片主体具有在叶片主体内沿叶片高度方向延伸的第1叶片空气通道及第2叶片空气通道。各通道中,叶片高度第2侧的端开口。第1嵌入件及第2嵌入件具有呈筒状的外周板部。在外周板部形成有多个冲击孔。外周板部的筒高度方向上的筒高度开口侧开口。第1嵌入件的外周板部以使冷却空气从第1嵌入件的开口流入外周板部内的方式配置于第1叶片空气通道内。第2嵌入件的外周板部以使冷却空气从第2嵌入件的开口流入的方式配置于第2叶片空气通道内。端部罩设置于叶片主体的叶片高度第2侧,并且覆盖第1叶片空气通道的开口及第2嵌入件的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147295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80006707.1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涡轮叶片,其具备包括前缘、后缘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压力面及负压面的翼形部,在翼形部的内部形成有冷却通路,其中,冷却通路包括:第一冷却通路,其位于相比于负压面更靠近压力面的位置;以及第二冷却通路,其位于相比于压力面更靠近负压面的位置,第一冷却通路和第二冷却通路被设置于翼形部的内部的分隔构件分离,在分隔构件中形成有将第一冷却通路与第二冷却通路连通的至少一个连通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089714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315561.5
申请日:2009-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1/24 , F01D21/00 , F01D21/12 , F02C7/08 , F02C7/12 , F02C7/18 , F05D2260/205 , F05D226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及其运转方法,燃气轮机构成为在燃烧器中对由压缩机压缩而成的压缩空气供给燃料而使该燃料燃烧,并将产生的燃烧废气向涡轮供给从而得到旋转动力,其中,具有:升压机构,其与从压缩机的喷出侧流路分支的分支流路连接,且能够进行将温度调整介质导入而使其升压的、独立于压缩机的运转;温度调整介质供给流路,其将由该升压机构升压后的升压温度调整介质向设置在涡轮的静止系部件内的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引导;温度调整介质返回流路,其将通过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后的升压温度调整介质向喷出侧流路引导而使其合流,在燃气轮机额定运转时,使升压机构运转,并使升压温度调整介质流入涡轮冷却介质流路内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2971510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80031511.4
申请日:2011-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18 , F01D9/023 , F02C7/08 , F02C7/24 , F05D2260/202 , F23R3/005 , F23R3/06 , F23R3/44 , F23R2900/00014
Abstract: 一种回收式空气冷却燃气轮机燃烧器冷却结构,具备回收式空气冷却结构,该回收式空气冷却结构将从燃烧器(30)的上游侧抽出自压缩机供给的压缩空气并使该压缩空气升压后的抽气升压空气使用于壁面(40)的冷却之后,回收抽气升压空气而与压缩空气的主流一起作为在燃烧器(30)使燃料燃烧的燃烧用空气进行再利用,其中,向形成在燃烧器(30)的壁面(40)内的冷却空气通路(41)供给冷却空气而进行冷却的壁面冷却具备:涡轮侧的下游壁面区域,使用抽气升压空气作为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燃烧嘴侧的上游壁面区域,使用从在机室内部空间流动的压缩空气的主流抽出的抽气压缩空气作为冷却空气进行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