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8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48727.5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7/16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机构在轨展开弹性载荷计算方法,针对多自由度空间后在飞行器姿控发动机干扰力作用下引起弹性振动,可能导致锁止电机失效问题,梳理飞行器在轨工作模式,基于动力学模型,开展动力学仿真后获得空间机构飞行器姿态运动信息和广义坐标,以进行关节刚体、弹性载荷分析研究,进一步为该空间机构的结构设计奠定基础,最后得出其载荷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11236.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其首先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转速环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梯度下降法对不同工况下控制器参数进行自动标定,再构建并训练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模型使控制器参数能够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自动调整,最终将神经网络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相结合,可实现根据目标转速和负载转矩自动调节转速环控制器参数,动态响应性能明显改善,同时有效减小超调和提升稳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15968.2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徐文晓 , 何巍 , 刘梓琰 , 范浩鑫 , 王冠 , 刘巧珍 , 牟宇 , 吴义田 , 阎小涛 , 李旷代 , 黄晨 , 刘洋 , 马啸辰 , 朱骋 , 张飞霆 , 徐西宝 , 扈博雅 , 沈丹
IPC: G06Q10/063 , G06F16/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慧发射场的一体化指挥监控系统,目的是构建一种面向智慧发射场建设需求的高度自动化的一体化智慧监控系统,以提升航天发射场的测发效率和安全可靠性。通过本专利将填补以上研究空白。本发明提供出的方案针对以上三个突出问题分别提出新技术,以期为未来智慧发射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未来,随着更多的创新技术和理念的涌现,智慧发射场将在本专利基础上不断完善技术路线和方案,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3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95493.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1R43/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机械分离控制装置及分离方法,涉及电气系统测试领域,包括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分插固定座、分插分离底座、力传感器、拉钩固定装置、拉钩、步进电机和位置传感器,分插分离底座水平滑动连接于分插固定座,步进电机用于驱动分插分离底座相对于分插固定座移动,分插分离底座通过力传感器连接拉钩,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拉钩的拉力信息;位置传感器沿着分插分离底座的移动方向设置多个,以检测分插分离底座的位置信息;电连接器的插座端与分插固定座可拆卸连接,电连接器的插头端与拉钩连接。可实现电气系统综合匹配试验过程中电连接器的可控同步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705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08515.7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空间内大缓冲能力箭体垂直减振缓冲机构,属于运载火箭重复使用技术领域;该垂直减振缓冲机构包括展开件、锁定件、连接件、缓冲装置、着陆件和解锁件,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具有质量轻、易操作、易更换,可有效提高机构安装、更换、维护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并且该垂直减振缓冲机构在火箭上升段翻转锁定收于箭体尾段内部,不突出于箭体外部,无需额外设置气动罩等装置,不占用箭体外部空间,维持箭体气动外形,收起时占用的箭体内部空间也较小;并且优选采用分层压溃缓冲方法可在保证承载和缓冲性能的前提下减小结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42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12399.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级间热分离喷管侧向干扰设计方法,涉及多级火箭发动机装置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多极火箭级间热分离建压过程中存在的喷管侧向干扰现象,克服现有设计方法中必须依赖非定常流场仿真和地面试验获取喷管侧向干扰力及力矩特性的瓶颈,提出一种近似模型对级间热分离过程中的喷管内外压力分布偏差进行建模,实现了在考虑发动机建压过程、喷管摆动以及等多因素作用下的分离过程喷管侧向干扰力及力矩的计算,提高了设计效率,支撑了型号对分离方案设计、优化及验证考核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8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327948.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伟 , 章凌 , 杨帆 , 王斌 , 路志峰 , 苏晗 , 李林生 , 刘彬 , 朱振涛 , 王卓群 , 芮兴 , 吴浩 , 蒋亮亮 , 徐卫秀 , 袁彪 , 曹昱 , 王桂娇 , 张靖坤 , 刘伟杰 , 于思恒 , 李智 , 惠兴晨 , 张栋梁 , 高影 , 胡兆财 , 蔡奕霖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蜂窝夹芯开口结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确定无开口的铝合金蜂窝夹芯结构的参数;确定开口尺寸;选择开口口框的形状,确定开口口框尺寸,计算开口口框的厚度d2;确定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的开孔尺寸,开口尺寸与开口口框的开口保持匹配;确定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的长轴长度aJQ、短轴长度bJQ和厚度dJQ;确定含开口特征的第二蜂窝芯的尺寸,以及泡沫胶的尺寸;针对初始蜂窝夹芯开口结构,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进行强度及稳定性计算,保证失效载荷差异满足设定阈值,得到满足要求的蜂窝夹芯开口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85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64352.2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统一数据源模型的需求管理方法、系统、设备与介质,涉及模型系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论和系统建模语言SysML规范来设计需求信息载体和构建需求管理模型,为需求管理模型设计数据结构,并通过数据结构组织需求数据;为所有需求数据域添加属性,采用递归对添加属性后的需求数据进行回溯,并使用一个栈保存当前回溯路径;将当前回溯路径中的需求变更属性存储,在需求变更申请时填写需求变更单,进行需求基线控制及版本追溯。本发明根据需求追溯和需求验证机制,重新设计了需求追溯方法,解决了追溯矩阵缺少完整的需求追溯链问题,实现需求变更控制及变更追溯、需求基线控制及版本追溯。
-
公开(公告)号:CN119611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6310.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着陆系统设计领域,涉及飞行器舱门分离机构。所述的飞行器舱门分离机构,采用多连杆旋抛+推冲解锁分离原理,包括飞行器机体结构、起落架舱门、短连杆、长连杆、作动筒、自由铰链、旋转解锁铰链和起落架舱门锁。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2041.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S1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动差分和光学测量联合定位的回收定位测量系统,包括:北斗差分定位设备,通过导航天线实时进行基于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自定位测量,输出火箭系统的绝对定位结果;通过差分天线采集的北斗卫星基准信息和火箭系统发送的动态基准回收平台自定位信息,进行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相对定位,得到卫星相对定位结果;光学融合系统,采集光学信标信息,输出光学相对定位结果;数据综合设备,输出综合相对定位结果给火箭系统;火箭系统,通过数传设备和数传天线,对地面数传设备发送的信息进行接收、解调,解析出动态基准回收平台自定位信息;根据绝对定位结果和综合相对定位结果进行火箭控制。本发明提供了定位精度。
-
-
-
-
-
-
-
-
-