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7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48735.3
申请日:2023-11-20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Er2O3/316L不锈钢阻氚系统热应力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型的建立;S2:添加材料参数;S3:网格划分;S4:边界条件;S5:结果表征与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得到热应力沿着粗糙交界面的分布规律,以及可视化的系统热应力分布情况;借助于科学的建模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技术,在建模中通过引入粗糙基底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弥补了实验中无法得到的实验结果,设计过程方便快捷,设计思路便捷,使用过程方便简单;为揭示薄涂层系统失效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为后期提升涂层热稳定性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63605.4
申请日:2023-12-06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组合萃取剂从高放废液中分离镧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组合萃取剂对含有Am/Cm和镧系元素的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进行共萃取,并采用屏蔽剂对裂片元素进行屏蔽,得到萃取后的有机相;采用缓冲溶剂对得到的有机相洗涤,得到洗涤后的有机相;采用缓冲溶剂对得到的洗涤后的有机相进行反萃,得到反萃液和废有机相;补萃反萃液,得到Am/Cm中间产品液;采用稀释剂去除得到的Am/Cm中间产品液中的微量萃取剂,得到除油后的Am/Cm中间产品液;对除油后的Am/Cm中间产品液进行蒸发浓缩,得到目标产物Am/Cm粗产品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属于一循环流程,具有流程短、试剂廉价易得、分离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201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61760.5
申请日:2023-11-22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分类号: C01B32/186 , C01B32/19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褶皱的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金属基底表面制备单层石墨烯;(2)在单层石墨烯表面旋涂一层高分子支撑体,加热使高分子支撑体凝结;(3)使用离子刻蚀剂刻蚀金属基底;(4)待金属基底刻蚀后,使用湿法转移法转移至待用基底,去除高分子支撑体后最终得到含有褶皱的石墨烯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制备得到了不含有其他官能团、不含缺陷的含有褶皱的石墨烯薄膜,工艺简单,制备时间大大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0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23022.4
申请日:2023-07-26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22B3/36 , C22B11/00 , C22B7/00 , G21F9/12 , C07D401/14 , C07D47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放射性废液中提取钯的方法,将放射性废液与含有吡啶衍生物的有机相混合进行萃取,所述吡啶衍生物为Ph‑BTP、Ph‑BTBP或Ph‑BTPhe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分别具有如下所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钯萃取方法简单可行,易于工业化生产,通过调节萃取剂浓度、相比等可使钯的单级萃取率大于99%,且萃取平衡时间短,可满足钯回收的需求,在钯回收及高放废液处置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8465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81501.4
申请日:2024-08-27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套箱机器人的萃取分液装置及方法,包括封闭的手套箱、设于所述手套箱上的控制单元、设于所述手套箱内的萃取作业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手套箱外部并用于人机交互及萃取工艺参数配置的上位机;所述萃取作业单元包括置物架以及设于所述置物架上的离心机,震荡器,用于放置原料储存瓶及萃取管的支架,用于放置取液工具的取液工具收纳组件,用于放置并夹紧萃取管及原料储存瓶的夹紧机构,用于放置萃取管管盖及原料储存瓶瓶盖的盖架,用于完成所述支架、取液工具收纳组件、夹紧机构、盖架转移动作的转移组件、用于完成取液动作的取液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保证了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又能有效提高萃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26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25393.0
申请日:2023-11-30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兰州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形闪烁体与光纤耦合高效收集光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圆柱形塑料闪烁体底部的底面开设若干条凹槽,每条凹槽从以塑料闪烁体圆形底面中心为中心的圆形边界对称向外延伸出闪烁体,再在凹槽中插入光学光纤,并进行避光处理以及固定成型,随后采用辐射源对闪烁体和光纤进行垂直照射,进而对引出的光子进行计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凹槽从以塑料闪烁体圆形底面中心为中心的圆形边界对称向外延伸出闪烁体,保证了较多的凹槽端面处于闪烁体内部,有助于大幅度提高闪烁体中闪烁光子收集效率,进一步提高探测器的精度。本发明能根据实际工艺需求进行调整开设的凹槽数量,便于适应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61761.X
申请日:2023-11-22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401/14 , C22B60/02 , C07D47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啶三嗪类锕系元素反萃剂的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吡啶三嗪衍生物、有机溶剂和磺化试剂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回流下进行磺化反应;磺化产物直接从反应体系析出,分离除去溶剂后,经洗涤、干燥即得所述萃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加入有机溶剂大大降低了磺化试剂的用量,且简化了产物处理流程,并同时具有产物收率高、产物处理工艺简单、耗时短、生产成本低、废硫酸处理量小、有机溶剂用量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23663.4
申请日:2023-11-30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231/12 , C07C235/06 , C07C303/28 , C07C309/73 , C07C231/02 , C07C233/0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N,N’‑二甲基‑N,N’‑二辛基己基氧乙基丙二酰胺的合成方法,首先以丙二酸和胺为前体缩合制备中间体DMDOMA;接着2‑(己基氧基)乙烷‑1‑醇与对甲苯磺酰氯(PTSC)发生亲核取代获得4‑甲基苯磺酸乙氧基乙酯;最后丙二酰胺中间体N,N’‑二甲基N,N’‑二辛基丙二酰胺(DMDOMA)与4‑甲基苯磺酸乙氧基乙酯反应获得N,N’‑二甲基‑N,N’‑二辛基己基氧乙基丙二酰胺(DMDOHEM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产率高、步骤简单、试剂安全性高、在工业大规模合成中具有优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23664.9
申请日:2023-11-30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231/02 , C07C233/05 , C07C51/09 , C07C55/02 , C07C67/343 , C07C69/3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N,N’‑二甲基‑N,N’‑二丁基‑2‑十四烷基丙二酰胺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2‑十四烷基丙二酸乙酯的合成:丙二酸二乙酯和溴代十四烷在第一有机溶剂由碱催化进行烷基化反应,经萃取、洗涤、干燥、蒸馏得到2‑十四烷基丙二酸乙酯;A2、2‑十四烷基丙二酸的合成:将2‑十四烷基丙二酸乙酯溶于第二有机溶剂,加入碱溶液进行水解反应,加酸溶液析出乳白色固体,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十四烷基丙二酸;A3、N,N’‑二甲基‑N,N’‑二丁基‑2‑十四烷基丙二酰胺(DMDBTDMA)的合成:将2‑十四烷基丙二酸溶于第三有机溶剂,加入N‑甲基丁胺、缩合剂、碱液进行缩合反应,经萃取、洗涤、干燥、蒸馏得到DMDBTDM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产品产率高、纯度高,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36298.0
申请日:2023-12-01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中核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热电式Sr‑90同位素电源装置,包括压力容器组件、热源组件、热电转换组件、保温部件、屏蔽组件和电路控制板等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铜基座+多个柱状Sr‑90热源”的组合式热源,铜基座可以起到集热、均热作用,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提高组件热面的温度,从而提高整个电源装置的能量利用率;本发明采用多级热电转换器件,充分利用热能并将其转变为电能,与单级热电转换器件相比显著提高热电转换效率,同时提高电源装置整体能量转换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